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码开放的操作系统是

网上有关“源代码开放的操作系统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源代码开放的操作系统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的名字也是“Linux”。Linux操作系统也是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发展中最著名的例子。

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在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搭配了程各种人机界面、应用和服务软件的操作系统(也被称为GNU/Linux)。基于这些组件的Linux软件被称为Linux发行版。一般来讲,一个Linux发行套件包含大量的软件,比如软件开发工具,数据库,Web服务器(例如Apache),X Window,桌面环境(比如GNOME和KDE),办公套件(比如OpenOffice.org),等等。

Linux内核最初是为英特尔386微处理器设计的。现在Linux内核支持从个人电脑到大型主机甚至包括嵌入式系统在内的各种硬件设备。

在开始的时候,Linux只是个人狂热爱好的一种产物。但是现在,Linux已经成为了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的一种操作系统。包括IBM和惠普在内的一些计算机业巨头也开始支持Linux。很多人认为,和其他的商用Unix系统以及微软Windows相比,作为自由软件的Linux具有低成本,安全性高,更加可信赖的优势。

操作系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

操作系统大全

早期操作系统(专利保护)

TRS-DOS,ROM OS's

TI99-4

Commodore PET,64,和 VIC-20,

第一套IBM-PC

苹果电脑

Sinclair Micro和QnX等

非Unix商业操作系统

CPM操作系统

MP/M-80

UCSD P-system

Mini-FLEX

SSB-DOS

CP/M-86

DR-DOS

FreeDOS

MS-DOS

PC-DOS

Mach 由卡纳尼基梅隆大学研究

L4微内核 第二代微内核

CHORUS

Choices

Multics

OS-9

NSJ

Netware:一种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

Unix及类似系统

A/UX(Apple UNIX)

Unix

微软Xenix

ChorusOS

Cromix

UNIflex

OS-9

IBM的AIX

BSD

FreeBSD

NetBSD

OpenBSD

DragonFly BSD

PC-BSD

Digital UNIX,即之后康柏Tru64

DNIX

HP的HP-UX

GNU/Hurd

SGI的IRIX

Inferno

Linux(或称GNU/Linux)

Mac OS X

MenuetOS

Minix

OSF/1

Plan9

SCO的SCO UNIX

Sun的SunOS,即之后的Solaris

System V

Ultrix

UniCOS

麒麟操作系统(Kylin),由国防科技大学、中软公司、联想公司、浪潮公司和民族恒星公司五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OS/390

z/OS

Syllable

其他

Acorn

Arthur

ARX

RISC OS

RISCiX

Amiga

AmigaOS

Atari ST

TOS

MultiTOS

MiNT

苹果电脑(Apple/Macintosh)

Apple DOS

ProDOS

Mac OS

Mac OS X

pink OS

BeOS

A/UX

Be

BeOS

BeIA

Digital/康柏(Compaq)

AIS

OS-8

RSTS/E

RSX-11

RT-11

TOPS-10

TOPS-20

VMS(后更名为OpenVMS)

IBM

OS/2

AIX

OS/400

OS/390

VM/CMS

DOS/VSE

VSE/SP

VSE/ESA

OS/360

MFT

MVT

SVS

MVS

TPF

ALCS

z/OS

PC-DOS

pink OS

微软(Microsoft)

MS-DOS

Xenix

Microsoft Bob

基于MS-DOS操作系统的Windows

Windows 1.0

Windows 2.0

Windows 3.1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NT

Windows NT 3.5

Windows NT 4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XP SP1

Windows XP SP2

Windows XP SP3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Windows Server 2003

Windows Server 2003 64-bit Edition

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 SP1

Windows Vista Home Basic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

Windows Vista Business

Windows Vista Ultimate

Windows Vista Enterprise

Windows Vista Starter

Windows Server 2008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Web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Web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Standard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Standard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Enterprise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Enterprise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Datacenter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Datacenter x64

Novell

NetWare

Unixware

SUSE Linux

NeXT

NEXTSTEP(即之后的Mac OS X)

Plan 9

Inferno

Prime Computer

Primos

西门子

BS2000 - 用于西门子公司的大型主机。

SINIX(也称Reliant UNIX) - 用于西门子公司的UNIX电脑系统。

个人电子助理(PDA)操作系统

Palm OS

Pocket PC

EPOC

Microsoft Windows CE

Linux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Windows Mobile系列

Embedded Linux由Montavista创造,在Motorola's A760,E680等机型上使用

Mobilinux由Montavista创造

Symbian OS系列

其他操作系统

动态可扩展操作系统

MIT的Exo Kernel

华盛顿大学的 SPIN

哈佛大学的 VINO

illinois大学的Choices

ReactOS

国产桌面操作系统“三足鼎立”,谁能最先突出重围?

UNIX是历史最悠久的通用操作系统。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Thompson和D.M.Ritchie在规模较小及较简单的分时操作系统MULTICS的基础上开发出UNIX, 当时是在DEC的PDP—7小型计算机上实现的,1970年正式投入运行。此后数年,UNIX一直是一个限于在AT&T内部使用的操作系统。1971年,发展出以 PDP-11/20汇编语言所写成的V1版,包括最基本的文件系统和一些简单的软件,之后,又经历了一些改进。

1973年,D.M.Ritchie研制出系统描述语言C,并应用新的C来改写原来用汇编语言编写的UNIX,这就是V5,这使得UNIX修改更容易,并且具有在不同CPU平台上的可移植性,这便成为UNIX一大重要特点,自此以后,UNIX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几乎都用C语言编写,只需拥有相应平台上的C编译器(将C语言转变为相应平台机器语言的翻译软件),便可进行移植。C 与UNIX之间具有传统的非常密切的关系。同年,K.Thompson和D.M.Ritchie在美国计算机协会的第四届操作系统原理讨论会上提交“The Unix Time Sharing System ”一文,UNIX系统正式向外披露,此文后来刊登于1974年7月的Commnnication Of ACM杂志上。

1975年,V6推出,此后,Interactioe System Co. (已被SUN收购) 成为 UNIX的第一个转销商,UNIX步出贝尔实验室之外,配备于PDP-11机上开始广泛流传,在大学校园中尤其风行。剖析UNIX的结构,修正错误并作出改进,开发更好用的应用软件,这一切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师生的最佳习作与毕业设计题材。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以Willian Joy 为首的一些软件技术人员研制出由V6派生的BSD,成为UNIX家族的一名新成员,BSD在伯克利分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直到1992年,UNIX商标持有人USL(AT&T后来开设的一家子公司)控告伯克利不当使用 Unix执照,尽管USL最终败诉,但伯克利也在同年宣布不再发展BSD,BSD的终极版本是4.4BSD,此乃后话。以下附有UNIX两大流派AT&T UNIX 与BSD各自的发展历程示意图。除UCB外,卡耐基美伦大学(CMU)的Mach计划也对UNIX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现在许多流行的UNIX系统都与Mach有关。

AT&T在V6推出后,于1978年又推出V7,包括了更多的命令并可支持大尺度的文件,V7后来被移植到VAX机上,称为32 V,1981年,研制出System III,1983年,推出适用于教育并且易于维护的System V。

除了两个主要流派外,还有一些软、硬件厂商在不同的CPU平台上开发的“类似于”UNIX的操作系统。这些系统尽管实现方法各不相同,但其所具有的功能及操作管理手段均与主要流派中的某些版本相似,我们称之为“兼容的”UNIX,下表为一张兼容UNIX的列表:

名称 公司 硬件平台 特点

AIX IBM RS6000, POWER PC 融合SVR2和BSD的特点,有特色的系统管理

IRIX SGI PC/工作站 最新版本V5.x基于SVR4

ULTRIX DEC PC 具有许多4.2BSD与4.3BSD的特点

SunOS

(Solaris) SUN 68K, Sparc, X86 基于4.3BSD,也有许多来自于SYSTEM V的内容,SUN自身开发的NFS、OPEN LOOK GUI标准

HP-UX HP X86, HP工作站 4.2BSD发展而来

NeXT NeXTstep 68K, X86 基于Mach核心的4.3BSD,用户界面友好,遵守Openstep标准

Xenix SCO/Microsoft X86 以SVR2为基础

SCO UNIX SCO X86 Xenix的后续产品,影响较大的PC UNIX

UNICOS Cray Cray超级电脑

Dell UNIX Dell X86 基于SVR4

Minix 个人作品 X86, Mac, Atari 与V7兼容,LINUX的鼻祖

有趣的是,它们大部分不叫“UNIX”,主要原因是UNIX商标为AT&T(后来是它的子公司USL)所持有,1993年春,NOVELL将USL收购,UNIX商标从此归属NOVELL,“AT&T UNIX”这一名称成为历史。在1994年,NOVELL令人吃惊地放弃了“UNIX”这一商标,将其转售给英国的X/OPEN,这使到所有符合X/OPEN标准的操作系统都可称为“UNIX”。不过,NOVELL仍然保留了原UNIX系统程序码的版权。

再后来,书里没说了,我这里补充,BSD出到4.4版就由于和AT&T打版权官司而停止发展(后来部分开发成员在BSD工作的基础上,去掉和AT&T有版权问题的代码,发展出今天的FreeBSD)。这场官司最后庭外和解,之后AT&T面临反垄断控告,才把UNIX部分卖给了SCO,NOVELL把源码和他们的unixware产品一起卖给了SCO,而最近SCO又把他们的UNIX服务器部分卖给了Linux厂商Caldera...

UNIX的两个发明者由于他们的杰出贡献在80年代

获得IT界的诺贝尔奖——Turing奖

简单地说,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这个系统是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

Linux的出现,最早开始于一位名叫Linus Torvalds的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当时他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他的目的是想设计一个代替Minix(是由一位名叫Andrew Tannebaum的计算机教授编写的一个操作系统示教程序)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可用于386、486或奔腾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上,并且具有Unix操作系统的全部功能,因而开始了Linux雏形的设计。

Linux以它的高效性和灵活性著称。它能够在PC计算机上实现全部的Unix特性,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能力。Linux是在GNU公共许可权限下免费获得的,是一个符合POSIX标准的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软件包不仅包括完整的Linux操作系统,而且还包括了文本编辑器、高级语言编译器等应用软件。它还包括带有多个窗口管理器的X-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如同我们使用Windows NT一样,允许我们使用窗口、图标和菜单对系统进行操作。

Linux之所以受到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喜爱,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它属于自由软件,用户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获得它和它的源代码,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必要的修改,无偿对它使用,无约束地继续传播。另一个原因是,它具有Unix的全部功能,任何使用Unix操作系统或想要学习Unix操作系统的人都可以从Linux中获益

文/观察者网 吕栋 编辑/周远方

操作系统被视为信息产业的“魂”。与半导体产业链一样,美国公司得益于先发优势筑起的护城河,长期主导着全球操作系统市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也因此陷入“缺芯少魂”的困境。

近年来,从Win7停服到勒索病毒,从CentOS停服到震惊业界的Log4j2漏洞,操作系统和软件行业的安全事件频发,尤其在俄乌冲突发生后,更凸显出拥有自主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实际上,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的 探索 已长达三十余年,市面上能查询到的“国产操作系统”至少有15种。但真正能长期坚持版本迭代的只有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和中科方德三家。目前,这三家已完成对主流CPU和架构的适配,并逐步应用于信创、金融、电信、医疗等领域。

但在消费级市场,国产桌面操作系统与Windows仍存明显差距,最近5年在国内操作系统市场的占有率不足百分之五,生态建设也略显匮乏。伴随着行业“大浪淘沙”,国产操作系统“三足鼎立”的态势愈加凸显,但最终谁能凭借自主生态突出外企的重围,仍需要时间观察。

2015-2021年中国桌面操作系统市占率变化图 图源:亿欧智库

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中,操作系统被认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适配国内外不同的CPU和芯片架构,支持主流硬件平台和常见外设,同时也要建设上层中间件、数据库及数量庞大的应用软件生态系统,对计算机的整体安全性至关重要。

目前,在全球操作系统市场,微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第三方机构Statcounter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Windows在全球桌面操作系统市场的占有率为74.79%,远高于其他操作系统;位居第二名的是苹果OS X,市占率为16.16%;Linux、ChromeOS等占比约9.05%。

由于用户遍布全球,微软等大公司都有跨国、跨部门的网络安全团队并实时共享数据信息,部分开源项目甚至不限制第三方参与,以便随时更新补丁、修补漏洞。

但在今年5月底,美国商务部出台新规,当美国实体与“受限制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俄等)的“政府最终用户”分享网络安全事项时,需要先向美国政府申请,这意味着,微软想给某些中国用户的电脑更新一个补丁,都需要先经过美国政府的同意。

“共享机制其实是促进大家共同提高防范能力,来维护网络体系、网络世界的安全。但是美国商务部相关规定是基于美国本身的国家利益,来限制本土企业向境外尤其是中国去分享网络安全漏洞。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从美国官方的角度阻断了一些原有的合作有效渠道,肯定是不利于国际合作的。”数据合规专家李天航告诉观察者网。

纵观Windows的发展历程,其能够快速占领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主要依靠以下三点:

首先,利用先发优势抢占市场,通过与软硬件厂商、自研应用的长期磨合,率先构建系统化的生态规模,形成庞大的用户群体;其次,软硬件捆绑形成Wintel联盟,牢牢把握住对产业下游生产商的控制权;第三,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Windows的软硬件生态越来越庞大,吸引更多的用户,促进产品和系统性能进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经过40年的发展,凭借强大的软硬件生态、Wintel联盟以及不断地迭代更新,Windows也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形成了近乎垄断的地位。2018年,微软曾公布Windows应用数量,相比其他桌面OS平台可谓一骑绝尘:Windows10月活设备数超过7亿台,适配应用程序超过3500万个,软件版本超过1.75亿个,硬件/驱动组合1600万件。

从Windows的发展不难看出,生态是操作系统不可回避的关键词。对国产操作系统来说,最核心、最关乎用户体验的也就是系统所适配的应用生态。造系统容易,建生态难。历年来,许多国产操作系统都是因为生态匮乏无法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被市场淘汰。

生态建设的困难在于,基于 历史 原因很多软硬件并没有适配国产操作系统,很多国外工业软件只有Windows版本,并没有为国产系统提供适配,因此国产系统需要去不断逆向适配。

有业内人士直言,国产操作系统大部分都是基于开源操作系统Linux内核的发行版。基于Linux开发没问题,关键有无吃透Linux内核,以及是否充分投入资源进行商业应用适配。

充分的应用适配与Linux内核解析,操作系统厂商没有10年以上积累难以实现。不完全统计,在众多国产操作系统中,持续迭代发布15年的仅中科方德、统信UOS、银河麒麟三家。

伴随着东数西算、新基建等利好政策相继推出,中科方德、统信UOS、银河麒麟近期也动作频频,在操作系统的易用性、稳定性和生态方面不断加码,正逐步从“能用”迈向“好用”。

麒麟软件被称为操作系统“国家队”,2019年底由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整合而来,该公司发布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被评为“2020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进入2022年,麒麟软件相继与龙芯、兆芯、联通、浪潮、新华三等企业展开合作,适配产品数量突破40万。

统信软件成立于2019年11月,由诚迈 科技 等操作系统厂家共同出资组建。2019年至2021年,统信UOS适配产品累计达到20+万件。今年5月,该公司宣布将以深度(deepin)社区为基础,建设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打造中国桌面操作系统的根系统。

中科方德技术团队相关工作可以追溯到1999年,股东包括中科曙光、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等,目前拥有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等产品线,可提供云计算、高可用集群软件等工具,重点服务于电子政务、通信、金融、科教文卫、能源、交通等行业和领域。近期,该公司入选工信部“信创漏洞库技术支撑单位”,并获得“国家重点软件企业”认证。

6月17日,中科方德将发布最新5.0版本方德桌面操作系统,这也是该公司多年来首次“公开发新”,新产品将围绕提升用户体验,推出新功能,打造融合生态新平台。除此之外,中科方德还将联合行业伙伴,发布工业设计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据介绍,方德桌面操作系统预装了软件中心,已上架运维近2000款国产软件及开源软件。

面对巨大的操作系统市场空间,经过数十年 探索 ,国产操作系统正逐步起量。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Linux桌面操作系统出货量首次超过5%,预计到2025年,中国Linux操作系统出货量将超过20%,中国市场整体占有率超过10%,中国也将成为最大的Linux桌面市场,具备发展独立生态的基础、引领Linux桌面系统发展的能力。

业内也有观点认为,操作系统每过二十年左右会出现一次跨越式发展机遇,计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操作系统也会跟着更新换代,并引导相应的应用场景呈现数量级增长,形成围绕操作系统的丰富产业生态,而麒麟软件、统信软件、中科方德等国产操作系统正处在这一周期中,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于“源代码开放的操作系统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jyan/202508-10451.html

(8)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8月02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8月0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源代码开放的操作系统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源代码开放的操作系统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Lin...

  • hzjyqz
    用户080207 2025年08月02日

    文章不错《源代码开放的操作系统是》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