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卖油翁为什么删掉最后一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卖油翁为什么删掉最后一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卖油翁删掉最后一句,是因为,这句话是纯粹的“唯心主义”,跟现代所宣传的科学是背离的,可能会给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专家就将这最后一句删除了。
卖油翁的最后一句话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包含了两个成语,第一个是“庖丁解牛”。该成语其实揭示了一种养生处世的方法,庄子以刀与人,以牛体组织比喻复杂的社会,以刀解牛比喻人生在世,庄子认为,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道路,回避生活中的矛盾,就能让自己不受伤害。这个故事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第二个典故是“轮扁斫轮”,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天道》: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庄子是战国中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想象力丰富,能将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庄子的哲学思想为“天道”,意思是说,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也不能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天道,掌握规律,这是纯粹的“唯心主义”,与现代观念不符。
《卖油翁》中被删掉的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里隐藏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庖丁解牛,一个是轮扁斫轮,都是讲熟能生巧的事,其中轮扁斫轮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读书无用,这种思想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所以在课本上把《卖炭翁》的最末尾一句去除掉了。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说的是:这与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故事又有什么区别呢?庖丁解牛讲的是一个叫庖丁的屠夫每天都杀牛,把牛肉从牛骨架上剔下来,剔的多了他就知道牛身上的经络了,走刀的时候不会碰着牛骨头,刀不会受损伤,牛肉也很快就剔下来了,没有别的诀窍,都是因为熟能生巧,天天做就能做好了。
轮扁斫轮是一个成语,也是出自庄子,讲一个叫轮扁的人对齐桓公读古人的书加以评论,认为读古人的书无用,齐桓公说你一个造车轮的人竟敢妄议我读书的事,你得讲出一个道理来,要不我饶不了你,轮扁就说了,我造车轮都是凭经验,多砍一分少砍一分都不行,这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明了就是熟能生巧嘛缘故。所以古人的书都是没用的,真正有用的东西书里写不出来。
庖丁解牛还好,轮扁斫轮的思想有点偏颇,如果《卖油翁》把最后一句加上就有点涉嫌宣传读书无用论,这对正在读书的学生是有负面影响的,所以被删除了。
关于“卖油翁为什么删掉最后一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yule/202507-578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卖油翁为什么删掉最后一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卖油翁为什么删掉最后一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卖...
文章不错《卖油翁为什么删掉最后一句》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