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广东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导师刘少和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广东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导师刘少和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个人简介
刘少和,1970年01月生,湖南永州人,男,在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研究兴趣为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转型与升级、旅游战略管理、体验教育,主讲《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旅游业案例研究》(研究生),《旅游管理专业导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策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学》、《岭南文化地理》(本科)等课程,教学效果优良,教学评价均在90分以上,为学校旅游管理省级重点扶持学科骨干梯队人员之一,A岗重点骨干教师之一,第5批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之一。
1991年6月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6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文化与民俗旅游;2002.9—2004.7,进修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班;2007.9—2008.7,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10.9-?,就读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管理。2002年9月晋升为旅游管理专业讲师;2005年12月晋升为旅游管理专业副教授。
自2001年6月硕士毕业以来,本人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旅游学刊》、《人文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思想战线》、《社会科学家》、《热带地理》、《旅游论坛》、《商业研究》,以及《中国旅游报.理论版》等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副主编教材2部(07、08年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参编教材5部;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1项;主持横向项目2项,参与横向项目20多项;获2007-2008年度省哲学社科三等奖1项(排名第2)。
学习经历1.2010.9—?,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读博,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导师:梁明珠教授、系主任。
2.2007.9—2008.7,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旅游社会学,导师:王宁教授。
3.2002.9—2004.7,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
4.1998.9—2001.6,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读硕,研究方向:文化与民俗旅游,导师:周作明教授(现为福建武夷学院旅游系主任、教授)。
5.1987.9—1991.6,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读本,导师:左双文教授(现为华南师大历史系教授、副院长)。
一、科研与教研项目(一)纵向国家级1.参与国家社科项目(No.09BSH040):《和谐休闲文化与文明生活风尚建设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2009.6-2011.6)。
2.主持国家社科项目(No.12BJY124):《城市休闲文化消费主导下旅游转型升级路径及其综合改革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2012.6-2014.6)。
省部级1.第2参与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03C2851):《广东山区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厅(2004.01—2008.9)。
2.第2参与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08B060600016):《岭南水文化的演变、旅游价值及其创新开发模式和关键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厅(2008.12-?)。
3.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GD10CGL02):《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综合配套改革研究》,2010.11-2012.12,4万。
市级1.第2参与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08):《基于城市幸福指数提升的广州市休闲游憩业发展研究》,2011.6-2012.6,1万。
校级1.主持广东商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04XB79009):《都市休闲文化及其建设对策——以珠三角为例》,广东商学院(2004.12-2007.12)。
2.主持广东商学院校级教研项目(JY2010178):《校地、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广东商学院(2011.3至2011.12)。
3.参与广东商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03XB63001):《城市居民休闲生活方式及其管理对策研究》,广东商学院(2003.12-2005.12)。
4.参与广东商学院2006年度校级课题(06YB79007):《休闲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广东商学院(2007.1-2009.1)。
5.参与广东商学院2006年度校级课题(06YB79008):《区域旅游产业化及其支持政策体系研究》,广东商学院(2007.1-2009.1)。
6.参与广东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07YB05):《基于亚运旅游的岭南文化展示与传播研究》,广东商学院(2007.12至2009.12)。
(二)横向2012年1.参与主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肇庆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肇庆市宣传部(2012.3-6)。
2.参与暨南大学旅游管理系《南沙湿地国际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广州南沙围垦开发有限公司(2012.4-5)。
2011年1.参与暨南大学旅游管理系《中山市旅馆业发展研究》,中山市旅游局(2011.3-2011.12)。
2.参与主持暨南大学旅游管理系《汕尾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5)》,汕尾市旅游局(2011.10-2012.10)。
2010年1.参与暨南大学旅游管理系《广佛肇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广佛肇旅游局(2010.8-2011.3)。
2009年1.主持《梅州市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2009-2020)》,梅州市旅游局(2009.3-2009.12),到位经费4万。
2.主持《乐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5)》与《乐昌峡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乐昌市旅游局(2009.4-2010.12),到位经费20万。
3.参与(第3)《梅州市梅江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5)》,梅州市梅江区旅游局(2009.5-2009.10),到位经费10万。
4.参与(第3)《梅州市梅江区玉水村旅游开发规划(2009-2020)》,梅州市梅江区旅游局(2009.6-2009.12),到位经费2万。
5.参与(第3)《梅州市丰顺县黄花村旅游开发规划(2009-2020)》,梅州市丰顺县旅游局(2009.6-2009.12),到位经费2万。
6.参与(第3)《广州番禺区“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广州市番禺区旅游局(2009.5-2009.12,到位经费10万。
7.参与(第3)《珠海(拱北)中旅集团广州新电视塔投标书》(2009.10-12,到位经费6万)。
2008年1.参与(第3)《广东丰顺县富豪(音乐)温泉度假村总体规划》,广东省丰顺县富豪温泉度假村委托课题(2008.3-08.8)。
2.参与(第3)《广州开发区会展中心运营研究》,广州市东进新区开发区有限公司委托课题(2008.3-08.8)。
3.参与《2008年奥运效应与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研究》,0.5万,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2006.6-2008.6)。
2007年1.参与(第3)《广东省梅县王寿山风景区概念规划》,广东省梅县旅游局委托课题(2007.8-08.12)。
2006年1.参与主持(第2)《广东省蕉岭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蕉岭长潭旅游区营销策划》,广东蕉岭县旅游局委托(2006.12-2007.12)。
2005年1.参与主持(第2)《广东省梅州市旅游产业化发展规划》,广东省梅州市旅游局委托(2005.5—2007.5),到位经费5万。
2.参与主持(第2)《广东省阳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广东省阳山县旅游局委托(2005.10—2006.3),到位经费8万。
3.参与主持(第2)《广东清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其旅游信息系统开发研究》,广东省清新县旅游局委托(2004.12—2005.9),指导了广东“旅游强县”(06年)、中国“旅游强县”(07年)的申报成功。
2004年1.参与(第2)《广东省九和、黄沙洞温泉度假区开发战略规划》,广东金鹅温泉有限公司委托(2004.5-2004.8)。
2.参与(第3)《广东省阳山县神笔洞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广东省阳山县旅游局委托(2004.5-2004.10)。
3.参与(第3)广东省林业科技项目(粤林科函[2004]1号):《江门市林业高新技术园区旅游总体规划》,广东省林业厅(2003.12—2005.06)。
2003年1.参与(第4)《广东省乐昌市三龙谷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广东省乐昌市旅游局委托(2002.10—2003.2)。
2.参与(第3)《广东省韶关市十里浈江风景区总体规划》,韶关市浈江区政府委托(2003.2—2003.5)。
二、专著与教材(一)专著(二)教材1.副主编《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08年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ISBN7-5623-2219-8),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第2、9、10章,合计3章6万字。
2.副主编《旅游策划学》(07年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ISBN7-5623-2220-1),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第6、7章,合计2章5万字。
3.参编《休闲经营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6月,第2章,合计3万字。
4.参编《旅游学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第8章,合计1章3万字。
5.参编《中外民俗》第6章,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6.参编《中国民族民俗》第6章,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7.参编《旅游应急管理》第3、6、9章,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三、获奖1.研究报告《广东省梅州市旅游产业化发展规划(2005-2010)》获2007-2008年度省哲学社科三等奖(排名第2)。
四、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与教研论文2012年1.刘少和,梁明珠《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城市休闲游憩系统优化升级研究》,《人文地理》(CSSCI),2012年8月8期(采稿)。
2011年
1.刘少和《基于休闲娱乐产业化发展的区域旅游成长模式研究——广东与中国“旅游强县”清新县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CSSCI),2011年4月2期。
2.LiuShao-he,LiuZhi-hong.,BasicsonResortHotel(Village)andItsservicemanagementideas
—TakingGudouhotspringresortvillageinGuangdongprovinceasaexample.ProceedingofTheFif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GreenHospitalityandTourismManagementGuangzhou,China,June25-27,2011.TheAmericanScholarsPress.
2010年1.秦学、刘少和《经济发展是否促进休闲质量提高——以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为例》,《旅游学刊》(CSSCI),2010年3月3期。
2.桂拉旦、刘少和《“以旅助农”传导机制及其政策建议》,《开发研究》(CSSCI扩张版),2010年2月1期。
3.秦学、刘少和《创新与包容:广州市休闲发展考察》,《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中国首部休闲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4.刘少和《深化旅游综合配套改革,促进旅游转型升级发展》,《中国旅游报》2010年07月11日第11版“视野”。
5.刘少和、吴建华、桂拉旦《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的差异及其服务主张》,第14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09.11.19-21)会议论文,论文集。
2009年1.刘少和、李秀斌《大型节事的文化展示与文化传播》,《旅游学刊》(CSSCI),2009年3月3期。
2.刘少和《全球化、经济社会转型与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旅游学刊》(CSSCI),2009年8月8期。
3.刘少和、李秀斌《度假酒店(村)的健康体验经营管理研究》,《旅游论坛》(CSSCI扩张版),2009年6月3期。
4.刘少和、李秀斌《旅游产品转型与广东休闲度假产品体系建设思考》,《现代乡镇》,2009年1-2月1期。
5.刘少和《休闲经济:提升“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中国旅游报》,2009年3月27日第10版“视野”。
6.刘少和《广东“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制度创新思考》,《中国旅游报》,2009年6月12日第11版“视野”。
7.刘少和《发展休闲旅游,为城市居民减压》,《中国旅游报》,2009年9月4日第11版“视野”。
8.刘少和、李秀斌《基于休闲娱乐产业化的区域旅游休闲化发展研究》,《旅游论坛》(CSSCI扩张版),2009年10月5期。
2008年1.刘少和《基于奥运旅游平台的中华文化展示思考》,《中国旅游报》,2008年1月25日10版“视野”。
2.刘少和《建设城市休闲文化,提升城市“软势力”》,《中国旅游报》,2008年3月28日10版,2008年4月2日11版“视野”。
3.李秀斌、刘少和、张伟强《旅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热带地理》(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6月3期。
4.刘少和、李秀斌、张伟强《广东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模式探讨》,《热带地理》(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7月4期。
5.刘少和、张伟强《旅游资源的'组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中国旅游报》,2008年6月18日11版“视野”。
6.刘少和、桂拉旦《环城地理梯度背景下的旅游休闲业空间布局结构分析—以粤港澳为例》,《社会科学家》(CSSCI),2008年05月05期。
7.刘少和、张伟强《中国区域旅游转型发展探讨——以广东区域旅游转型发展为例》,《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第13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8.25-29牡丹江第13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8.刘少和《旅游转型研究综述及我国旅游转型发展探讨》,《旅游论坛》(CSSCI扩张版),2008年12月6期(《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09年4期)。
9.刘少和《旅游市场营销需要关注旅游消费行为研究》,《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12月11期。
2007年1.刘少和、张伟强、乔纪纲《广东旅游休闲业空间布局模式的构建》,《热带地理》(科技核心期刊),2007年3月2期。
2.张伟强、刘少和、李秀斌《文物建筑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旅游学研究》第2辑,2007年4月。
3.刘少和《奥运旅游与文化展示》,《旅游学刊》(CSSCI),2007年9月9期。
4.刘少和《环大珠三角城市群1-3小时游憩圈探析》,《中国旅游报》,2007年11月28日13版“视野”。
2006年1.刘少和、桂拉旦《城乡商旅互动发展研究》,《商业研究》(北大核心),2006年08月15期。
2.刘少和《休闲发展趋势及其管理对策》,《商业研究》(北大核心),2006年09月18期。
3.刘少和《发展休闲娱乐业,创造旅游吸引物》,《旅游学刊》(CSSCI),2006年12月12期。
2005年1.刘少和《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珠江经济》,2005年02月02-03期。
2.刘少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需要成熟的旅游者》,《旅游学刊》(CSSCI),2005年03月02期。
3.张伟强、刘少和《旅游产品的品牌战略研究初探》,《商业研究》(北大核心),2005年03月05期。
4.刘少和《“文化强旅”战略构想》,《华夏文化》,2005年03月01期。
5.刘少和《“港澳游”对内地的文化效应》,《中国文化报》(2005年5月23日,文化旅游版)。
6.刘少和《中国休闲教育发展初探》,《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7月14期。
2004年1.刘少和《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建设的文化战略》,《社会科学家》(CSSCI),2004年1月1期。
2.张伟强、陈玲、刘少和《文物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及其对策》,《热带地理》(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2月2期。
3.刘少和、张伟强《广东科技旅游与文化旅游的互动发展》,《广东科技》,2004年4月4期。
4.刘少和、张伟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思想战线》(CSSCI),2004年5月3期。
5.刘少和《现代酒店管理中的“服务链”模型探讨》,《中外酒店》,2004年7月7期。
6.刘少和《略论“文化生态旅游”》,《生态经济》(CSSCI扩展版),2004年8月8期。
7.刘少和《我国农业民俗及其旅游开发研究》,《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003年1.刘少和《服务企业中“服务链”模型研究》,《商业研究》(北大核心期刊),2003年06月11期。
****
邮箱:liushaohe38@yahoo.com.cn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21号(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邮编:510320
浙江工商大学专升本有哪些专业
一、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是一门很现实的学科。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石油价格的上涨还是下跌等等有关经济的每一条新闻无不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它关系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经济学专业着眼于整个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也是其他应用性经济学科延伸的母体。
主干学科: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2周。
核心能力
l.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 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 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4. 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5. 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6. 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相近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房地产经营与估计统计学国际文化贸易税务税收。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二、心理学专业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分支学科: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胎儿出生到年老死亡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
学习心理学:探索人是如何发展成为如今的状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发生过程和原因。
人格心理学:关注包括人格特征、动机和个体差异。
感觉与知觉心理学: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周围世界,如正在研究人类是如何识别面孔的。
比较心理学:研究和比较不同种系的动物行为。
生理心理学:研究行为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活动。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思维问题,试图了解推理、问题解决、记忆及其他心理过程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性别心理学:研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探索生理因素、儿童扶养过程、教育、社会刻版印象等各种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涉及态度、说服、骚乱、顺从、领导行为、种族歧视、友谊、婚恋等问题。
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类行为的作用。
进化心理学:研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各种进化方式对行为的影响。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配偶选择方式。
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行为心理学:研究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犯罪心理学: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三、管理学专业
管理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学习科目是:
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生产与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管理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
管理学专业定义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培养目标
管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管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有:企业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运筹与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
管理学专业本科阶段修业年限为4年,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核心能力
管理学专业学生在学分修满之后,应具有以下6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 掌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② 具有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③ 具有基本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
④ 熟悉有关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⑤ 了解管理科学的应用前景;
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的专业培养
浙江工商大学专升本有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日语、旅游管理。
1、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01,计划招生20人,学费每年5300,需要满足要求CET四级425分及以上或CET三级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
2、汉语言文学。
专业代码02,计划招生30人,学费每年5300。无其他要求。
3、日语。
专业代码03,计划招生20人,学费每年5300。无其他要求。
4、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04,计划招生20人,学费每年5300,需要满足要求CET四级425分及以上或CET三级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
扩展资料
浙江工商大学专升本报考条件:
1、我省各级各类全日制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应届毕业。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身体健康,各专业身体要求按教育部等三部委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专升本考试科目:
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
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浙江工商大学—招生
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计划
本科专业
1、旅游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旅游发展需要、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旅游行业需要,并可以从事涉外、涉侨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休闲与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饭店管理、餐饮管理学、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经营策划与管理等。
适合就业单位:在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旅游院校以及与旅游服务相关的部门等,从事管理、服务、教学等工作。
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旅游发展需要、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旅游行业需要的,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建筑、规划设计部门、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园林部门与旅游景区、相关专业院校及科研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学、旅游资源学、经济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生态学、遥感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地图与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原理、环境及资源规划与评价、城市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管理、可持续发展导论、旅游规划原理等。
适合就业单位:在规划、科研、院校等单位,从事规划、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
3、酒店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内、海外、港澳台地区酒店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具有国际视野观、并可从事涉外、涉侨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学、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督导管理、酒店专业英语、酒店筹建与经营策划、酒店安全与危机管理等。
适合就业单位:酒店等旅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旅游服务部门,从事管理、服务等工作。
关于“广东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导师刘少和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cshi/202507-910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广东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导师刘少和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广东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导师刘少和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文章不错《广东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导师刘少和介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