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朐山在哪

网上有关“临朐朐山在哪”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临朐朐山在哪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南麻临朐战役中的临朐战斗

陈粟指挥的华野二,六,七,九纵在1947年7月21日撤出南麻战斗后,于24日黄昏发起围歼李弥整8师的临朐战斗。临朐位于鲁中渤海两区中间的咽喉要道,位置相当重要,所以粟裕不顾南麻战斗伤亡和豪雨遍地涨水的不利条件,决心打临朐。

李弥的整8师战前驻于潍县。整11师在南麻被围攻后,蒋介石陈诚迭电严命整8师南援。李弥率整8师主力六个团离开潍县南下,但行动相当拖沓。华野于21日停止围攻南麻而向临朐方向移动。国军空军侦明这一情况后,蒋介石于22日命李弥率部占领上下五井,蒋庄一线山口,堵住北上的华野部队,以求和在华野背后的国军在山区内合围歼灭华野部队。这时整8师尚在临朐东北的郑母,龙岗。李弥受到命令后,于23日率师部和3个团于中午进入临朐县城,其余3个团移动到靠近临朐城东和东北方向的一些高地。在进入临朐后,城内的3个团并未大力构筑工事,因为按蒋介石的命令,整8师还要继续南下去上下五井,蒋庄。

整8师这个部队于1945年11月到山东后,已和解放军,特别是胶东军区部队多次交手,有一些战斗规模还不小。整8师在这些战斗中吃了一些亏,未表现出有特别强劲的战斗力,而因此可能造成华野对其有些过于轻视。

粟裕于23日发出攻击临朐的作战命令。战斗部署以二纵四师配属七纵二十师两个团在南临公路正面担任阻击。以九纵二十五师攻击北关,以九纵二十六师和二纵五师攻击城西侧,以二纵六师攻击南关,以六纵(配属鲁中军区警四团,警六团),九纵二十七师,渤海军区三个团(特一团,特二团,两广纵队教导支队一团),先攻占城东和东北方向高地,以切断临朐向昌乐,潍县的道路,然后一部加入攻城,一部向潍县方向防御整编第八师留在潍县部队可能的增援。七纵二十一师在铜陵关,大诸葛协防二纵四师的左侧翼,十九师在南流为预备队。特纵炮二团27门三八式野炮配属二纵攻城,榴炮团一个连配属九纵攻城。粟裕司令部在城西南大辛庄。

整8师的防御部署以103旅的307团(团长陈一匡)和师独立旅1团(团长石建中)防守北关,308团(团长曾元三)主力防守城西和南关,308团3营(营长张德崇)防守城东南的要点朐山。309团(团长裘建中),166旅496团(团长陈志刚),497团(团长李彬甫)防守城东和东北高地。整8师的42旅(即原荣誉第1师)在济南未归建。整8师166旅的498团,师输送团,独立旅主力,和部分师旅直属炮兵,工兵,输送部队留在潍县。

战斗于24日黄昏开始,李弥在听到城西北的枪声后急命各部赶筑工事。六纵和九纵部队攻克了城东北和东面的粟山,盘龙山等高地,歼灭309团1营和2营,俘虏2营营长黄开崇。309团1营营长周兴从粟山向东北方向逃出被166旅收容,被李弥下令枪决。

309团3营于25日白天撤入城内接替308团的南关防务。24日和25夜166旅两个团在窦家凹一带高地防守未动摇,但由于城内防守吃紧,166旅奉李弥命令于26日上午撤入城内增援北关防守。这样在城东向的据点,只剩下308团3营防守的位于城东南的朐山,经七纵和后来六纵部队先后多次攻击始终未被攻克。李弥为确保朐山,特别变换指挥位置到东城墙边,并在东城上构筑隐蔽观察所以炮兵火力密切支援朐山守军。在27日弥河涨水无法徒涉后,李弥命令以汽车轮胎扎成筏子,用汽车绞盘钢索系住向朐山守军运补粮弹。朐山俯瞰城内,火力可以控制全城活动。华野未能攻克朐山对攻城成败影响很大。

二纵六师对南关的攻击,七天内反复争夺,往往是夜间打进去,白天被反出来,被夺去师炮兵营的九四式山炮一门,到30日最后占领全关大部房屋,只剩一所房屋未能攻下。

二纵五师在25日夜西门南侧成功突入十四团七个连四百多人,但突破口未能控制被封闭。后续的六师十六团也未能再突破。突入的十四团部队弹尽后全部损失,副团长宋延年牺牲,二百余人被俘。

北关二十五师突入北关较顺利,但发展困难。二十六师先在城西攻击不利,随后也转到北关内,最后九纵占领北关约三分之二。

六纵十八师27日奉命从城东过弥河加入攻城战斗,但因弥河大水,很多人被冲走,最后绕到上游过河,29日在城西南加入了总攻,未能突破。

28日整8师留守潍县的独立旅代旅长周开成带独5团,498团,2个保安团和部分炮兵从潍县出援临朐,30日赶到临朐外围,还未及向龙岗高地发起攻击就因整21军军长夏楚中在潍县告急回援潍县。30日夜,华野攻城部队撤出攻击战斗。整8师各部出城搜索追击一下,在城西捡到一些陷在泥中的汽车和火炮。8月1日,国军援兵整9师,整64师,整25师到达城下。二纵四师的阻击战斗相当成功,利用有利的山地地形层层阻击,完成了要求的阻击天数。

临朐战斗整8师损失约四千余人,被俘约五百多人,主要是309团1营和2营的。增援部队整8师,整64师,整25师伤亡约千人。华野损失包括阻援战斗在内约一万一千人,被俘约五百人,主要是二纵五师十四团的,七纵十九师五十六团26日拂晓在朐山被反击被俘两个连,和二纵四师十二团在金葫芦顶被整64师156旅468团攻占时所俘50余人,南北关战斗也有少部被俘。

临朐战斗华野战斗序列:

司令员陈毅

副司令员粟裕

二纵韦国清

六纵王必成(配属鲁中军区警四团,警六团)

七纵成钧

九纵许世友

特纵陈锐霆

渤海军区3个团(特务一团,特务二团,两广纵队教导支队一团)廖容标

临朐战斗国军战斗序列:

整21军夏楚中

整8师李弥

第1兵团范汉杰

整9师王凌云

整25师黄百韬

整64师黄国梁

Ⅲ-大别-苏鲁新元古代磷成矿带(大别-苏鲁新元古代大陆边缘沉积磷矿床成矿系列)

朐山书院qu shan shu yuan 。

朐山书院,始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是海州悠久人文历史的有力见证,2016年复建,2021年10月31日上午,朐山书院新址启用暨东南大学中国画研究院朐山书院创研基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连云港创研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朐山书院正式走进港城百姓生活。

初临此处,绿树掩映、重峦叠嶂、小桥流水、暖风习习,竟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艳感。恰逢小憩,好友相约,带上几只帐篷、少许甜食,于大冠树下的草地,支棱起游戏快活的惬意。或沿“古道”,一踱一行之间,感受文化浸染,享受心灵宁静。

书院位于锦屏山山脉之一的蜘蛛山南麓,七幢深灰色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近前看,亭台楼阁,飞檐翘角,相互独立,又浑然天成,这是典型的沉浸中华传统文化的仿古建筑群,崇厚高大的建筑台基,宛如巨人坚实有力的双足,承托着古色古香的高大建筑。细雨蒙蒙,不时有雨水从屋檐滚落,像古代计时的滴漏响个不停。

屋脊如大鹏展翅,呈翼展造型,“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这些远古诗文形象地描述了东方建筑的意境之美。几只灰白喜鹊立在翘角处,仿佛雨中的喜鹊登枝,与恢宏的建筑融为一体。

进得室内,或是陈列着与书院有关的历代名人事迹,或是摆放着当地剪纸、书画等非遗传统技艺……曲径通幽,让人流连忘返。

大别山西邻秦岭,东接郯庐断裂,是一条复合造山带。研究表明郯庐断裂东侧的苏鲁地区原为大别山的东延部分。大别-苏鲁地区是我国出露面积最大的古老变质地块(许志琴等,1997)。大别造山带南部(常称为南大别)的宿松群、红安群、肥东群和苏鲁地区的海州群为含磷岩系。

大别造山带中的宿松群,指分布于宿松西北二郎河一带,呈NW向延伸的含磷片岩系。宿松群大致可分为两种岩性组合:第一种岩石组合是双峰式,但以酸性为主的变质火山岩建造,主要岩性为白云钠长片岩、钠长浅粒岩、石英岩、斜长角闪岩、绿片岩;第二种岩石组合是沉积变质的含磷岩系,主要岩性为白云石英片岩、白云质大理岩、磷灰岩,大理岩中有石墨片岩、褐铁矿和滑石片岩等夹层。因此,宿松群实际上是由火山岩-大理岩-碎屑岩-含磷岩系组合所组成的一套火山沉积变质建造。第一种岩石组合中的基性岩组分的原岩为大陆碱性玄武岩,它们可能是裂谷初期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的产物;第二种岩石组合的构造背景是浅海台地相、含磷陆源碎屑沉积建造,是稳定环境下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徐树桐等,2002)。

与宿松群相当的层位,自西而东分布有红安群(湖北)、宿松群(安徽)、肥东群(安徽)和海州群(苏北),这些地层中均赋存磷矿床。其中,湖北省分布有松阳磷矿、黄麦岭磷矿、四方山磷矿,安徽省分布有宿松磷矿、高尖磷矿、南冲磷矿、大横山磷矿,苏北分布有新浦磷矿、锦屏磷矿等,构成大别 苏鲁磷矿床密集区和大陆边缘沉积磷矿床成矿系列。

(一)矿床地质特征

本成矿带的矿床特征见表5-9。

表5-9 大别—苏鲁新元古代磷成矿带矿床地质特征

(二)矿床实例

1.锦屏(海州式)磷矿床

锦屏磷矿床位于江苏省北部,距连云港市南14km。

矿区位于苏鲁造山带南缘,郯庐断裂以东,淮阴响水口断裂西北侧的变质岩区。本区是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延部分。海州群含磷岩系不整合覆盖在东海杂岩之上,分布在锦屏—滥洪—洋河一线与响水—淮阴断裂之间。是一套形成于陆源陆棚海环境的碎屑-化学沉积岩。

区内北东、北北东向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较强烈,并经历了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和花岗岩化作用。其地层划分及含磷层序如下(表5-10):

表5-10 海州群地层划分及岩性特征

磷矿床赋存于海州群锦屏组含磷岩系中(图5-31),又称“海州式”磷矿。含矿层有上、下两段,下段为主要含矿层,厚150~400m。

图5-31 锦屏磷矿床地质图

(据张秋生等,1984)

1—钾质花岗岩;2—西里钾质花岗岩;3—眼球状片麻岩;4—含磷岩系;5—白云母片麻岩

锦屏磷矿床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南锦屏山区。朐山钾质花岗片麻岩在区内呈半完整的穹隆构造在区内构成倒转背斜的轴部,轴部倾没端为海州群锦屏组含磷岩系。磷矿区位于背斜两翼,分东山、西山矿区两部分。东山矿区出露含矿地层主要为锦屏含磷岩系上段,层序为:(含角闪)白云钠质变粒岩、含石榴子石二云变粒岩、(含磷)大理岩夹磷灰岩与灰绿色绿泥钙质云母片岩互层,底部为具白色斑点的灰绿色钙质云母片岩,二者构造接触。矿体长千余米,走向北东75°~45°,倾向东南,倾角50°。矿体透镜状,多层产出,矿层最厚30m,延伸一般至-350m,矿石为细粒磷灰岩,属中低品位。

西山矿区出露含矿地层主要为锦屏含磷岩系下段,层序为:暗绿色绿泥(云母)片岩夹白云质大理岩、磷灰岩、石英岩、石墨片岩和锰磷矿透镜体,底部为砾状白云石英片岩与朐山花岗片麻岩构造接触。矿体一般延长数百米,中部厚10~20m延伸至-400m尚未尖灭。矿体倾向北东,倾角30°~50°。矿石主要有细粒磷灰岩、锰磷矿、云母磷灰岩组成,品位中低。

共生矿产为锰矿,主要赋存在磷矿层浅部或磷矿中段的云母磷灰岩与锰磷矿层间,呈小透镜体,厚0.5~6m。矿物成分主要为硬锰矿,少量软锰矿。大多富集于 50m标高以上的氧化带中。在锦屏地区局部地段富含伴生组分铀,主要以分散状态存在于云母磷灰岩、含磷大理岩中,其次为大理岩、花岗片麻岩、云母片岩及白云母斜长片麻岩中。

樊金涛2001年提出:海州西部牛山花岗片麻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7.97亿年,为苏鲁造山带碰撞造山运动后拉张环境下形成。揭示苏鲁造山带于新元古代中期已开始转化为裂解。这可与北秦岭从汇聚作用转化为裂解作用的时间850~800Ma对比(姜常义,1998)。他们也指示了新元古代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的一次汇聚-裂解过程。

由此可以推断,新元古代早期(1000~800Ma)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拼合,形成规模宏大的高压变质带和同造山、后造山岩浆岩侵入。伴随朐山花岗片麻岩系火山-岩浆作用,超大陆或者活动性大陆边缘裂解。张开一长条弧形北东向狭窄的沉降带,沉积了原岩为中酸-酸性火山-碎屑岩系。

海州岩系为一套浅海相火山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交替沉积,同时沉积了磷矿层。由于沉积旋回的多阶段性,导致本区含磷层的多层性。磷矿的沉积与大理岩层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尤与不纯大理岩关系密切。从厚度而言,大理岩与磷矿层互呈反消长关系。根据磷矿层内普遍含有较多的黄铁矿及含磷灰石炭质石英云母片岩,表明磷矿是在一个良好的静水介质还原条件下形成的。由于镁、锰与磷的沉积条件比较接近,所以在磷灰岩中常具有白云石、方解石条带,并含有黑白相间的锰磷矿。

2.黄麦岭磷矿床

矿区位于湖北省大悟县。区内地层主要为新元古代红安群黄麦岭组、天台山组、七角山组、塔尔岗组。底部为古元古代大别岩群。其上部被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系覆盖。

黄麦岭磷矿床位于大磊山穹隆的西南部。大磊山穹隆核部由大别岩群的变酸性火山岩组成。周围地层为新元古代红安群,主要岩性为白云钠长片岩、片麻岩和石榴钠长角闪片岩、白云石英片岩、绿帘绿泥角闪钠长片麻岩及含石墨片岩、大理岩、变粒岩、石英岩、石墨片岩及磷锰矿层、锰土层等。磷矿体赋存于红安群黄麦岭组地层中。核部的变酸性火山岩为磷矿层的底板,围绕核部有多处磷矿分布。

黄麦岭组含磷地层为一套副变质岩系并夹有变基性火山岩,具有多次小的沉积韵律。磷矿层一般两层,总厚度250~850m。主要是沿穹隆的四周和背斜的两翼分布(图5-32)。

图5-32 黄麦岭磷矿区地质略图

(据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1976)

矿体分为上、下矿层:下矿层是次要矿层,规模小、变化大、不连续、长约1500m,厚2~6m,P2O5一般含量11.72%;上矿层是主矿层,呈连续层状,长2980m,总厚度5~30m,P2O5含量8.27~9.26%。矿层底板为含磷浅粒岩,夹层主要为大理岩,次为云母片岩、含磷浅粒岩、含磷变粒岩和含石墨片岩。矿石自然类型有锰质磷灰岩、浅粒磷灰岩、条带状变粒磷灰岩和变粒磷灰岩四种,前两种矿石类型含磷量较高,矿物成分主要为氟磷灰石。矿床类型属于区域变质的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床。

磷矿层呈层状、似层状分布,空间上与碳酸盐岩、石英岩关系密切,其组合为磷矿层、碳酸盐岩层、石英岩、变粒岩(浅粒岩)、云母石英片岩,常含炭锰质等。局部地段为磷灰岩和石英岩互层,或者沿走向倾向带相变为碳酸盐岩层。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少数为透镜状、扁豆状产出。以中低品位的结晶磷灰岩矿石为主,个别地段可形成较纯的磷灰岩矿石,P2O5含量达40%以上。

磷矿床属浅海相的沉积变质磷灰岩型矿床。常含锰,局部地段较高,可形成锰矿床或锰磷矿床。锰与磷不具消长关系,它主要是由原始沉积环境所决定。

由于风化作用,地表出露的含铁锰黑褐色岩石、不规则的板状石英岩和零星出露的碳酸岩盐层,以及变酸性火山岩(花岗片麻岩)的四周,为该区找矿标志。

3.关于大别-苏鲁磷矿带成矿时代的讨论

长期以来,地学界以红安群、宿松群、肥东群不整合于大别岩群之上,海州群不整合于东海岩群之上,将其归属于古-中元古代。因此,这些地层中产出的沉积变质磷矿床也被确定为中新元古代矿床。

近年来,随着区调地质填图和专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区内磷矿床产出的时代提出了新的认识。

本区磷矿床集中产出在宿松群及相当的层位红安群(湖北)、肥东(安徽)、海州群(江苏)中。宿松群及相当层位由西向东断续出露在湖北大悟县冷棚、黄麦岭,黄陂县四方山、团山沟,浠水县马龙,武穴市松阳桥,黄梅县塔儿畈,安徽宿松县柳坪、高尖、南冲等地。郯庐断裂以东的肥东以及江苏北部的锦屏等地也有出露。

最近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的1:25万太湖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02)结果表明,宿松群早期与大别杂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后来不整合面受到构造作用的叠加。吴维平等也在宿松群中发现可能的叠层石,说明其时代较原归属要新(1:25万太湖幅区调报告,2002)。汤加富等(1999)在宿松群变质火山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为866±48Ma,表明原宿松群中变基性-酸性火山岩形成年龄为新元古代,并将其中磷矿层归属为陡山沱期(汤加富等,2000,2002)。侯明金等(1995)分别在多处宿松群大理岩中获得较多的微古植物化石,经南京地矿所阎永奎等鉴定认为,该组合与扬子地层区震旦纪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特征相似,将其地质时代定为震旦纪。

湖北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原认为不整合覆于红安群黄麦岭组(含磷层)之下的“大别群”或“桐柏群”均是片麻状花岗质岩石。这些花岗质岩石虽经强韧性剪切变形,仍保留有很好的似斑状花岗结构,实为变形变质侵入体。王江海等(2002)获锆石U-Pb等时线年龄823Ma,中国地质大学获锆石U-Pb年龄858Ma,表明属晋宁期侵入体。

近期湖北省地调院在1:25万麻城幅调查中(2001),在原红安群七角山组(即湖北的宿松群)大理岩中发现蓝绿藻类化石(中国地质大学余素玉教授鉴定),藻体属低等蓝绿藻类,为震旦纪常见化石。部分样品中的微古植物组合定为震旦纪晚期。

在苏北,江苏区调所已将原海州群解体,识别出东海杂岩中的变形变质侵入体。徐惠芬等(2001)测定朐山花岗质片麻岩岩浆成因锆石U-Pb法,Pb Pb法同位素年龄集中于820Ma左右,认为朐山片麻岩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晋宁期。

综合上述资料,大别-苏鲁磷矿带是形成于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的磷矿带。

关于“临朐朐山在哪”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lan/202508-12114.html

(3)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8月06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8月0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临朐朐山在哪”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临朐朐山在哪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南麻临朐战役中的临朐战斗陈...

  • hzjyqz
    用户080602 2025年08月06日

    文章不错《临朐朐山在哪》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