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暨大新闻系考研有哪些专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暨大新闻系考研有哪些专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推荐理由
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全国三大新闻院系之一”,“华南新闻最高学府”,“广东媒体后花园”。铸造了中国传媒教育“华南重镇”这个光亮品牌。暨大新闻,因而赢得华语媒体“黄埔军校”美誉。“新闻事业经营管理”课程被批准为广东省精品课程。新闻学学科成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学科。新闻学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拥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中文系合作建成广东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
2.招生专业的老师情况
刘家林 教授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以中国新闻史、广告史见长。《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被列为全国通用教材,所著《中外广告通史》填补了学术空白。对近、现代新闻史专题,及我国著名报人成舍我的生平业绩等,均有深入的研究。
董天策 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涉及新闻传播理论、传媒经营管理、媒介文化与媒介批评等领域。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娱乐节目与精神文明建设”、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90 年代中国报业发展趋势研究”。目前正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研究”,广东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从科学发展观审视传媒消费主义文化”,广东省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全球化进程中的华文传媒生态研究”。
范以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级记者,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副会长、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兼职教授。
蒋建国 教授 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史论、消费文化与媒介文化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新闻与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韩国学论丛》(韩国)、《现代哲学》、《新闻大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70 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项、省部级项目 3 项、广州市社科课题 5 项。
林如鹏 担任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穗版报刊审读委员、广州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成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全国青联社科联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广州青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专注于新闻业务与媒介经营管理方向的研究,讲授的课程主要有《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新闻采编与新闻政策》、《新闻采写研究》、《新闻评论研究》、《新闻业务研究》等。在新闻传播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篇,著有教材及专著 4 部。
3.招生专业人数、方向考试科目
新闻学(招 30 人)
01 新闻传播理论
02 新闻传播史
03 新闻业务
04 广播电视新闻
05 传媒与文化产业管理
06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新闻传播史论 新闻传播业务
新闻传播学综合
复试科目 新闻学概论 新闻写作
传播学 (招 20 人)
01 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
02 新闻发言人、公共关系与危机传播
03 广告策划与品牌传播
04 新媒体
05 海外华文传媒与国际传播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新闻传播史论 新闻传播业务
4.年复试分数线
年份
单 科(满分=100)
单 科(满分>100)
总分
2011
55
83
355
2010
50
75
345
2009
51
77
340
刘宓庆的学术著作
1.体育概论科目参考书:
①《体育概论》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②《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础理论问题》,梁晓龙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教育学科目参考书:
《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王汉谰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三版,2004年12月印刷。
复试:
01—05研究方向
体育社会学科目参考书:
《体育社会学教程》,吕树庭、卢元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06研究方向
体育产业经济学科目参考书:
①《体育经纪导论》,谭建湘、马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②《体育产业经济学》,吴超林、杨晓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7研究方向
新闻传播学科目参考书:
①《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初试:
1.运动生理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生理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运动解剖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解剖学》,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版。
复试:
01—05研究方向
运动医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医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06—08研究方向
运动生物化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生物化学》,林文弢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09—11研究方向
运动生物力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生物力学》,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2004年印刷)。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初试:
1.运动生理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生理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45.00元)
2.运动训练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23.00元)
复试:
学校体育学科目参考书:
《学校体育学》,周登嵩编,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32.00元)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初试:
1.运动生理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生理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45.00元)
2.运动训练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23.00元)
复试:
武术理论科目参考书:
《中国武术教程》(上、下册),邱丕相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100216 运动医学
初试:
西医综合或中医综合,全国统考
复试:
运动医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医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19.00元)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参考教材:
1.体育管理学科目参考书:
《体育管理学教程》,孙汉超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2. 学校体育学科目参考书:
《学校体育学》,周登嵩编,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32.00元)
3.体育保健学科目参考书:
《体育保健学》,姚洪恩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版。(25.00元)
4.教育学科目参考书:
《教育学概论》,金林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12.00元)
5.运动生理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生理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45.00元)
6、运动心理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心理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7、运动营养学科目参考书:
《运动营养学》,刘宏等主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书籍是如何分类的
他的学术专著多达数百万言,其中包括《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及其它一些著作:
《文体与翻译》(第1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现代翻译理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当代翻译理论》(台北:书林出版社,1993)
《翻译美学导论》(台北:书林出版,1995)
《文体与翻译》(台北:书林出版社,1997)
《英语翻译训练手册》(台北:书林出版,1997)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翻译教学: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翻译基础》刘宓庆、胡卫平、赵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翻译美学理论》刘宓庆,章艳:(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一:《文体与翻译》(2007.03)
该书共七个单元,选取了新闻报刊、论述、公文、描述及叙述、科技和应用等文体进行了英汉翻译的探讨。其中,作者指出了各个文体所包含的范畴、文体特点以及汉译要点。除了第七个单元主要是论述理论之外,其他所有六个单元都有专门的翻译方法论的探讨。该书摆脱了“以实践代替一切”、“为实践而实践”的偏向,开创了重理论带实践的探索之路,并初步形成了英汉翻译应用研究的大体的教学框架,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翻译著作,对提高我国高校翻译教学水平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普及翻译知识和技能,提高翻译工作者的翻译水平和译作质量也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二:《英汉翻译技能指引》(2006.07)
该书分八部分:第一部分“立志做个翻译大师”分析了我国翻译大师的特点,第二部分“怎样自学翻译”提出了翻译可以自学以及自学的途径,第三部分“用欣畅的汉语翻译外文——兼论翻译审美”提出了做到用“欣畅”的汉语翻译的三个原则,第四部分“译文操控的理论与实践”指出翻译培训(或自学)的中后期必须学会如何操控译文,第五部分“启发性点评练习”指出了目前我国翻译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一些实例做出了点评,第六部分“英汉翻译顺译练习”进一步阐发了作者翻译研究方法论的思想,指出顺译就是“顺着原文的语序翻译”,第七部分“英汉翻译分项单句练习”和第八部分“文体篇章练习”为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翻译练习。该书实用性极强,是一本学翻译的必读书。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三:《新编当代翻译理论》(2005.11)
该书是一本适于通用的翻译理论引论,更多着眼于翻译的共性,同时也提纲挈领地触及中国翻译理论的特性。该书由其前身《当代翻译理论》改写儿成,着重加强了在作者看来属于当代翻译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一、文化战略考量:当代中国最基本的翻译思想;二、翻译学意义理论的核心:把握“交流中的意义”;三、翻译理解理论要旨;四、作为重要的中国译论特色之一的翻译美学;五、中国翻译理论对策论核心思想:“功能带偿”;六、译文操控的取向理论;七、翻译学宏观架构和整体性整合研究的重要意义。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四:《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2006.04)
该书以汉语为本位的,遵循“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原则,采取“相对可比”的态度,研究非常系统、描写非常细致。第一章探讨汉英对比研究方法论与翻译问题,第二章为汉英语法特征比较,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探讨了汉英主语、谓语和宾语之间的差异以及进行双语转换的问题。第六章是汉英短语比较。第七章对汉英句子基本特征、现代汉语基本句型进行了分析,并参照汉语句型探讨了汉英句型的对应问题。第八章是汉英语段比较,探讨汉译英中的句子组织问题。第九章语序问题;第十章被动语态。第十一章汉英时、体差异,解决翻译的时体转换问题。第十二章探讨汉英“虚拟”表示法差异。第十三章为汉英表现法比较。第十四章、第十五章为汉英词的比较与翻译,从词语结构与语义的关系来分析。第十六章为汉英思维方式比较,重点考察了支配表现法的深层因素: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五:《翻译美学导论》(修订本)(2005.08)
该书大力阐述了中华文化(侧重论述中译英)和中国美学思想。作者认为,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而翻译与美学的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中国人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一点上有别于西方。该书的宗旨在于让学者知道:汉语是一种很感性的语言:感性强调经验、强调经验提升,学一些不着边际的理论是没有用的。是一本好的翻译美学教材或参考书。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六:《翻译与语言哲学》(修订本)(2007.03)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科学地根据西方语言哲学意义观对翻译意义理论等重要翻译课题的研究专著。作者从译学的本位出发借鉴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翻译,对西方语言哲学进行了细致地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方法论、翻译理论的哲学视角、翻译的价值论等问题,其中重点审视了翻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翻译的意义理论、翻译思维、语言价值观和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等问题,构建了翻译学的意义理论框架,提出了“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翻译研究指导准则、新的翻译观、翻译批评的基本原则以及翻译研究科学化的具体任务。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七:《文化翻译论纲》(修订本)(2007.03)
文化翻译是刘宓庆翻译思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属于其翻译学构架中价值论的研究范畴。作者对文化翻译系统和科学的探讨还表现在:宏观上,探讨了文化翻译理论的四大课题:语义的文化诠释、文本的文化解读、文化翻译表现论、翻译与文化心理探索等;微观上,对文化意义进行了层次性的分级,结合语言对语言文化异质性进行了探源,探讨了文化意义的获得形式。该书共分八章,包括翻译学视角中的文化、语言中的文化信息、文化翻译观念探新、文化与意义、语义的文化诠释、文本的文化解读、翻译与文化心理探索、文化翻译的表现论。该书的一独特之处作者对文化翻译研究的探讨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八:《翻译教学:理论与实务》(2007.03)
该书不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都始终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第一章“翻译与翻译教学”提出了翻译教学的基本原则、翻译教学思想、翻译教学的任务;第二章“翻译实务教学”从“作为基本功训练组成部分的翻译教学”和“作为专业技能训练的翻译教学”的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两个方面翻译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第三章“翻译理论教学:初级阶段”提出了翻译理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课题;第四章“翻译理论教学:中级阶段”提出了翻译学学科架构,并对文化翻译和翻译与审美进行了探讨;第五章“翻译理论教学:高级阶段”则从传统译论、释义学、符号学、传播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教学进行了阐述。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九:《口笔译理论研究》(2006.01)
该书的口译理论其建构和拓展主要借助于维根斯坦的语言观(即“语言游戏”论)和理论思想,以及语用学、传播学、符号学和认知科学的新发展,着眼于强化口译跨语言文化的社会传播功能。该书按照“特征描写—机制描写—实施描写—效果描写”的程序模式展开对口译理论的探讨,集中于话语结构、话语意义、话语效果和话语机制四个核心问题,采取了一种有合有分的叙述、阐发方式。该书为翻译研究,特别是口译研究开拓了新路,即翻译研究的多维化、整体化格局,正如作者写的:“20世纪的科技发展使人们看到了前所未有广阔视野。研究的跨学科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尤其是翻译学这类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我们必须十分关注以整体观来对它加以关照,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科视角对它的审视。开放性应是21世纪翻译研究的重要特色。”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十:《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2005.11)
该书共分14章,第1章为“从不要误会严复谈起——兼论翻译思想研究”,第2章为“论中国翻译传统”,第3章为“论中国翻译理论的特色”,第4、5、6章为“翻译学呼唤新的传统观:翻译学与墨家思想;反思·超越·重构:“还形式以生命”,第7章为“西方当代译论的三个源头”,第8章为“西方当代翻译思想及流派述略”,第9章为“论西方当代译论的局限性”,第10章为“维根斯坦的意义观与翻译研究”,第11章为“翻译是一种‘语言游戏’”,第12章为“本杰明(本雅明)翻译观试析”,第13章为“论翻译的原创性”,第14章为“翻译是对原语的超越”。对中西翻译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十一:《刘宓庆翻译散论》(王建国编,2006.07)
该书包括刘宓庆先生未发表过、最新的论文和各个时期一些学者对刘宓庆先生的翻译思想有较为相关论述的论文。书中作者回顾了他的四十年学术人生,其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对传统的研究,即80年代以前,强调传统译论,对文本重视不够。第二阶段,80年代以后主要关注文本研究,但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取向;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研究维根斯坦,开始了以功能主义为取向的译学研究。第三阶段,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以功能主义为主兼顾结构主义的综合取向。这个时期的思想发展突出表现在:意义观的大改进,形式观的大改进和对策论核心思想的推进。
刘宓庆先生在《翻译论著全集》中探讨了现当代译学几乎所有的理论问题,其中有些著作更是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扛鼎之作。刘宓庆前期的学说建立在传统译论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后期的理论观以维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导向,具有超前性,在国际上很受学术界的重视。可以说,他的翻译理论提高了我国的译论在世界上的地位,因为即便在翻译研究极发达的西方也几乎没有人构建出如此完整、如此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
图书分类法又叫图书分类词表,是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
中国图书分类基本分为马列主义毛邓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 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综合性图书等这些类别。
1、哲学(缩写:Phil)(英语:Philosophy,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哲学分支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2、政治:它指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政治是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尤指对于某一政治实体的统治,例如统治一个国家,亦指对于一国内外事务之监督与管制。
3、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4、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5、艺术: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是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或是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关于“暨大新闻系考研有哪些专业”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lan/202508-1260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暨大新闻系考研有哪些专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暨大新闻系考研有哪些专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文章不错《暨大新闻系考研有哪些专业》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