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关于三祖圣地新津老君庙有哪些传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三祖圣地新津老君庙有哪些传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四川省新津老君庙坐落在城南的老君山上,是张道陵所建“二十四治”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治,被尊称为“三祖”圣地。
老君山海拔600米,矗立在岷江水系之间,四方的卧牛山、轩黄台、送子山、插旗山和中心的老君山合而为一,大有众星拱月的意味。
相传轩辕黄帝在轩黄台修炼成仙,在鼎湖乘着龙飞升天际。于是,后人就在轩皇台修庙设坛祭祀黄帝,所以轩皇台也叫做“天社山”。
又传老子在四川的青羊寺成功度化尹喜之后就是归隐在天社山中,他所骑座的牛化作青山,也就是老君山前面的卧牛山。
《道藏辑要》中的《老子历世演化图》所描绘的就是这件事情。老君洞内有楹联曰:
牛驭出函关,百二河山无隐处;
蚕丛来蜀道,五千文字有传人。
在道教文化中,黄帝、老子和张道陵被称为“始祖”、“道祖”和“教祖”。《新津游记》中说,汉唐以来,天社山有一座极有历史的老君庙。指的就是三祖圣地,即新津老君庙。
新津老君庙在唐、宋、元、明时期殿宇众多,明末时期在战乱中损毁严重。清朝年间,邑候杨公仪和学者刘止唐等曾经进行过重修,但毕竟人单力薄,修复有限。 新津老君庙坐东向西,依山而建,结构布局十分严谨,主要有灵祖楼、混元殿、三清殿等殿。
灵祖楼为歇山式建筑,供奉道教护法王灵官,王灵官三目怒视,身披黄金铠甲,左手拿着灵官诀,右手拿着金鞭,脚下踩着风火轮和祥云,主管天上人间所有的纠纷,老百姓称赞它说: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在王灵官真身的旁边,是四大天王和财神赵公明的塑像。灵祖楼后有64级石梯,象征着六十四卦,可以直通到混元殿。
混元殿是单檐硬山式建筑,殿中供奉着混元祖师、太阳帝君和太阴皇君。混元祖师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太上老君,宋真宗时尊称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德皇帝,所以太老君也被称作混元祖师。
混元乾坤圈与日月星君象征着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混沌未开的,是混元祖师开天辟地之后才有了世间的万物。
混元殿东西分别为老君洞和慈航殿。传说老君洞是太上老君炼制丹药的地方,门上楹联是:
似洞非洞,石室为洞;
有门无门,道德之门。
似乎向世人揭示了老子骑青牛隐居在老君山的原因。
慈航殿是慈航真人的供奉地,也就是观音菩萨,是人们心目中救人于苦难中的女神。
混元殿后有陡峭的36级天梯,象征着三十六天,只要登上着36级天梯,就寓意着达到了道教中飞升成仙的最高境界。
36级天梯的最末端,就是主殿三清殿。庭前有一八卦亭,建于1926年,供奉老君骑青牛的塑像。
三清殿建于1931年,采用的是单檐硬山式建筑,端坐在殿内中央的是玉清元始天尊,他双手虚捧,象征着天地混沌未开时候的“无极”状态,居住在清微天玉清境中。
在玉清元始天尊的南边是上清灵宝天尊,也称灵宝君。他手持太极图,象征着天地初开、阴阳初分的“太极”状态,居住在禹余天上清境。北侧是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手摇太极神扇,正襟危坐,俯瞰着人世间的万万物物,居住在大赤天太清境。
斗姥楼,采用歇山式建筑,供奉着先天大梵斗姥。斗姥,也称“斗姆”,是北斗七星的母亲,被道教尊称为“圆明道母天尊”。
三元殿供奉上元一品天官赐福紫微帝君、中元二品地官赦罪青灵帝君、下元三品水官解厄谷帝君。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他们就会降临人间,赏惩世人罪福,为人消灾。
张道陵创立天师道时,就已经祭祀天、地、水三官,三官手中所捧的书,就是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道教以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为天、地、水三官神诞之日。老君庙继承了天师道传统,在此期间都建金、黄道场,以祈福消灾。
新津老君庙被200多颗明、清古柏包围着,枝叶参天,苍劲翠绿。颇有“分明指出神仙窟,颇觉心如太古时”的真实意境。
斋醮是新津老君庙中最重要的仪式,这一天,人们供斋醮神,设立祭坛祷告神灵,能够和神灵进行沟通,祈求神灵庇护,赐福消灾。
斋醮分“醮事”与“斋事”两大部分。“醮事”,称阳法事,俗称“祈福法事”,是善男信女们的祈求赐福大会。“斋事”,称阴法事,是道教中人为了超度那些冤亲债主和孤魂野鬼而设置的一个法会,同时为信人祈福,祈求永沐平安。
老君山山门牌坊
1、长记罗账梦回初,响几点催花雨——清·朱彝尊《留春令·针楼残烛》
2、松风忘味同戴舜,梅雨蒙头非避秦——宋·黄庭坚《五老亭》
3、人意会同天意感,争足未回时雨至——宋·刘宰《雅去鹊来篇》
4、明朝回首江南岸,烟雨昏昏不见人——金·张斛《将渡江》
5、风欹乌帽送轻寒,雨点春衫作碎斑——宋·陆游《东阳道中》
6、卧听凉雨萧萧下,渐觉清宵细细长——现代·马一浮《秋夜》
7、凄风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8、援琴赋将归,苦雨菊有芳——明·陶安《秋风辞送梁生》
9、水亭暗风雨,人散闻吠狗——宋·张耒《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其一》
10、船头烟暝浪花飞,船里风来雨湿衣——明·胡俨《竹枝词(四首)》
11、怕闻连夜雨,为爱隔年花——宋·冯去非《张季海园梅》
12、细雨晓风柔,春声入御沟——宋·苏轼《夫人阁四首其一》
13、雨过黄梅夏将半,园亭清洒如山家——宋·郑伯玉《绿野亭》
14、翻见密云抛雨,动一山秋色——宋·赵长卿《好事近·秋晚》
15、但得齐蝇无乱响,不辞风雨五更啼——宋·宋祁《鸡答》
16、七年交春七日强,蒙蒙春雨吞江乡——宋·董嗣杲《辛酉富池元宵写怀二首其一》
17、肩舆正好看山色,雨里两窗开不得——宋·杨万里《连岭遇雨》
18、得似东吴顾文学,风前雨后听莺声——明·黄玠《柳塘春》
19、雨意辜梅信,风声戛竹竿——明·陈鸿《十月晦日过兴公斋头夜谈》
20、帘卷玉钩云淡淡,香消金鸭雨蒙蒙——元·赵雍《浣溪沙》
21、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唐·温庭筠《杨柳八首(一作杨柳枝)》
22、春风有意催花信,小雨如酥不用多——宋·方回《元夕前雨不已二首其一》
23、霖雨方为雨,非烟岂是烟——唐·贯休《和韦相公见示闲卧》
24、春风思华岳,夜雨梦潇湘——宋·释斯植《水石山居》
25、尝闻画龙入神变,坐驰云雨天地游——宋·郑獬《省中画屏芦雁》
26、风鸳藏近渚,雨燕集深条——唐·杜甫《朝雨》
27、须知祥瑞同霖雨,莫作梅花柳絮看——宋·魏野《和郡侯咏雪》
28、雁飞江雨歇,龙蛰海潮平——元·王冕《送太上人之四明》
29、记步屟寻云,呼灯听雨,越岭吴峦——宋·陈允平《木兰花慢·和李房题张寄闲家圃韵》
30、揭起青篷上岸头,野花和雨冷修修——唐·韩偓《晚岸》
31、雨涩故应须小住,云寒端未出相迎——宋·毛滂《闻琳老欲入山今少雨想未成行奉寄一绝》
32、雨歇宵影澄,天清月华素——明·许继《夜坐》
33、酝造通宵雨,殷懃数日风——宋·杨万里《夜雨晓发横冈》
34、世情风雨妨妇路,古道山林有主人——宋·陈著《元夕醉梅山弟家》
35、野岸江村雨熟梅,水平风软燕飞回——明·高启《江村即事》
36、夜雨遣人归思动,不知湘水几篙深——宋·杨万里《再病书怀呈仲良》
37、春林露如雨,萧萧晓花寒——宋·张耒《春林》
38、小院无人雨长苔,满庭修竹间疏槐——唐·杜牧《即事》
39、瑞气春妍后,清风雨霁初——宋·孔武仲《驾自宣光殿还内》
40、纸鸢收线愁风恶,秧马掀泥喜雨蒙——宋·陆游《山园杂咏》
41、春雨及时降,被野何蒙蒙——元·赵孟頫《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42、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唐·李晔《尚书都堂瓦松》
43、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天——唐·崔峒《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
44、起歃檐间雨,更与此君盟——宋·陆游《夜听竹间雨声》
45、竹外池塘烟雨收,送春无伴亦迟留——唐·赵嘏《春尽独游慈恩寺南池》
46、凉蝉乱叫朝暮雨,独鹤不迷前后山——宋·张镃《游九锁山》
47、脱叶犹飞风不定,啼鸠忽噤雨将来——当代·钱钟书《赴鄂道中》
48、春残雨过,绿暗东池道——宋·晏几道《洞仙歌·春残雨过》
49、从今九夏即期颐,小楷犹搜贺雨诗——宋·葛立方《赠施尧年老人》
50、儿痴不识中桥影,问道前山有雨无——宋·岳珂《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六绝》
51、雨後郊原净,村村各好音——宋·范成大《新津道中》
52、小雨清湖面,飞花乱席间——宋·韩维《和君俞春暮书事》
53、老子斋心与世违,山中春雨药苗肥——明·王汝章《寄席心斋》
54、对雨春题尽,看云夜坐残——宋·释斯植《旅中偶成》
55、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宋·文天祥《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56、冬温思雨雪,稍久已复厌;祁寒人怨咨,千载语犹验——宋·陆游《雨雪兼旬有赋》
57、莺梦春风锦幄,蛩声夜雨蓬窗——宋·秦观《何满子》
58、壁灯未灭见花影,山雨忽来闻竹声——宋·陈纪《夜宿增江松鹤庵》
59、剡溪藤下路如掌,忆在西湖烟雨中——宋·叶茵《一万宗推篷图》
60、一雨悟无学,恇然莽无寄——明·王履《宿玉女峰》
61、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62、多少风雨飘摇,夫君何素,晚节应难改——宋·郑清之《念奴娇·菊》
63、平田鹤迹留残雨,深坞鹂声带夕阳——宋·厉元吉《雨过》
64、一室漂摇任寒雨,百年昏晓信鸣鸡——宋·张嵲《雨中感怀》
65、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宋·曾几《挽李泰发参政三首其一》
66、赖有邻翁差耐久,雨畦频唤共携鉏——宋·陆游《饭罢忽邻父来过戏作》
67、竹瓦雨声漂永日,纸窗灯焰照残更——唐·齐己《荆渚偶作》
68、雨晴梅子长,春过芍花开——宋·项安世《省中桥亭即事》
69、变飞春雨细,对语画堂深——宋·释智圆《咏燕》
70、砌下梧桐叶正齐,花繁雨后压枝低——唐·赵虚舟《戏赠》
71、雨过儿童饱饭牛,趁晴耕垦种来牟——宋·王炎《喜晴》
72、夜雨空阶滴到明,山云忽敛作新晴——宋·陆游《新晴》
73、轻舟浮载如天上,况是残云细雨中——宋·释永颐《过吴门》
74、老树道边拜,疑我行雨工——宋·赵文《雨行五岭下》
75、空山野人踏哮虎,隔竹江妃泣秋雨——明·苏平《和玉山倥侗生紫凤曲》
76、细雨斜风应便住,故乡原在一帆间——明·王世贞《履省任后之吴兴部戏作》
77、斧烂仙棋路,花飞佛雨天——宋·宋祁《比日》
78、数日下田新雨足,不应千里不同天——宋·刘过《喜雨》
79、相思今夜雨,滴沥未堪闻——宋·方凤《寄吴善父》
80、清谷长雷雨,丹青凝霜烟——唐·灵澈《奉和郎中题仙岩瀑布十四韵》
81、一声何处笛,呼雨到江臯——宋·王柏《题时遁泽画卷十首其一》
82、病叶已霜犹蛮树,片云欲雨又归山——宋·仇远《奉寄田上人》
关于“关于三祖圣地新津老君庙有哪些传说?”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jyan/202507-501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三祖圣地新津老君庙有哪些传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三祖圣地新津老君庙有哪些传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文章不错《关于三祖圣地新津老君庙有哪些传说?》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