景颇族有什么习俗-

网上有关“景颇族有什么习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景颇族有什么习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景颇族的习俗:目脑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

一、族称

景颇族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景颇族包括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波拉5个支系。支系的名称也是各支系的自称和支系语言的名称。

“景颇”既是支系名称也是民族名称。各支系有自称和对其他支系的他称,与景颇族杂居的汉、傣等民族对景颇族各支系也有不同的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景颇族 。

二、地理位置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陇川、盈江、潞西、瑞丽、梁河等5个县、市,与德昂、傈僳、阿昌、汉等民族交错杂居于山区;部分散居于耿马、腾冲、泸水、孟连、昌宁、勐海、隆阳等县(区)。

三、人口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的景颇族人口数为160471人。从人口数量排序,景颇族排在中国民族第35位。

四、宗教信仰

景颇族中主要是两种类型的信仰,一种是秉承传统的超自然信仰,另一种是外来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信仰。

五、民族图腾文化

目脑桩是景颇族过“目脑纵歌节”跳舞时立于广场中心的木牌,它浓缩了景颇族的历史、文化等广泛内容。

目脑桩中间的两块木牌位一组,象征男女、雌雄、日月两极;边上的两个为一组,牌上回旋往复的图案既是舞蹈队形图,又是景颇族先民自青藏高原南迁的线路图。底座横木绘有五谷杂畜之物。目脑桩象征幸福长久,日月永照,人畜平安,丰衣足食。

六、语言文字

景颇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景颇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5个支系分别使用5种不同的语言,因此支系语言在语支的归属方面存在差异。景颇支系使用的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支系使用的载瓦语、勒期支系使用的勒期语、浪峨支系使用的浪峨语和波拉支系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

日常生活中,各支系除坚持使用本支系的语言外,相当一部分人还能兼用其他支系的语言。在景颇族地区被广泛使用的景颇族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两种文字都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语言工作者在原景颇文的基础上,对一些声韵母拼法进行了改革。载瓦文创制于1957年,是我国语言工作者为满足载瓦支系的需要而创制的文字。

七、服饰

景颇族男子服饰以黑、白为主色。老年男子服饰各支系相同,均着黑色对襟短衣和黑色宽管长裤,戴黑色包头。中、青年男子服饰,景颇支系与其他支系间存在细微差别,上身内穿白色立领衬衣、外套黑色圆领外衣,下身穿黑色长裤,头戴红蓝色相间的方格棉纱布圆筒形头巾。其他几个支系的中、青年男子,均着白色衬衣,黑色长裤,戴饰有各色绒球缨穗的白色包头。

无论哪个支系的男子出行,均随身背挎筒帕(即背包)和长刀。妇女的服饰分便装和盛装。若着便装,上身为黑色或各色对襟或右襟紧身短衣,下身为净色或织有景颇族特色图案的棉布长筒裙。

盛装是节庆或婚嫁时的着装,上为黑色短襟无领窄袖衫,胸、肩和背部饰有银泡、银牌和银穗,下为用红黑黄绿等各色毛线织出美丽图案的毛质筒裙,腰间系红色腰带,头饰为羊毛织成的红底提花包头,小腿包裹与筒裙质地色泽相同的裹腿,佩戴数串红色项珠及耳饰、手镯。

八、节日习俗

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目脑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为目脑纵歌。

目脑纵歌节:景颇族祭祀天神“木代”的传统祭典活动。“木代”是景颇族超自然信仰中最大的天神,代表着财富和幸福,能够给人予保佑,是只有山官家才拥有祭祀权力的神。祭祀“木代”的目脑是山官显示威望和权势的象征,举行次数越多、规模越大,山官在百姓中的威望就愈高。过去,目脑主要为祭祀、庆祝丰收、庆祝战争或拉事的胜利而举行。

举行目脑时,山官统辖之下的村寨须筹集猪、牛等祭品进行供奉,牺牲和耗费十分巨大,因此祭祀“木代”的目脑并不普遍,一个山官辖区一般数年或数十年才举行一次。目脑以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形式呈现,内含祈求木代及其他诸神保佑辖区居民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意蕴。因此,山官举行目脑之际,百姓均踊跃参与。

1983年4月,目脑纵歌被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确定为景颇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一般由州县或乡的人民政府组织,于每年的正月举办。景颇族各个支系的人们都把木脑纵歌奉为最神圣、最庄严的节日,把参加目脑纵歌盛会视为莫大的幸福和乐趣。

节日期间,除传统的目脑纵歌舞会之外,主办者还会举办各类文艺演出,组织商品展销、科普知识宣传和召开各种类型的招商引资会议。一年一度的目脑纵歌,已成为景颇族地区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能仙节: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新米节:景颇族在稻谷成熟时举家欢度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八月龙日那天举行。

全国56个民族中,一共有75种语言,详细情况如下:

汉族(汉语)、朝鲜族(朝鲜语)、蒙古族(蒙古语)、回族(经堂语)、藏族(藏语)、维吾尔族(维吾尔语)、苗族(苗语)、彝族(彝语)、壮族(壮语)、布依族(布依语)、满族(满语)、侗族(侗语)、瑶族(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白族(白语)、土家族(土家语)、哈尼族(哈尼语)、哈萨克族(哈萨克语)、傣族(傣语)、黎族(黎语)、傈僳族(傈僳语)、佤族(佤语)、畲族(畲语)、拉祜族(拉祜语)。

水族(水语)、东乡族(东乡语)、纳西族(纳西语)、景颇族(景颇语、载瓦语)、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语)、土族(土族语)、达斡尔族(达斡尔语)、仫佬族(仫佬语)、羌族(羌语)、布朗族(布朗语)、撒拉族(撒拉语)、毛南族(毛南语)、仡佬族(仡佬语)、锡伯族(锡伯语)、阿昌族(阿昌语)、普米族(普米语)、塔吉克族(塔吉克语)、怒族(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语)、俄罗斯族(俄罗斯语)。

鄂温克族(鄂温克语)、德昂族(德昂语)、保安族(保安语)、裕固族(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京族(京语)、塔塔尔族(塔塔尔语)、独龙族(独龙语)、鄂伦春族(鄂伦春语)、赫哲族(赫哲语)、门巴族(门巴语、仓拉语)、珞巴族(珞巴语)、基诺族(基诺语)、高山族(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布语、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萨斯特语、耶眉语)。

中国境内语言分布和保护:

中国境内已经识别和正在使用的语言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5大语系,还有尚难界定语系、语族或语支及混合语等的若干语种,分布于上述语系的10余个语族的语言计130余种。无疑,我国是世界语言资源大国,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资源传承和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2016年5月,国家语委与国家民委办公厅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的通知》,并颁布了2015—2019年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展开300个一般点、100个濒危点的总体规划表。这标志着,由国家统一规划、地方和专家共同实施、鼓励社会参与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正式以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协同化的模式推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关于“景颇族有什么习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cshi/202507-9039.html

(16)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7月29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7月2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景颇族有什么习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景颇族有什么习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景颇族的习俗:...

  • hzjyqz
    用户072906 2025年07月29日

    文章不错《景颇族有什么习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