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

网上有关“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据统计,中国每年产生超过4亿吨生活垃圾。如果算上建筑垃圾,这个数字将超过30亿吨。建筑垃圾是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建筑物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的总称,目前也是我国城市单一品种排放数量最大、最集中的固体垃圾。

在建筑垃圾治理体系中,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修订后的《固废法》要求政府制定包括源头减量在内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后,住建部很快在《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了“2020年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的近期工作目标,并围绕施工现场这一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的主战场制定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指导手册(试行)》(下简称《手册》)。

结合2018年以来的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经验,新政围绕存量治理与增量控制双管齐下,旨在有效减少工程全寿命期的建筑垃圾排放。

1、建筑垃圾存量治理

当前,我国存量建筑垃圾已达200余亿吨,建筑垃圾“围城”、“堆山”、“填河”等现象愈演愈烈。对占用公共用地、影响城市环境的存量建筑垃圾进行消纳治理,是建筑垃圾减量化的当务之急。

消纳治理即确保建筑垃圾被倾倒至指定场所,而非倾倒、抛撒或堆放于其他场所。相应的,《手册》从施工现场端予以了规范:出场建筑垃圾应运往符合要求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或消纳场所。针对消纳治理基础设施状况,修订后的《固废法》也要求政府做好消纳设施和场所布局及建设工作。此外,地方政策还因地制宜设置了弹性要求,如《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明确:对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现存的渣土堆,短期内不能清理的,各地应在安全加固、地形整理基础上进行绿化。

在加快建筑垃圾消纳治理的同时,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开发和再利用体系也是存量治理的路径之一。建筑垃圾并非“一无是处”,其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可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如砖、瓦可重复使用,且废砖、碎瓦可作为再生骨料。

为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意见》明确:施工单位应充分利用混凝土、钢筋、模板、珍珠岩保温材料等余料,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加工制作成各类工程材料,实行循环利用。事实上,施工单位在地形整理、工程填垫等环节合理利用建筑垃圾,能够直接实现就地减量。当然,《意见》也对不具备就地利用条件的施工现场做出规定,要求其按规定及时转运到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进行资源化处置和再利用。

2、建筑垃圾增量控制

为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意见》要求各参建主体积极开展绿色策划、实施绿色设计、推广绿色施工,在工程建设全周期控制建筑垃圾增量。

绿色策划即在项目构成和总体设想中推动建筑垃圾增量控制常态化。从建造方式看,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以及全装修交付等建设方式的应用能够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也是建筑行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从建造用材看,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和施工周转工具能够提高建材利用效率,是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的长远选择。另外,为减少因施工质量、“错漏碰缺”等原因造成的返工而浪费建筑材料、产生建筑垃圾,《意见》还鼓励建设单位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并创新组织模式加强设计与施工的深度协同。

绿色设计即在工程设计中为建筑垃圾增量控制提供体系化依据。《意见》一方面要求设计单位推进功能模块和部品构件标准化,通过细节的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模块化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拆改、变更产生建筑垃圾;另一方面要求设计单位深化设计,保证设计深度满足施工需要,减少施工过程设计变更。

绿色施工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建筑垃圾增量控制落到实处。为落实各方建筑垃圾减量化责任,《意见》要求施工单位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源头减量措施包括设计深化、施工组织优化、永临结合、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重复利用、施工过程管控等)、分类收集与存放、就地处置、排放控制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也引导各参建主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措施,应用技术力量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其中,围绕《意见》提出的“鼓励以末端处置为导向对建筑垃圾进行细化分类”,《手册》也制定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存放细则,这也将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以及垃圾分类提供助力。另外,《手册》还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的编制、源头减量、就地处置、排放控制等维度进行了部署。

存量治理与增量控制齐头并进,方能够做好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促进绿色建造和建筑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建筑垃圾治理体系也应加紧完善:通过在建筑垃圾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处置管理全周期落实建筑垃圾减量化,我国建筑垃圾治理能力才能得到整体提升,建筑业也将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新版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速查手册的目录

一说到公路路基,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一般公路路基手册基本概况?公路路基施工注意事项?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公路路基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中达咨询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的公路路基相关内容,

公路路基是一种线形结构物,具有路线长,与大自然接面广的特点,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当地自然条件所决定。因此深入调查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掌握有关自然因素的自然规律及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因地制宜地采用技术措施,以达到正确进行路基施工和养护的目的。

公路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气候、水文与水文地质、地质条件、植物覆盖等。人为因素主要指荷载作用、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养护措施。此外还有沿线附近的人为设施如水库、排灌渠道、水田以及人为活动等。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公路路基的养护的主要内容怎么样:

1、路肩日常养护工作的要点:

⑴路肩沉陷、缺口:及时修补,恢复原貌,保证无沉陷、缺口,避免雨水和路面水冲刷边坡,造成边坡较大的破坏;对于高填方的路肩,要及时修补、加固。

⑵路肩与路面边缘之间产生裂缝:及时采用M7.5砂浆或其他材料填塞,以避免雨水渗入路基,造成边坡塌陷、滑动,路肩坍塌,损坏路基。公路养护网G60线K2087+200英武匝道、K2088+400—600上行等路段就出现了严重的路肩与路面边缘之间产生裂缝的现象,养护单位就采取了“先填塞高标号砂浆、再用沥青冷料修补”的处治措施,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⑶路肩横破不够,影响排水:修整路肩横破以保证路面水的排放。

⑷路肩有泥浆、堆积物:及时清除各类杂物。

2、边坡日常养护工作的要点:

⑴雨水冲刷形成冲沟:选择在雨水较少的季节,清除冲沟范围内的松土,并挖成台阶形,用粘结良好的土填筑压实,修整边坡与原来保持一致,其上可选择根系发达的植物进行防护。

⑵岩石风化严重:清除风化层至密实表面,用抹面或喷浆进行防护;对于风化严重的页岩边坡,视坡度情况,可选用砼空心构件,在空心内填上种植土,进行植物防护,这样既可防止坡面风化,又美化环境。

⑶边坡坍塌:及时清除坍方,若清除后的边坡是稳定的,可用原设计方案重新施工,或用其他坡面防护措施处理。如果边坡仍有可能坍塌,一定要改用支挡结构物进行修补。G60线K2105+800段刘官匝道拱形护坡严重垮塌,形成极大安全隐患,建议营运管理单位采取“先清坡减载,将垮塌的土石方全部清除,增设长度为25m、斜高为8m、厚度为0.6m、坡度为1:0.5的二级拱形护坡,并在拱形护坡顶部增设0.5×0.5m截水沟,对沟帮、沟底进行勾缝和抹面处理,对截水沟周围有裂缝的土体进行高标号砂浆抹面处理,防止雨水渗入护坡和土体内”的处治措施,同样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排水设施日常养护工作要点:

⑴地面排水设施:定期全面清除边沟、泄水槽、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井和急流槽的杂物、泥土、杂草,保证排水畅通,沟内无积水;对于损坏的排水设施应及时维修,特别是边沟沟底破坏应及时修补,防止边沟水长期侵蚀路基及其他支挡结构物基础,造成更大的危害。

⑵地下排水设施:借助工程竣工图,掌握地下排水设施的准确位置,并经常观察其排水功能是否完好;对于淤塞严重的排水设施,一定要进行疏通或重做,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关于“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lan/202507-6271.html

(10)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7月24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7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据统计,中...

  • hzjyqz
    用户072401 2025年07月24日

    文章不错《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