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药歌诀〈一〉学中医入门必读之书:

网上有关“新编中药歌诀〈一〉学中医入门必读之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编中药歌诀〈一〉学中医入门必读之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药歌诀新编《编著者》黄蕙珠。

采用七言诗的形式,把药物分类,脏腑用药,引经药,止痛药,抗癌药等近一千味中草药编成歌决,编歌的原则是顺口,押韵,好念,好记,以供初学者,农村医生,以及业余爱好背诵参考。学中医没有捷径。必须熟读每味药的药性,掌握望闻问切的辩证理论。在临床运用上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读时先要熟读若干遍,并经常反复记忆,就会记熟,这样,在熟记每类药物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方剂化裁,以及药物运用中,就能得心应手,使投药恰到好处,起到提高疗效和治病的目的。

? 一、中药分类歌决

<一>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计十六味):

麻黄,桂枝,紫苏,荆芥,羌活,防风,白芷,藁本,细辛,辛夷,生姜,葱白,香薷,胡荽,柽柳,鹅不食草。

歌诀:辛温解表柽桂紫。荆羌防芷荽细夷。鹅藁姜葱薷麻奇。头痛恶寒无汗使。

辛凉解表药(计十三味):

薄荷,牛蒡子,蝉衣,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鼓,大豆卷,浮萍,葛根,柴胡,升麻,木贼,

歌诀:辛凉解表葛柴桑。贼升卷豉浮萍上。蔓荆薄菊蝉牛蒡。头痛口渴多汗良。

<二>祛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计十一味):

半夏,天南星,白前,旋复花,白附子,白芥子,牙皂,莱菔子,桔梗,胆南星,皂角。

歌诀:温化寒痰桔白芥。天胆南星半夏莱。牙皂角旋白附前。痰多清稀舌淡排。

清化热痰药(计三十味):

瓜蒌,天花粉,贝母,前胡,枇杷叶,马兜铃,桔梗,葶苈子,礞石,海澡,竹茹,竹沥,天竺黄,海浮石,海蛤壳,胖大海,昆布,荸荠,鼠曲草,猴枣,海哲,海粉,胆南星,山慈菇,荠苨,暴马子,杜鹃,矮地茶,梨,白屈菜。

歌诀:清化热痰萎猴枣。前胡葶胖布曲草。屈苨竺黄茹沥桔。荸海粉浮哈哲藻。矮茹礞鹃把花粉。贝母兜梨胆星暴。

止咳平喘药(计二十味:杏仁,紫菀,款冬花,百部,苏子,桑白皮,马兜铃,枇杷叶,前胡,白前,荸苈子,满山红,蔊菜,麻黄,桔梗,鼠曲草,蛤壳,木蝴蝶,洋金花,紫金牛。歌诀:咳喘部兜苏桔菀。蔊麻桑白杷杏款。鼠草紫牛洋金蛤。白前胡葶蝶满欢。

述完感冒止咳药。下章详解清热草。若你有心,敬请关注。

泻下剂,区分为寒下、温下、润下、攻补兼施、化湿通便五大类,共14方剂。

寒下

1、大承 气汤(附: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化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大黄厚朴标,

救阴泻热功偏擅, 急下阳明有数条;

去硝名为小承气, 调胃只用硝黄草;

小承气内加羌活, 中风便秘三化超。

擅shàn,读善,专长。

本方由 芒硝、枳实、大黄、厚朴 等四味药组成。 功能 :泻热救阴; 主治 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腹满痛、大便结、舌苔焦黄、脉实有力。

本方去芒硝,名 小承气汤 。 主治 谵语潮热、腹痞满、大便硬、苔黄、脉滑数等症。

本方去枳实、厚朴,加甘草,名 调胃承气汤 , 主治 发热口渴,腹满拒按,便秘,苔黄等症。

小承气汤加羌活,名 三化汤 , 主治 中风外见表证,内有大便不通。

2、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 黄芩甘草薄荷饶,

竹叶蜜煎疗膈热, 中焦燥实服之消。

膈gě,读隔,即横膈膜。

本方由 芒硝、大黄、栀子、连翘、黄芩、甘草、薄荷、竹叶 等八味药组成。 功能 :泻火通便。 主治 上中二焦热邪炽盛、口渴、面赤、烦热、咽痛、便秘等症。

3、大陷胸汤?(附:大陷胸丸)

大陷胸汤治结胸, 芒硝甘遂大黄供;

再加白蜜杏葶入, 项强如痉有奇功。

结胸?指心下痛、按之硬满的病证。

本方由芒硝、甘遂、大黄三味药组成。 功能 :泻热逐水; 主治 结胸病证见心下硬满而痛、口干,脉沉紧有力者。

本方加杏仁、葶苈、白蜜为丸,名 大陷胸丸 , 主治 结胸病项强如柔痉状者。

4、十枣汤(附:控涎丹、葶苈大枣泻肺汤)

十枣汤用遂戟花, 强人伏饮效堪夸;

控涎丹用遂戟芥, 葶苈大枣亦可嘉。

本方由 甘遂、大戟、芫花 等三味药组成。 功能 :攻逐水饮; 主治 咳唾胸胁牵引作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等症。

本方去芫花,加白芥子,名 控涎丹 ,治痰饮伏于胸膈,胸背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灼痛,坐卧不宁等症。

葶苈大枣泻肺汤 由葶苈、大枣等二味药组成。 主治 痰涎壅盛,咳喘不得平卧,或面目浮肿等症。

5、舟车丸(附:疏凿饮子)

舟车牵牛及大黄, 遂戟芫花槟木香,

青皮橘皮加轻粉, 水肿腹胀力能当;

疏凿饮子亦泻水, 木通泽泻与槟榔,

秦羌苓腹椒商陆, 赤豆姜皮退肿良。

本方由牵牛、大黄、甘遂、大戟、芫花、槟榔、木香、青皮、橘皮、轻粉等十二味药组成。 功能 :行气逐水; 主治 水肿病腹胀、便秘、脉沉数有力等症。

疏凿饮子 由木通、泽泻、槟榔、秦艽、茯苓皮、大腹皮、椒目、商陆、赤小豆、姜皮、羌活等十一味药组成。主治水肿病、气喘口渴,二便不利等症。

二方均能治水肿,前者治大腹肿胀为主,后者治遍身水肿为主。

温下

6、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仲景方, 胁下寒凝痛莫当

共合细辛三种药,功专温下妙非常。

本方由大黄、附子、细辛等三味药组成,出自《金匮要略》。 功能 温下寒积; 主治 寒凝腹痛便秘。

7、温脾汤

温脾附子与干姜,人参甘草及大黄,

寒热并行兼补泻,温通寒积最相当。

本方由附子、干姜、人参、甘草、大黄等五味药组成。 功能 温通寒积; 主治 冷积便秘,或久痢赤白,腹痛、手足不温。

润下

8、麻子仁丸(附:润肠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 枳朴大黄麻杏芍,

土燥津枯便难出, 通幽养液蜜丸嚼;

润肠丸用当归尾, 大黄桃仁与羌活,

麻仁共捣蜂蜜丸, 同属润下功效捷。

脾约,病名,本病由于胃强脾弱,脾受约束而津液少,以致肠中干燥大便坚硬难出。?通幽,幽,隐秘,引申为肛门;通幽,即肛门通畅之意。

本方由枳实、厚朴、大黄、麻子仁、芍药等五味药组成,并炼蜜为丸。 功能 润肠通便; 主治 肠胃燥热大便秘结之证。

润肠丸 由当归尾、大黄、桃仁、羌活、麻仁等五味药组成,并炼蜜和丸。 功能 活血通便, 主治 血液淤结之大便燥结。

9、五仁丸

五仁柏子杏仁桃, 松肉陈皮郁李饶,

蜜水为丸米饮下, 血结气滞可通调。

本方由柏子仁、杏仁、桃仁、松子仁、陈皮、郁李仁等六味药组成,并炼蜜为丸。 功能 活血调气润肠通便; 主治 津枯肠燥或老年体虚人的便秘。

10、更衣丸

更衣丸治大便难,?芦荟朱砂滴酒丸

肝经火旺肠道结, 泻热通幽仗苦寒。

更衣丸由芦荟、朱砂二味药组成。古人入厕必更换衣服,故更衣即通便之意。本方有泻火通便之 功能 ; 主治 肝经火旺、心烦易怒、大便不通。

11、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 泽泻升麻枳壳从,

便结体虚难下夺, 寓通于补法堪宗。

本方由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等六味药组成。 功能 温润通便; 主治 腰酸背冷、大便不通之症。

攻补兼施

12、黄龙汤

黄龙汤即大承气, 加入参归甘桔比。

生姜红枣同煎服, 攻补兼施通便秘。

本方由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壳、厚朴)加人参、当归、甘草、桔梗、生姜、红枣等药组成。 功能 扶正攻下; 主治 气血亏虚,大便燥结之症。

13、增液承气汤(附:承气养营汤)

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

热结津枯大便秘,增水行舟润下功;

承气养营生地黄,当归白芍知母从,

结合攻下小承气,肠润津回秘结松。

增水行舟,舟即船,船走不动,有因水少所致,增加水量,船自能行。

本方由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等五味药组成。 功能 增液通便。 主治 热结津枯之大便秘结,乃增水行舟之法。

承气养营汤 由生地、当归、白芍、知母、大黄、枳壳、厚朴等七味药组成, 主治 阴血虚少、胃热亢盛之大便秘结。

化湿通便

14、宣清导浊汤

湿闭宣清导浊汤,蚕砂化浊通清阳,

皂角辛走上下窍,化气二苓寒水尝。

本方由蚕砂、皂角、猪苓、茯苓、寒水石等五味药组成。 功能 宣清导浊; 主治 湿邪上闭清阳、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通之症。

关于“新编中药歌诀〈一〉学中医入门必读之书:”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yule/202507-8797.html

(12)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7月28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7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新编中药歌诀〈一〉学中医入门必读之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编中药歌诀〈一〉学中医入门必读之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 hzjyqz
    用户072810 2025年07月28日

    文章不错《新编中药歌诀〈一〉学中医入门必读之书:》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