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二十三 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三叠纪含煤盆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十三 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三叠纪含煤盆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处于扬子古陆西缘与冈瓦纳古陆的结合部位,以澜沧江结合带为界与藏滇板块的羌中南-唐古拉-保山陆块相邻,与同属扬子古陆西缘活动带的松潘—甘孜活动带以金沙江结合带为界,微陆块由近北西西向转南东走向呈向北东突出的弧形。
昌都地块位于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的中部,结晶基底为扬子陆块新太古—古元古界深变质岩系,厚1200 m。早古生代为扬子古陆西缘增生带,属大陆边缘冒地槽沉积,奥陶系变质岩系厚3000 m,志留系为页岩、灰岩,在南部有火山岩系,厚1000 m。加里东运动(早泥盆世)在全区不甚剧烈,中上泥盆统为千枚岩、砂岩、灰岩沉积,厚500~700 m,石炭纪至早二叠世为稳定型沉积。
在微陆块上发育的昌都盆片群是石炭纪形成的,含煤岩系在藏北青南为下石炭统下部马拉查组,分布在澜沧江东侧昌都地块,为海陆交替相碳酸盐岩夹含煤碎屑岩沉积。马拉查组下部灰岩段为巨厚结晶灰岩,厚度大于2700 m;中部含煤段为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煤线,厚2300~3100 m;上部灰岩段为灰岩、结晶灰岩,厚130~724 m。煤层多,厚度薄,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含煤4~14层,最多80层,可采煤4~37层。自家铺含煤地层厚1185 m,含煤75层,厚36.2 m,可采煤37层,厚29.74 m。马查拉含煤地层厚873.4 m,含煤82层,可采煤23层,厚12.74 m;曲登含煤地层厚1253.1 m,含煤14层,可采煤6层,厚5.68 m;其它地区多为不可采薄煤层。在走向上自北西向南东含煤时好时差,自家铺、马查拉、曲登为含煤较好的聚煤中心。
唐古拉乌丽(沱沱河)盆片群和昌都盆片群,晚二叠世含煤岩系为妥坝组和乌丽组。上统下部妥坝组分布于昌都、察雅、左贡、芒康一带,为海陆交替相含煤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下段为杂色砂岩与泥岩互层,中部夹煤层;上段为泥岩、粉砂岩夹煤层。妥坝、左贡发育最好,厚1675~1775 m,含煤7~21层,厚0.2~1.79 m,1~14层,均厚大于0.4 m,由聚煤中心向北、向南含煤地层变薄或尖灭,为薄煤层或煤线。上统上部乌丽组分布于唐古拉至藏北一带,为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由砂岩夹灰岩、细砾岩、薄煤层组成,煤层位于下段中下部,含煤9~10层,单层厚0.15~2.0 m,可采煤4层,由乌丽向西变薄、尖灭。
早二叠世末—中三叠世末,澜沧运动或冈瓦纳运动,古特提斯海在澜沧江带和金沙江带阶段性俯冲关闭,藏滇微古陆与扬子古陆碰撞,造山运动使地层褶皱变质,澜沧江带西侧和金沙江带东侧形成岩浆弧,微古陆西侧缺失晚二叠至早三叠世沉积,中上三叠统仅见于金沙江带和澜沧江带两侧,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昌都及其以北陆块形成中生代盆地,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的南部兰坪-思茅也形成中生代坳陷,晚三叠世整个微陆块普遍接受沉积。上三叠统上部含煤岩系,主要分布在微陆块的中部乌丽、昌都一带,昌都为巴贡组,藏北那曲为土门格拉组,滇西为麦初箐组,中上三叠统地层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燕山期后昌都地块隆升为陆,仅有零星小型断陷盆地。
青南藏北三叠纪含煤盆地群(乌丽盆地和昌都盆地),上三叠统含煤岩系为巴贡组。巴贡组下部为浅海相沉积,中部为海相及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上部为以陆相为主的海陆交替相碎屑岩沉积。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砂岩、粉砂岩、页岩夹煤层及少量生物碎屑灰岩,厚1100~1700 m。察雅以南和土门格拉以西厚度减薄尖灭。煤层位于中部,数层至数十层,可采煤1~8层,最多20层,单层厚0~0.9 m,最厚5 m,累厚0.4~13.38 m,局部含煤较好,区域性含煤差。
关于“二十三 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三叠纪含煤盆地”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jyan/202507-548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二十三 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三叠纪含煤盆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十三 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三叠纪含煤盆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
文章不错《二十三 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三叠纪含煤盆地》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