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十大高手的燕子李三

网上有关“晚清十大高手的燕子李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晚清十大高手的燕子李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燕子李三(李云龙),1837年生,河北沧州献县人。清朝末年中国正处乱世,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但这也为江湖好汉和武林高人纵横天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侠义英雄的传说。而盗侠 “燕子李三”,无疑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传奇飞贼。现在几乎成了,一个品牌。

要了解“燕子李三”,首先必须弄清一个问题:燕子李三有不同的版本,各有各的传说。也就是说,在那个历史年代,曾经有好几个人用过燕子李三的名号。而民间和官府又将各种无头盗案归结到其名号上,同时一些高来高去的飞贼也自夸是燕子。那么到底谁第一个用了“燕子”绰号,谁才是最原始的“燕子李三”呢?

据史书文献资料记载,最老的燕子李三是河北献县人。绰号“燕子李三”,本名李云龙,乳名唤作“小龙儿”。因李云龙兄弟较多,而其排行第三,又有“燕子”的绰号,所以又称“燕子李三”。

《献县志》、《献县四十八村乡土教材》中都有关于“燕子李'的记载。且其后人都还健在轻功亦有传人。献县李二辉已将“燕子李三轻功”申请备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发表《关于近代武林人物燕子李三的几个版本考》的学术论文。并多次被媒体采访报道。

2014年11月李二辉出版个人专著《盗侠燕子第三及其轻功揭秘》

2014年12月”燕子李三轻功“正式列入沧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三,便于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当一个燕子李三被官府擒杀后,往往在其它地区又出现了自称或被讹传的“李三犯案”。所以严格来说,燕子李三已经成了当时活跃在北方平津冀鲁地区的许多飞贼共用的代名词。

涿州的李景华不会有传说中的“燕子三抄水”的轻功,不能在水面上点水而行。但他的武功确实非同小可。这可以从他的作案对象中看出。他的作案对象不是小家小户,而是深宅大院、高墙阻隔、护卫森严的富家大户。在这些地方,他能够来去自如,这不能不说他有超常的手段。他可以头朝下,借助一些工具,身子像壁虎一样紧贴墙壁往上爬;也可以将系有长绳的铁爪抛于高墙或树枝之上,然后攀着绳子爬上去:还可以用脚蹬墙,借劲使力,巧妙地越过障碍;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撬开各种锁子……

李景华一直在平津一带活动,曾在北平右安门外关厢居住。因身怀绝艺,再加上作案前周密细致地摸底,并配有特制的药水等,李景华很少失手,作案无数。曾到临时执政段祺瑞的府邸行窃,还偷过国务总理潘复、执政秘书长梁鸿志、爱新觉罗瑞仲家等人的财物,所以,名声越来越响,轰动一时。每次作案后,为显示自己艺高胆大,燕子李三还故意戏耍权贵,仿效传奇小说中诸如花蝴蝶、白菊花等大盗的做法,把一只用白纸叠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显示自己明人不做暗事。据说“燕子李三”的绰号便由此传遍民间。

当时时局十分混乱,当权者即为国之巨蠹,为富者往往不仁。因此,老百姓对于专偷富人的李景华倒有一份亲切感,把他看做梁山好汉时迁一样的人物。李景华有时候也将偷窃的部分财物分给百姓,受到百姓的称颂。有报纸就曾这样报道:燕子李三“得赃数千元之巨,初冬往游城隍庙,见附近居民以贫苦者太多,遂起怜悯之心,每人一元或二元,任意施舍,遂为侦缉队注意,跟踪逮捕”。

燕子李三的人物介绍

随着有关燕子李三的小说、**、电视剧相继问世,一个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城的侠盗形象,深入人心。经过艺术手段加工的李三,身怀绝技,武功高强。不但飞檐走壁如履平地,还能自如出入戒备森严的豪宅大院,来无影,去无踪,**富家钱财犹如探囊取物,根本无视那些守宅护院的家丁保镖。

即便偶然间被发现,也能毫发无伤地全身而退。更为甚者,影视中的李三,不仅是一个劫富济贫的好汉,而且还是一名抗日志士,是人们心目中的侠盗。其形象高大伟岸,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充满着传奇色彩。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和艺术人物李三有何区别呢?真实的“燕子李三”有多个版本,有人说他是河北保定的李景华,也有人说他是山东禹城的李圣武,还有人说他是河北沧州的李云龙。但最为史学界所公认的,应该是李景华。李景华出生于1895年。幼年丧父后,随叔父流落到素有武术之乡的沧州地区。生活无以为继的李景华,以干杂活为条件,拜在当地一些武师名下,学到了一些粗浅的武功招式。由于李景华瘦小干枯,上房爬树却灵巧迅捷。

因此,武师们便着重教给了他一些攀爬和奔跑之术。这让李景华受益匪浅,其**越脊的功夫,也大为长进,一般人很难望其项背。由于贫困,此时的李景华可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为了生存,他利用自己学到的一些本事开始小偷小摸,经常在半夜时分潜入有钱人府邸,**财物。18岁时,李景华随着一个江湖戏班进入河南洛阳,开始了在全国各地巡回卖艺的生活。但戏班里,会经常莫名其妙地丢失财物,有人公开指责是李景华所为。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李景华主动离开了戏班,由此正式开启了他的盗窃生涯。在此期间,他偷盗了几家有钱人,还窃取了洛阳警备司令的左轮手枪,受到官府通缉。无奈之下,李景华只好隐姓埋名,潜伏在少林寺继续习武,这让他的所谓轻功更趋娴熟,偷盗本领也增强了不少。离开少林寺后,李景华流窜到了平津一带,继续干起了偷盗营生。

所谓“术业有专攻”。李景华在偷盗上,还确实是有一些功夫的。他可以头朝下,身体紧贴墙壁,借助特制工具,像壁虎一样在墙上移动;也可以利用绳索或铁爪,轻松地攀爬上高耸的围墙和树木;还擅长利用一些天然的物体,如墙壁、树木等,借力翻越屋脊或围墙。当然,李景华还擅长开启各种不同种类的锁。李景华偷盗时有两个特点:一是只偷大户,从不骚扰贫苦百姓。

二是每次得手后,他总是要在现场留下一些标记。有时是“燕子李三”的字条,有时又是一只用纸叠成的燕子。渐渐地,“燕子李三”的名头,越来越响。李景华做过一些大案,“光顾”的名人也很多,包括大名鼎鼎的段祺瑞,国务总理潘复以及军阀张宗昌等人。李景华偷盗所得的大部分财物 都用于自己挥霍。所谓的“劫富济贫”,纯粹是传说。他的钱财多半用在妓女身上和吸食鸦片上,接济贫苦百姓几乎没有。即便有过几次,也只是他随意处置赃物的一种方式,并非有意为之。

1934年春天,李景华被北平警方抓获,送进感化所。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感化所的巡官史海山,两人一见如故,在感化所里秘密地结拜为兄弟。在史海山的掩护下,李景华白天呆在感化所里,晚上偷偷溜出来作案。因此,在李景华被关在感化所的在那段时间里,北平城里居然还频现“燕子李三”的作案现场。百姓由此相信,又一个李三出现了。当然,每次李景华“凯旋”后,自会给史海山奉上一大堆赃物。

1934年8月的一天晚上,李景华尾随听戏回家的丽华绸缎庄经理潘国英,悄悄潜入潘的住所,藏身于杂物间。待夜深人静之际,李景华乘潘家人都进入梦乡后,偷偷地溜了出来,直奔潘国英的内室,盗窃了众多贵重物品。同样,李景华也分了一部分赃物给他的合作者史海山。但是,史海山在处理赃物时,被警方发现,于是被捕入狱。李景华获悉情况后,为了打探消息,当夜就爬到了警方审讯史海山的房顶,偷听审讯过程。不料中途鸦片烟瘾发作,非常难受,不慎弄出了声响,被警方当场抓获。

1935年1月,北平地方法院以“强盗罪”判处李景华12年徒刑,李景华不服判决,上诉到高院。但还没等到高院复审,李景华就因肺痨发作,于1936年1月死在了看守所里,时年40岁。因此,历史上真实的“燕子李三”和传说相去甚远,他其实就是一个惯偷,和侠盗、抗日英雄等根本沾不上边。只不过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后来艺术的需要,才将李三刻画成了传奇英雄。而且越传越神乎,以致演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正义形象。(

参考资料:

《燕子李三》)

《燕子李三》人物原型是什么?

河北沧州燕子李三

历史上真正的燕子李三是沧州人,系沧州献县城西临河乡东镇村人,其第五代李书振先生于2013年去世,其第六代李连洲、第七代孙、第八代孙都健在,李家可谓人丁兴旺,献县及周边所有老人都知道此事。由县志办公室编纂的《献县志》、

《四十八村乡土教材》也有“镇上出了个燕子李”的记载。在临河乡东镇上村更有许多关于燕子李三的奇闻异事。

燕子李本名李云龙,乳名唤作“小龙儿”。献县东镇上村人。大约1837年出生。擅长轻功飞檐走壁。“燕子李”李云龙就是最老版的燕子李三,也是就真正的燕子李三。他当年活跃于京津冀及东北地区,侠名远播,在老家更是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不息。

下面我们把燕子李三(李云龙)的家族谱系进行梳理:

燕子李三(李云龙)传子李聚坤

李聚坤子李少文、李少春

李少文、李少春传李德才李义刚

李德才李义刚传李书振

李书振传子李营州、李连州、李全州李营州、李连州、李全州传李亚威、李海威、李高威、李兵威李亚威、李海威、李高威、李兵威传李天霖、李佳昊、李仔帅、李仔奥、李子硕至今已历八代,李家人丁兴旺。

献县地方志办公室出版的《农村乡土教材》等地方志书中都曾提及“镇上燕子李”东镇上村位于河北省献县“四十八村”西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它是献县苦难和贫穷的代名词。 地处滹沱河北大堤以南,滏阳河以西,滏阳河与滹沱河汇流的夹角地带,关于“四十八村”的情况,有一首民谣作了概括地说明。 而这里面正提及了“燕子李”。

2013年5月沧州晚报对李二辉进行专题报道

2013年8月沧州日报对李二辉进行专题报道

2013年9月李二辉申报“献县轻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备注

2013年10月李二辉在《中华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关于近代武林人物燕子李三的几个版本考》2014年11月李二辉个人专著《盗侠燕子李三及其轻功揭秘》一书由北京图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4年12月献县”献县轻功“正式列入沧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要了解“燕子李三”,首先必须弄清一个

问题:燕子李三有不同的版本,各有各的传说。也就是说,在那个历史年代,曾经有好几个燕子李三,并非只是一人。而民间和官府又将各种无头盗案归结到其名号上,同时一些高来高去的飞贼也自夸是燕子李三,便于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当一个燕子李三被官府擒杀后,往往在其他地区又出现了自称或被讹传的“李三犯案”。所以严格来说,燕子李三已经成了当时活跃在北方平津冀鲁地区的许多飞贼共用的代名词。

由于年代久远、未有记录、史料缺失等原因,如今已经很难把所有的“燕子李三”的事迹都告知世人。只能把最有名的,或留下可信的办案卷宗及民间传闻颇广的几个所谓的“燕子李三”的生平列出。

河北保定李景华

所谓真实李三,也就是史学界公认的燕子李三,即李景华。1895年,李景华生于河北涿州,幼时随叔父流落到沧州。沧州习武之人众多,他也跟着拜师习武,爬墙上树易如反掌,非一般人所能比。据其辩护律师蔡礼回忆:“沧州人练武的多,他在那儿学了点武艺。十八九岁时,跟着沧州一个走江湖的班子到河南洛阳卖艺。在洛阳时,班子住所里丢了东西,人家怀疑他,就把他赶出去了。他在洛阳人地两生,没有着落,便靠偷盗生活。”一次,他见洛阳警备司令白坚武横行霸道,非常气愤,便在夜里偷偷摸进白家,将其随身佩戴的左轮手枪偷走,用武装带把手枪吊在他家后花园,留下一张纸条,上书“‘燕子李三'到此一游”。这令白坚武十分恼恨,可又怕事情传出去有伤自己脸面,就没有大动干戈。之后,李景华又在当地偷窃过几家豪门,引起了当地上层社会名流的愤恨,当局到处抓捕他。李景华为了逃避追捕,隐姓埋名去了少林寺。

从少林寺出来后,李景华流窜到平津一带活动。他作案有两个特点:一是专偷豪门富户,从不骚扰贫苦百姓;二是作案后总要留点痕迹,如仿效小说中花蝴蝶、白菊花等大盗的做法,把一只用白纸叠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或留下写有“燕子李三”字样的纸条,以表明明人不做暗事,好汉做事好汉当。这更使得他声名大噪,“燕子李三”的绰号由此得来。

李景华偷盗的都是高门大户,就连当时临时执政段祺瑞在北平吉兆胡同东口的宅第、国务总理潘复以及大军阀张宗昌、褚玉璞等人的财物,他都偷盗过。其所偷财物有时会分给穷人,但绝大部分被他吃喝嫖赌吸大烟挥霍掉了。1934年,李景华再次被抓捕后关进北平感化所。见感化所的狱卒薪俸微薄,他就出了一个主意,让狱卒们晚上将他放出去,作案后他再返回来,所窃之物由他们分发。后来,他还和感化所巡官史海山成了拜把兄弟。于是,李景华白天回来睡觉,晚上出去行窃,有恃无恐地作了许多案子。但他信守诺言,作案后必定及时返回,给史海山等人带来不少的“好处”。8月的一个晚上,西单丽华绸缎庄的经理潘国英去哈尔飞剧场听戏,李景华在散场时,跟踪他坐的人力车到了西单二条的住宅内,偷了不少高档绸缎和衣物。不久,史海山拿着一件李景华给他的高档毛背心去洗染店,店主发现这是潘宅丢的,马上报告了潘国英。原来,潘国英失窃后除告知警方外,还通知了有关的各家商铺,请他们务必留心。侦缉队将史海山和其他一些接受赃物的人抓起来,关在前门外鹞儿胡同的侦缉队总部审讯。李景华得知这个消息后躲在审讯大厅的屋顶上偷听,被侦缉队发现捕获。

1934年12月9日《京报》报道:“法院看守所深恐其再行逃脱,故为防范计,特令李三佩带木狗刑具,以示严防。”“木狗”又称“木狗子”,是旧时木制刑具的一种,把它装于犯人两腿间,使之不得自由伸缩离合。这是一种原始、野蛮、惨无人道的刑具。

1935年1月,北平地方法院审理“燕子李三”盗窃一案。后几经波折,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法院认定李景华有“强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李景华不服判决,提出上诉。时任北平律师工会副会长的蔡礼先生为李景华免费辩护时认为,“判12年徒刑过重”,“即使从重判处也不过8年”。可是,尚未等到最高法院回复,1936年1月9日,李景华因长期吸食鸦片造成的肺痨发作而病死在北平看守所,时年40岁。

为了增强本领,李景华曾师从田盘山万松寺师父石敢当,及其同道师弟五台山法慧。法慧因见他从小在山区长大翻山越岭如履平地,除教他刀枪剑戟斧钺钩等十八般武艺外,又授他八步登空和燕子三抄水,传说神奇。在地面上上窜下跳,在水面上可贴水面跳跃,宛如燕子掠水疾飞,因此在师兄中得名燕子李三。几年苦练,功夫大进。

当然李景华不会有传说中的“燕子三超水”的轻功,不能在水面上点水而行。但他的武功确实非同小可。这可以从他的作案对象中看出。他的作案对象不是小家小户,而是深宅大院、高墙阻隔、护卫森严的富家大户。在这些地方,他能够来去自如,这不能不说他有超常的手段。他可以头朝下,借助一些工具,身子像壁虎一样紧贴墙壁往上爬;也可以将系有长绳的铁爪抛于高墙或树枝之上,然后攀着绳子爬上去:还可以用脚蹬墙,借劲使力,巧妙地越过障碍;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撬开各种锁子……

李景华一直在平津一带活动,曾在北平右安门外关厢居住。因身怀绝艺,再加上作案前周密细致地摸底,并配有特制的药水等,李景华很少失手,作案无数。曾到临时执政段祺瑞的府邸行窃,还偷过国务总理潘复、执政秘书长梁鸿志、爱新觉罗瑞仲家等人的财物,所以,名声越来越响,轰动一时。每次作案后,为显示自己艺高胆大,燕子李三还故意戏耍权贵,仿效传奇小说中诸如花蝴蝶、白菊花等大盗的做法,把一只用白纸叠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显示自己明人不做暗事。据说“燕子李三”的绰号便由此传遍民间。

当时时局十分混乱,当权者即为国之巨蠹,为富者往往不仁。因此,老百姓对于专偷富人的李景华倒有一份亲切感,把他看做梁山好汉时迁一样的人物。李景华有时候也将偷窃的部分财物分给百姓,受到百姓的称颂。有报纸就曾这样报道:燕子李三“得赃数千元之巨,初冬往游城隍庙,见附近居民以贫苦者太多,遂起怜悯之心,每人一元或二元,任意施舍,遂为侦缉队注意,跟踪逮捕”。

据说李景华曾多次入狱,但凭借高超的武功,屡屡脱身。一说李景华并不会武术,且身体虚弱,但天生纵跳能力极强。

燕子李三是小偷,所以小偷绝对都有点恶习,比如嫖啊之类的,而燕子李三却让恶习害了命啊!燕子李三准备去偷一个军官的东西,东西很值钱,准备偷了卖了钱分一点给穷人,当时这个军官官位很大,所以院子也很大,不过军官派了人把院子围了个水泄不通,但是燕子李三的轻功绝对不是假的(不信,问你们老一辈的爷爷奶奶!民国时期)还是进去吧东西偷到手了,但是就在燕子李三跑的时候,有人发现了他,大军进行追捕,燕子李三一跃就飞上了别人家的房顶(3M多高吧)就在要跑的时候人马把房子围了起来(不过,以燕子李三的轻功绝对可以跑掉)但是就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李三致命的恶习犯了(鸦片烟瘾发了)要知道这烟瘾发了不得了,就跟羊癫疯一样抽搐!于是大军抓捕了他,防止李三逃跑,把他的脚手全用重犯的枷锁拷了起来。判刑20年!

但是平民百姓都知道燕子李三只偷富贵人家,还分钱给百姓,于是就请了一个律师帮李三打官司!那时候的律法最多3到8年,而燕子李三判刑20年,所以就在官司打赢的时候燕子李三死了!不是打死的,更不是枪毙,鸦片烟瘾犯了,很久没抽了,在牢房猝死了 。(轻功绝对是真的,但不是武侠里面可以飞的那种,可以飞檐走壁,跳得比常人高,)

天津蓟县李芬

李芬是在自己的出生地颐养天年而终,当时驻扎在那里的大军阀--吴佩孚久仰其大名,带领军队将其发送,玻璃灵棚,长达百米。浩浩荡荡的出殡的队伍为了表示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出殡的队伍抬着棺椁在离墓地大约1.5华里的距离上前进一步后退三步,棺椁不落地的情况下,队伍整整走了七天七夜,在当地轰动一时。50年代破四旧挖祖坟及后来文革的时候,李芬的墓地还受到当地人的保护。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他的墓地被其分田承包的人挖掘铲平,据当地人讲“在楠木的棺椁中,李芬的尸骨下面铺垫大约有半棺椁的铜钱,经过日月的侵蚀,它们已经变成了巨大的一个整沱。挖掘者将铜钱当成废铜卖掉。如今李芬的后人还生活在天津蓟县上仓镇的程家庄里面,村里的贤人义士为了纪念先人而再次修碑立撰,告知后人。

山东燕子李圣五

作案

李圣五其人品性恶劣,不走正道,以偷盗嫖娼为乐。他离开五台山以后,于1936年开始在济南作案。曾潜入当时省主席韩复榘所办公的省府行窃,正巧被韩复榘当场撞见。李圣五运用轻功,在重重卫兵的追捕下轻松跃墙逃脱。因行踪败露后被擒获,但李圣五乘看守疏忽,运用道家内功之“脱骨术”卸脱捆绑身体的绳索,再次逃脱。从此,“李燕子”在黑白两道及民间声名鹊起。

日本侵华占领济南以后,李圣五于1939年再次在泉城作案并犯下命案,遭日占领当局及伪警察局缉拿。通过利诱他人做伪证及威胁伪警察高层,李圣五摆脱了嫌疑,从此更是在济南站稳脚跟,大肆作案甚至公开抢劫。因为罪行累累,民怨颇大,日本占领当局曾再次立案侦查。由于买通了日伪汉奸,李圣五又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但其怀恨在心,于1945年潜入日本宪兵司令部行窃。所幸不久以后日本投降,李圣五再次逃脱缉拿。

抗战结束后,李圣五恶习不改,还曾盗窃过中共地下交通站,终于遭多方记恨。但其凭借高超的轻功,仍屡次逃过缉拿。1948年中共占领济南以后,市局将缉捕李圣五列为工作重心之一。李圣五不思退隐,反而顶风作案并犯下命案,终为公安人员所获。但其竟然在被押解路上再次依靠内功挣脱绳索并开枪拒捕,后运用轻功,利用街道上人流掩护顺利逃脱。当时,此事惊动了公安部,济南市局受到上级批判,并被勒令限期破案。

被捕

1949年,李圣五潜伏在江苏徐州与一歌伎姘居。有关部门获悉此事,组织力量缉拿。将李圣五堵在屋内,使其无法施展轻功,终被擒获。同年10月,李圣五在济南被执行枪决。其人有证可查的盗案共35起,杀人10名。

评价:据传李圣五早年学习道家正宗,轻功及内功修为很高。若一心修道应能得善果,若本分入世做人也会成为一代武林大家。但其生性阴险狠毒,顽劣不羁,害人终害己。即便逃脱缉拿,也定遭天谴。

电视连续剧《燕子李三》中的反面主角“李云龙”的塑造,很大部分便是参考李圣五之事迹。

燕子李三的原型在民间传说中有多个:

一个是河北省保定市涿州的“燕子李三”,原名叫李景华,幼随叔父落户沧州由于他有时把偷来的东西分给穷人一些,算是个义盗;一个是山东禹城的李圣武,此人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盗,后被枪决。但年代最早的是河北省沧州市的李云龙。李云龙1837年出生,在家排行老三,最早使用“燕子”的绰号。

人物介绍

河北沧州燕子李三

历史上真正的燕子李三是沧州人,系沧州献县城西临河乡东镇村人,其第五代李书振先生于2013年去世,其第六代李连洲、第七代孙、第八代孙都健在,李家可谓人丁兴旺,献县及周边所有老人都知道此事。由县志办公室编纂的《献县志》。

《四十八村乡土教材》也有“镇上出了个燕子李”的记载。在临河乡东镇上村更有许多关于燕子李三的奇闻异事。

燕子李本名李云龙,乳名唤作“小龙儿”。献县东镇上村人。大约1837年出生。擅长轻功飞檐走壁。“燕子李”李云龙就是最老版的燕子李三,也是就真正的燕子李三。

他当年活跃于京津冀及东北地区,侠名远播,在老家更是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不息。

关于“晚清十大高手的燕子李三”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yule/202508-12748.html

(2)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8月08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8月0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晚清十大高手的燕子李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晚清十大高手的燕子李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燕子李...

  • hzjyqz
    用户080812 2025年08月08日

    文章不错《晚清十大高手的燕子李三》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