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简介

网上有关“《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1 拼音

《chén xiū yuán yī shū shí liù zhǒng 》

2 概述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系医学丛书。陈念祖(字修园)撰。陈氏以医术闻名,晚年讲授医学专事著作。经后人收辑成套,或以其书斋南雅堂而题名的《南雅堂医书全集》;或以其公余着录而命名为《公余十六种》。该丛书计有《灵素节要浅注》12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歌括》2卷、《时方妙用》4卷、《景岳新方贬》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注解》1卷。

陈氏在医理上以《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心,尤其推崇张仲景之学。为使这些文字古奥,义理深邃的古典医着便于人们习诵,他竭毕生之精力,对上述医籍做了深入浅出的注疏。其中较有影响的如《神农本草经读》(1803年),此书选《神农本草经》中常用药物一百余种,附录40种,对原文逐字逐句予以阐述、解释。又《伤寒论浅注》和《金匮要略浅注》二书,编写体例相仿,作者选集前人注本中的注文,结合己见以阐明经旨,较之其他多数注本浅显易读。同时他鉴于各种医籍汗牛充栋,卷帙浩瀚,遂采用“返博为约”的方法,先集以金元明诸大家之说,用通俗的语言,写成《医学实在易》一书。其命名的意思是为了消除了人们学医的畏难情绪,卷1论理;卷2~4论证;卷5~7论治,分证析方;卷8为补遗、外备诸方并附女科。而《医学从众录》系“就世俗所供奉者,采其名言,录其方治”编成,书中列病证、论治附方。这些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陈氏的主要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陈氏为了让习医者由浅入深,易于熟记,还常用歌括的形式来概述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其中著名的如《医学三字经》(1804年)、《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金匮要略歌括》等。

福建历史上中医著作甚丰,现收集到370余种。其中1949年以前的,按现有版本和史料记载者收入;1949年以后的,以正式出版者及一些老中医的著作收入。在省外工作的福建籍中医界人士在外省出版的著作,不在其内。  北 宋

苏颂:图经本草。吴夲:吴夲本草。陈卞:手集备急经效方。何希彭:圣惠选方。吴夲:圣济经注释。

南 宋

郑樵:通志本草外类本草成书、食鉴、采治录、畏恶录。钱文礼:伤寒百问歌。汤尹才:伤寒解惑论。蔡元定:脉经。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卫生家宝方、卫生家宝小儿方、卫生家宝汤方、集验方。李迅:集验背疽方。真德秀:卫生歌。宋慈:洗冤集录。刘信甫:活人事证方、活人事证方后集、新编类要图注本草。杨士瀛: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仁斋直指方论、医脉真经、察脉总括。叶大廉:叶氏录验方。

元 代

李辰拱:伤寒集成方法、胎产救急方。邹鋐:寿亲养老新书。熊产明: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许宏:金镜内台方议、湖海奇方。

明 代

黄至:黄氏医案。雷伯宗:千金宝鉴。雷竣:伤寒发明、医学真经。童养学:伤寒指掌补注。熊宗立: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运气音释补遗、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伤寒运气全书、外科精要附遗、妇人良方、妇人良方补遗大全、药性赋补遗、增补本草歌括、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类证陈氏小儿痘疹方论、名方类证医书大全。黄兰室:兰室纪要。林道飞:济世良方。陈道修:脉学、临证秘要。庄应葸:医案。方炯:杏村肘后方、伤寒书、脉理精微。陈仕贤:药性别、本草要略。陈仕贤、孙宇:经验良方。欧浩:医刻汇成。郑大忠:痘经会成保婴慈幼录。齐德成:全婴宝鉴。陈椿:养生悟言。赖沂:内伤外感法录、四科诊要。聂向恒:医学汇函、活动心法、痘疹心法、痘诊论、奇效医书。叶仲化:素问注。萧金:轩岐救正论。

清 代

周景涛:清末御医,脾胃论。齐洪超:痢疾辨疑。陈五鼎:脉经。赖用贤:活人心统、评林说约。陶思渠:十二经方议秘要。郜文燮:经验妙方。杨日暄:医理汇参。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课余。吴其安:经方新歌一百十三首。王凝:本草要解、医案。徐璋:痘科精义。赖上璞:奇方。吴仰虞:评注心法要诀。林鼎槐:脉诀、金针、医学法门。邱显刚:闲居写心集。章贡云:命理星案。卢山:脉法归真。邹成东:保产编简验方。许燮:伤寒汇证。刘福修:临证验方。黄绍定:肺病准绳集。黄作宾:小儿秘诀。刘作霖:医录。吕尤仙:外科秘录。邓旒:保赤指南车。沈学洙:儿科直诀。蔡宗玉:医学汇参、伤寒六经辨证补方。陈修园:景岳新方八阵砭、景岳本草经读、时方妙用、医诀三卷、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时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十药神书注解、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伤寒真方歌括、灵枢素问集注节要。黄庭镜:目经大成。邓赞夫:目科正宗。林作建:伤寒论眉批补注、六经辨证歌括、妇科古方歌括、壶山医统。林作茂、林作建:普寿堂传家秘方。滕万程;一得录。陈定涛:药义辨伪、药性补遗、伤寒论集说便读。陈北泰:论治一隅、医学时习、百方主治。陈敏士:济世新编。陈粹然:医案。叶大章:眼科知录、临证医案、秘验方。黄卓尔:医鼎阶。邓璜:本草、医案。林霪、陈修园:张景岳新方歌括注解。岳峦明:妇科便览。林清标:医学指南。林荔:杏苑萃诊。李世奎:脉诀。丘泮林:喉科验方秘旨。周典煌:医方汇编。王慎德:中华医粹。叶兰墅:医学辨惑。陈澈:雪潭居医约。林开燧:活人方汇编。周士祢:婴儿论。陈恭溥:伤寒论章句。林枫:医学汇参。陈有流:伤寒论注、医学阐微。刘克光:吐泻辨。陈赉:医学研余。陈扬祖:痘疹新书。陈仁诏:各种医解。岳坤宗:临证诊疗、针灸集。黄鸿元:小儿科秘论。黄孚同:神要生机。许汝楫:温症斑疹辨证。江梅:医经臆语、未然防。罗拔茹:医学志疑、宝命全形集。郑奋扬:重订鼠疫约编、伪药条辨、疹症宝筏、霍乱论新编、增订验方别录。力钧、郭永淦:伤寒论问答。力钧:庚寅医案、辛卯医案、难经经释补、日本医学调查记、历代医籍存佚考。包育华:医机辨证、经方借用法略、无妄集剞厥方、伤寒方法、经方歌括。包识生:包氏医宗。孙发曾:药源文集、药源诗草。吴元龙:性学汇参。杨暄:医理参汇。邱士任:脉类篡。邱海潭:喉科验方秘旨。卢大□:雨庐丛书、汉和处方歌诀、经方要诀、伤寒玉瑜、伤寒要诀、医学阶梯、金匮玉论、医学要诀、内科要诀、霍乱证治之商榷、方剂要诀。

现 代

郑迈庵:中国医门小史。岳杰明:训蒙初要、伤寒大略。陈发铠:八种风疾专科手稿。陈纪西:活幼刍言。江少萱:奇病实验。周健康:景涛肠胃永康液之中医辩证。陈逊斋:伤寒论集注。郭云团:医诀。蔡人奇:妇科讲义。林笔邻:医话汇集。林韬安:伤寒讲义、温病讲义。陈清莲:温病方歌括。陈泳鹤:伤寒温病辨疑、泳鹤医案。陈琴甫:汤头歌诀。林钟贵:医案百则。郑却疾:霍乱通论、疾病的自然疗法、阴阳五行论、四言诊断纲要。郑品端:潜心居士医集。吴锡璜:中西脉学讲义、中西内科学、中西温热串解、脑髓病论、删补中风论、奇验喉症明辨。杨逄吉:痘疹大全、医案医话。连城珍:内科三字经、妇科三字经、儿科三字经,伤寒初阶三字经、金匮方五言歌诀、长沙方五言歌括、医学益智录、万应灵矶。温敬修:药用植物学、最新实验药物学、伤科秘本。赵风洲:伤寒、金匮、温病条辨、傅青主女科、血证论、瘴疟指南等方书歌诀七卷。涂去病:涂去病医案。陈影鹤:痘疹源流考。刘伯丞:中医病理学会宗。俞介庵:怀箴堂医案、怀箴堂治验录、女科篡要。刘亚农:二十世纪伤寒论。黄素闲:伤寒论评注。谢丹籍:中医诊断捷径、内治麻疹经验集、单验方。孙禄铭:温病方歌诀。王良甸:温病汤头歌诀。黄安国:黄安国临床经验。

当 代

王德藩:少阴症辨证论治。胡友梅:中西对照医药学、伤寒温病诊疗表解、中医诊疗新编。李健颐:鼠疫治疗全书、四诊概要、内经知要注解、余庆堂医案。陈芑洲:针灸诊疗要览、针灸随感录、针灸附录。孙朗川:妇科经带胎产证治歌括、孙朗川医案。林古恒:运气图说。林云章:伤寒论新释、金匮隙瞰。林英藩:伤寒金匮歌括。林竹均:神农本草歌括、历代本草歌括、针灸歌括。江谐:伤寒论句解。孙浩铭:孙浩铭妇科临床经验。叶轩孙:叶轩孙医案。苏希卿:注脾胃论。张景星:张氏医案。郑兰芬:妇科郑兰芬临床治验。施启谟:施启谟医案。陈桐雨:陈桐雨儿科经验。陈明生:眼科医案。陈溪南:陈溪南眼科经验。章宝春:章宝春伤科临证经验。王著础:中医预防医学概说。林增祥:小方集锦。张宗本:临床实践浅谈。俞慎初:中医诊断要略、中医病理要略、临床证治要法、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歌集解、内经语法研究、虫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医学简史、中草药临床应用、校注陈修园医书长沙方歌括、俞慎初效方集、中国药学史纲、闽台医林人物、俞慎初医疗医论选集、中草药作物学。黄宗勖:针灸疗法速成手册、拔罐疗法、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赵正山:简易推拿疗法、校注集验背疽方、十药神书注解。刘友梁:矿物药与丹药。俞长荣:伤寒论汇要分析、校注陈修园医书伤寒医诀串解。杨春波:几种中医简易诊断法。肖钦朗:校注陈修园医书神农本草经、瓜果疗法、花卉与健康。陈竹友:医用古汉语、校注陈修园医书伤寒真方歌括。张安桢、林子顺、王和鸣、葛懋昌:林如高骨伤简易诊断法。张安桢、林子顺:林如高正骨经验。罗时润、田一庄:洗冤集录译释。汪济美、吴允耀:中医药题解。张安桢、葛懋昌、王和鸣:练功三十六法。陈树榕:瘰疬疗法、常见皮肤病中医疗法。赵棻等:中医基础理论详解。李学耕:小儿飞针疗法。余育元:校注陈修园医书女科要旨。林朗晖:校注陈修园医书医学实在易。林颖:校注陈修园医书医学从众录。张安桢、王和鸣:伤科内伤诊治法。孔庆洛、苏伟庭、张福荣:海洋药物民间应用。林惠珍:按摩与抓痧。黄大理:校注陈修园医书时方歌括。傅瘦生:校注陈修园医书灵素集注节要。陈远志:常见病症中草药自我疗法。林伯安:中医内科便览。杨护生:校注陈修园医书时方妙用。王致谱:校注陈修园医书仁斋小儿方论。陈惠藩:中医外科常用处方选。周石卿:伤寒论百题解。周世熹:癌之辨证阐述。李笑风:枯痔丁疗法。沈宗国、唐肖洪:注释傅青主男科。蔺云桂:经络图解。盛国荣:盛国荣医案选、茶叶与健康。苏志元:中医皮肤科经验。张中天:张中天辨证论药集。王云章:药用花卉。留章杰:伤寒方临床阐述。张志豪:续论医门八法。

关于“《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yule/202507-5531.html

(10)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目...

  • hzjyqz
    用户072312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