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国家探测过月球

网上有关“哪些国家探测过月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哪些国家探测过月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编号 飞行日期 宇航员 飞行时间 (H:M) 飞行距离(万公里) 登月地点 备注

阿波罗-11号 1969.07.16-24 阿姆斯特朗-奥尔德邻-朗科林斯 195:19 153.2 静海西南角 月面活动阿姆斯特朗2小时14分;奥尔德邻1小时33分。

阿波罗-12号 1969.11.14-24 康拉德-戈登-比恩 244:36 --- 风暴洋 月面活动进行两次,第一次康拉德活动4小时4分,比恩3小时30分;第二次康拉德3小时49分,比恩3小时20分。飞行期间向地球发送十次电视,共约11小时40分。

阿波罗-13号 1970.04.11-17 洛弗尔-海斯-斯威加特 142:54 --- 登月失败 起飞后56小时,液氧箱爆炸,终止登月,绕月后返回。

阿波罗-14号 1971.01.31-2.09 谢泼德-罗塞-米切尔 216:42 --- 弗拉·摩洛地区 两次月面活动,谢泼德第一次4小时31分,第二次4小时23分。米切尔第一次4小时23分,第二次4小时09分。

阿波罗-15号 1971.7.26-08.07 斯科特-沃登-欧文 235:12 --- 亚平宁山哈德利峡谷 进行三次月面活动,第一次使用月球车,共行驶28公里,在月球轨道上发射一个重约35.6公斤的卫星。沃登在返回地球时进行宇宙步行20分钟。

阿波罗-16号 1972.04.16-24 约翰·杨-马丁利-杜克 265:50 222.6 笛卡儿高地 再月面地质考察三次,返回时曾发射月球卫星及进行宇宙步行1小时。

阿波罗-17号 1972.12.06-19 塞尔南-伊文思-斯密特(地质学家) 301:52 236.8 陶拉斯·利特罗山脉 第一次月面活动7小时18分,第二次7小时37分,第三次7小时10分,共计22小时5分。

(二)

编号 飞行日期 登月地点 月面停留时间(小时:分) 月面活动时间(小时:分) 携回岩石标本(公斤) 活动最远距离(千米) 备注

阿波罗-11号 1969.07.16-24 静海西南角 21:18 2:21 23 90米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在月面上设置自动月震仪、激光反射镜和太阳风测试仪。

阿波罗-12号 1969.11.14-24 风暴洋 31

7:53 59 900米 降落在“勘探者-3号”附近,再月面上装置第一座核动力科学实验站,除与“阿波罗-11号”相同的实验外,还测量月球的磁场、大气密度和电离层环等。

阿波罗-13号 1970.04.11-17 登月失败 --- --- --- --- 赴月途中服务舱氧气箱爆炸,被迫依靠登月舱的动力、水、空气绕过月球返回地球。

阿波罗-14号 1971.01.31-2.09 弗拉·摩洛地区 33:30 8:54 50 3.6 装置核动力科学实验站,包括测量月球离子流量和强度的离子探测器和冷阴极表、激光反射器以及计算太阳质子和电子的装置。使用手推车,车上装有能测量月球磁场变化的一起。

阿波罗-15号 1971.7.26-08.07 亚平宁山哈德利峡谷 66:55 18:37 77 12 装置核动力科学实验站,首次使用月球车,发现当地月面电钻钻不进3米深,曾捡到月球最初形成时代的结晶岩。

阿波罗-16号 1972.04.16-24 笛卡儿高地 71:03 20:16 111 17.3 除装置核动力科学实验站外,还架设紫外线摄影光谱仪、宇宙线探测仪。使用月球车-2号,曾携回年龄达46亿年的岩石。

阿波罗-17号 1972.12.06-19 陶拉斯·利特罗山脉 74:59 22:05 152 19.9 在月面装置五座核动力科学实验站,进行热流实验、月震测定、月球大气成分、电性能、中子探索等十项新实验。其中七项在月面进行,三项在月球轨道进行。使用月球车-3号曾找到桔**和深红色的土壤,为“阿波罗”计划的重大发现。

月球表面无大气,因此,嫦娥三号无法利用气动减速的方法着陆,只能靠自身推进系统减小约1.7公里每秒的速度,在此过程中探测器还要进行姿态的精确调整,不断减速以便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为了保证着陆过程可控,研制团队经过反复论证,提出“变推力推进系统”的设计方案,研制出推力可调的7500N变推力发动机,经过多次点火试车和相关试验验证,破解着陆减速的难题。

7500N发动机主要技术指标

真空推力:8250N至1200N

真空比冲:3028N s/kg(309S)

混合比:1.65% ±2%

起动次数:大于30次

工作时间:累计工作时间大于4000S,单次最长工作时间:大于2000S

起动和关机响应:<400ms和<200ms

外形尺寸:830mm*1460mm

结构质量:39kg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着陆器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介绍,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是一个时间较短、速度变化很大的过程,无法依靠地面实时控制。对此,GNC系统设计了专门的敏感器,进行对月测速、测距和地形识别,确保探测器在着陆段自主制导、导航与控制。

所用设备:自主导航的惯性测量单元(IMU)、激光测距敏感器、微波测距敏感器、微波测速敏感器、光学成像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图像数据处理计算机、水平机动推力器。

避障程序: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下降段。

结论:着陆器自主避障精度优于1.5m。 运载火箭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研制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嫦娥三号探测器直接发射至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编号:长征三号乙增强型遥23号

级数:三级火箭

助推器:4个

高度:54.8米

直径:3.25米

起飞重量:459吨

有效载荷:3780公斤(地月转移轨道)

可靠性:0.942

总设计师:姜杰 测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运载火箭、探测器在各飞行阶段及探测器在月面工作阶段的测控、轨道测量与确定、月面目标定位以及落月后着陆器和月面巡视器的控制。该系统主要由运载火箭测控网,S频段航天测控网、深空测控网、甚长基线干涉VLBI测轨分系统和国际联网测控站组成。测控系统新建喀什35m、佳木斯66m深空测控站及遥操作系统,首次主用X频段对探测器进行测控。

嫦娥三号地月转移轨道

2013年12月2日01:49:00

半长轴:191038 km

偏心率:0.965512

倾角:28.5 deg

升交点赤经:335.289 deg

近地点幅角:146.92 deg

真近点角:17.6508 deg 地面应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科学探测任务,研究提出有效载荷配置需求;制定科学探测计划和有效载荷运行计划,监视着陆器和巡视器有效载荷的运行状态,编制有效载荷控制指令和注入数据,完成有效载荷运行管理;使用北京密云50m和云南昆明40m口径两个地面站并行工作,同时接收着陆器和巡视器的下行探测数据,进行本地储存和备份;对科学探测数据进行处理、解译,组织开展科学应用研究;受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委托,管理科学探测数据并按规定分发数据产品。

关于“哪些国家探测过月球”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cshi/202508-15389.html

(6)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8月15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8月1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哪些国家探测过月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哪些国家探测过月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编号 飞行日期...

  • hzjyqz
    用户081505 2025年08月15日

    文章不错《哪些国家探测过月球》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