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使用长焦镜头如何设置相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使用长焦镜头如何设置相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使用长焦镜头如何拍摄微距
需要把相机的档位调成M档,调整好相机的参数后。
再把相机镜头的自动变焦设置为手动变焦,这样就可以拍摄微距了。
不过,距离不要太近,因为长焦镜头较短很长,太近了可能拍摄出来的照片会很模糊,所以保持一定距离就可以了。
拧动变焦圈当取景框内的景象清晰后就可以在按动快门键拍摄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不一样,由于对物体倍放大的同时,晃动所造成的影响也会相应地增加,所以保持镜头的稳定性很重要,可以通过三脚架等辅助工具保持稳定。
长焦镜头的镜片多结构相对也复杂,最大光圈的大小一般也比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通光量的降低。
大光圈的长焦不是人人都消受得起,普通长焦光圈不够大,这时候就应该适当地提高ISO,不要过分贪图低ISO的纯净画质。
微距拍摄时,对于光线控制主要还是要正确的调节自然光与人造光的比例,合理的布置光线,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与意境。
微距特别擅长表现花鸟鱼虫等细小的东西,对细节可以充分展示,而且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在选题、构图、用光方面的创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焦镜头
导语:长焦镜头能拍摄到更远更清晰的景象,但是如何用好长焦镜头你知道吗?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如何用好长焦镜头。
(1)利用长焦来测光
让我们用拍摄户外人像来作例子:拍摄时测光模式为矩阵,若果利用广光端来测光相机便会计算整体光量来决定曝光,那么人像的脸孔便有机会曝光不足而变成”黑脸”了,于这个情况下我们可以把镜头zoom到model的脸,充满整个取景框,然后按AE-L来锁定测光,锁定曝光值后便调较回广角端来重新对焦或构图,这个方法能确保model的脸孔拥有正确的曝光。
(2)使用三脚架
于长焦距拍摄时更容易因相机抖动而令相片模糊,特别是在光线不足的地方下拍摄,而且很多没有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很多时最大可用光圈会随着焦距的增加而减少,导至快门速度变得更慢,因此使用三脚架来作长焦拍摄比较安全。
(3)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不是只是外型上的分别,其实它是有实际用途的,它能减少耀光和漫射光线的`影响,这对长焦镜头更为重要。
(4)添上增距镜
若果在长焦镜头上再加上增距镜便可以令你拍摄更远的景物了,拍摄月亮、雀鸟便非当有用。
(5)少用滤镜
除非在恶劣环境下拍摄或者需要使用偏光镜来减少反光,最好少在长焦镜头上使用滤镜以避色内部光线反射的问题。
(6)善用长焦的压缩效果
广角端能拍出宏伟的景物、深度和空间感,而长焦便能有效地压缩主体和背景,让主体跟背景的距离好像”拉近”了一样,大家可以试试。
(7)利用长焦来制做浅景深
景深由光圈、对焦点和焦距组成,焦距越长越容易做成浅景深,即使光圈不够大也可以令背景虚化一点。
(8)控制变形
广角镜头很容易形成桶状变形,特别是画面外围更容易受影响,除了利用后制技巧来改善我们也可以使用长焦来减少变形的情况。
谷歌相机长焦镜头怎么使用
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保证快门在安全快门以上
除了拍摄人像外,生态摄影、风景摄影等题材都会常用长焦镜头。为了保证不糊片,我们首先需要用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快门值去拍摄。而每个镜头其实都有自己的安全快门范围,目前我们普遍认知的计算方式就是“1/目前使用的焦距”。
二、调高ISO值
由于远摄镜的焦距较长,所以安全快门都会较快,很多时候都要比1/200秒更快,由于快门较快,其设定不变的话,相片的曝光就会减少。如果已经开到最大光圈的话,这时就只能通过调高一级至两级的I值来达到正常的曝光。
三、用三脚架避免手抖
我们会发现,长焦镜头的镜头基本都会配有一个三脚架座,这就说明厂家其实是建议我们使用三脚架的。三脚架的好处不用多说,能够节省不少力气,毕竟长焦镜头的重量相对都是很高的。而且三脚架能够更好的防止手抖而产生的照片模糊,所以外出使用长焦,千万别吝惜带一个三脚架。
华为mate30pro的拍摄功能怎么打开长焦模式?
您可以打开相机,选择拍照模式。
将镜头对准远处的拍摄对象,滑动变焦条,或在屏幕上双指开合,调节焦距。
当变焦放大到15X及以上时,取景框中将出现画中画预览框,帮助您定位对焦位置。
在取景框内,点击要拍摄的物体对焦。待对焦清晰后,点击圆圈拍照。
如何使用数码相机长焦镜头
第1步熟悉你的相机的基本功能,然后再尝试自己拍摄的远摄镜头。与标准镜头做法,如果你有一个。一旦你的感觉,相机的操作舒适,您就可以开始与远摄镜头工作。
第2步长焦镜头附加到您的相机机身。镜头紧紧握住你的优势在手,它使用的配套调整,同时指导和相机机身的镜头点。然后旋转镜头锁定位置。你应该听到响声,因为它锁。如果您替换另一个镜头当您外出拍摄,长焦镜头相机包存放在安全的镜头。
第3步打开相机的光圈其最广泛的设置(即使用最小的光圈数)如果你希望尽量减少景深。外地低深度将孤立你对一个模糊的背景主题,着眼于问题的观众的注意力只。阿大光圈设置也可以让您使用的快门速度足够快,以消除相机抖动。
第4步关闭相机的光圈最小的设置如果你想最大限度的领域和地点的图像的前景或背景在焦距上更加深入。你将无法实现具有长焦镜头领域具有很强的深度,但你可以通过减少它的光圈。你将不得不使用一个较慢的快门速度,实现以较小的光圈正确的曝光。
第5步使用三脚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摄像机运动和模糊。特写照片会请注意任何意外的相机抖动。一个三脚架将帮助你实现最大清晰度的图像。
第6步设置您的数码相机的传感器灵敏度高的数目。较高的灵敏度,使您能够用更短的快门速度,这将帮助您最大化图像清晰度适当的风险。
使用长焦距镜头的小技巧
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英:phos(光线)和γραφι英: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下面跟着我来看看使用长焦距镜头的小技巧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利用长焦距对焦
使用变焦镜头时,正确的对焦方法是先用长焦距对焦后,再选择合适的焦距拍摄;因为在长焦距时,被摄体的影像最大而景深最小,这就方便了准确对焦。在遇到逆光或光线复杂的情形时,也有助于选择适当的局部测光,而无需走近被摄体进行测光。在平时拍摄时,经常以一个中焦距或长焦距的变焦镜头为主,用最长焦距对焦和测光,锁定曝光后再选择理想的焦距拍摄,这样就不必来回移动脚步。
2.对各焦距要多作尝试
大部分摄影爱好者虽然都极为关心变焦镜头的变焦倍率问题,但在具体使用时却往往是长焦距一头用得最多,有些甚至将其当作一个定焦远摄镜头看待。其实,当你尝试运用其他各焦距而获得截然不同的画面时,便会发现变焦镜头作为一种可变的取景工具,有着相当的潜能。
3.熟悉变焦镜头的操作
早期的变焦镜头上,变焦和对焦是以二环分别调节的。现在大部分变焦镜头都已改为单环控制,其特点是通过将镜头前后推拉来改变焦距,左右旋转来进行对焦。因此,对刚刚购买新镜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要熟悉及牢记变焦的前后方向和对焦的左右位置,避免在精确对焦之后因变焦时微稍转动调节环而影响清晰度。这也是很多较为“保守”的摄影家宁愿使用旧式的双环式变焦镜头的原因。
4.适当运用支撑物
当运用焦距为200mm或更长焦距的变焦镜头时,应把镜头固定在三脚架等支撑物上,以保证拍摄时的稳定性。
5.选择合适的遮光罩
变焦镜头比其他类型的镜头更容易产生光晕,因此,一个合适的遮光罩是少不了的。有时遮光罩造成的遮挡在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取景屏上看不出来,但是在胶片上却显示出来。这种情况在使用小光圈拍摄时最为明显,往往会使遮光罩也落入景深范围。
此外,有些遮光罩在长焦距一端有效,但变焦至短焦距一端使用时,就会使照片上产生取景屏上看不出来的因遮挡而造成的晕映现象。因而,为变焦镜头选择合适的遮光罩并合理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6.加用增距镜
在需要使用极长焦距的情况下,花很少的钱购买一个2倍增距镜,便可随意将你的70—210mm镜头立即变成140-420mm超望远变焦镜头,一个3倍增距镜更可达到210_630mm,使你的镜头马上跻身天文望远镜的行列。然而,代价将是损失光圈级数和摄得照片的清晰度。
例如,一个F4的变焦镜头加上2倍增距镜后,光圈会损失2级而变为F8;加上3倍增距镜后,最大光圈就变成了F11。如你所知,要发挥镜头的最佳解像力应当是选择比最大光圈收小2级的光圈来拍摄。因此,当加用增距镜时就必须考虑选用高速胶片和三脚架,同时,被摄体以静止的为宜。
7.慎用滤光镜
除非确实需要,一般不要给变焦镜头加用滤光镜。在海滩或咸水的环境下,确实需要一块保护镜。为了改变色温,制造特殊效果,例如为了加深天空颜色和消除反光,需加用偏振镜。除此之外,加上一些可有可无的滤光镜,只会增加已经让人头痛的镜头内部光线反射问题。
8.控制画面深度
用一个变焦镜头在离被摄体1.5米处用60mm焦距拍摄,与在离被摄体7.5米远处用300mm焦距拍摄,所得照片中的被摄体影像是一样大小的,所不同的是两张照片画面深度不同。用60mm焦距拍摄的照片,其背景有深度和空间感;而300mm焦距拍摄的,给人的感觉是景物被压缩了,被摄体与景物似乎被“拉近”了。
9.保持距离,防止变形
在使用变焦镜头的广角一端拍摄时,要注意与被摄体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造成被摄体变形。须记住,拍摄时的距离是影响透视效果的主要因素,而不是焦距。
10.控制景深的诀窍
可以做一个实验,用同一光圈,在同一距离分别以25mm和50mm的焦距拍摄两张照片,再将用25mm焦距所拍摄的照片放大,使画面中被摄体影像与50mm的一张中的一样大小。比较两张照片的背景后就会发现,放大后照片中的背景并不像第一张照片中的那么朦胧,实际上得到了更有用的景深。这种方法应用于定焦的广角镜头时同样有效。
摄影知识焦距
超焦距摄影这一话题由来已久,就是在林林总总的摄影知识丛书中也很少提及这一话题。作者本人寻找了大量的资料,并就这一话题展开了研究。这里需要弄清楚几个问题,一是什么是超焦距、超焦距在摄影中的实用性及实际操作方法。对这一话题如何通过通俗易懂的方法来说明白,实际上也不容易。但直白地解释更可以让我们的摄影爱好者得到了解。
这里首先要学习的一个照相机基本术语是:什么叫模糊圈?这对后面理解超焦距是会有帮助的。
一、什么叫模糊圈?
这是我们要理解超焦距摄影的一个关键的摄影术语。模糊圈在有的摄影教科书里也称弥散圈。
模糊圈的概念首先由1866年英国摄影杂志署名T.H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来的,他通过实验发现人眼在25厘米明视距离看图,可以分辨图中相距为1/4毫米的两条线。一张35毫米照相机底片放大成20x30厘米相片(即放大8倍),相片上直径=1/4毫米的圆圈,在底片上应是一个直径为1/32毫米的圆圈,这就是后来莱卡等照相机厂取模糊圈为1/30毫米的'由来。
一模糊圈的基本原理
点光源经过镜头在像平面成的像是一个点,保持镜头与底片距离不变,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点光源,像平面上成的像就会成为有一定直径的圆形,圆形的大小取决于镜头孔径和点光源偏离程度,只要这个圆形像的直径足够小,相片看去仍然够清晰,点光源圆形像再大些,相片会显得模糊,这个临界点光源圆形像,就叫模糊圈。
二、模糊圈的应用
一般35毫米(135)照相机镜头的模糊圈直径≈1/30毫米,中幅相机镜头的模糊圈直径≈1/15毫米,微型相机的模糊圈直径≈1/60毫米。但是各照相机厂家所定的模糊圈直径,会略微不同(建议参考照相机说明书)。
二、什么叫超焦距
通常我们在摄影过程中操作照相机时,无非就是全自动(傻瓜模式)、程序、半自动(光圈优先或速度优先)和全手动四中常用的基本模式。确实很少有人会去使用超焦距模式摄影。
要理解并熟练操作照相机的超焦距模式,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超焦距!
超焦距完全不同于上述四种基本模式。它是根据模糊圈的基本原理,通过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光圈和距离(对焦环)的组合,达到摄影者所要求的最大景深范围。
景深范围对于具有一定摄影基础理论知识的广大摄影爱好者来说非常好理解。但是对于采用上述四种模式拍摄,通常也能很好地解决景深问题。但是在风光摄影或新闻纪实摄影时,是很难处理好景深问题。
超焦距——就是摄影者通过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光圈和距离(对焦环)的组合,应用照相机模糊圈的原理,使被摄物体从照相机景深近界到景深远界(无穷远)有一个更大范围的景深;同理,可以通过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光圈和距离(对焦环)的组合来调整超焦距的范围。
例图:
超焦距摄影的基础理论知识
超焦距计算公式为:
H=(F×F)÷(N×C)+F
超焦距计算近似公式为:
H=(F×F)÷(N×C)
H=超焦距(米)
F=照相机镜头焦距值(mm)
N=照相机镜头光圈值(F)
C=模糊圈≈30线/mm(标准值为30)
举例(近似公式):
设定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6mm、光圈F32时,求超焦距?
即:(16×16)÷(32×30)
=256÷960
≈0.267米(保留小数点一位数时,小数点后两位数采用四舍五入后,≈0.3米)
三、超焦距在摄影创作上的应用
超焦距在摄影创作上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在纪实(新闻)抓拍摄影。大家都知道,无论是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或是摄影者的手动对焦有多快,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如果使用超焦距摄影,则完全可以预先根据摄影需求进行参数设定,而无需进行现场设定。摄影者可以避免因操作失误而错失良机,摄影者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捕捉想要的瞬间以及构图上。二是在风光摄影上,由于超焦距可以获得非常大的景深范围,可以使从近到远的景物都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上。也就是说,超焦距摄影能更好地记录和再现整个近景、中景和远景。所以说,超焦距摄影是摄影爱好者应当了解和掌握的一门摄影技巧。
当然,在应用超焦距摄影过程中还会遇到诸如超焦距的曝光问题。如果曝光时间超过手动拍摄的极限,应使用三角架;如果拍摄距离太近和在室内摄影因空间较窄或光线较暗等情况下都不适宜超焦距摄影。超焦距摄影由于拍摄过程中受光照条件的苛刻所限,所以往往被广大摄影爱好者所忽视,这也是情理中的事情。当在拍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大家试试,那一定会有另类一番的情趣。
2.引闪器
大家学了摄影一段时间后,不满足机顶闪光灯,想利用引闪创作不同风格和色调相片,就必须使用引闪器。一般离机闪灯都会使用无线引闪器,范围远十至二十米都没问题。一套引闪器有发射器和接收器,将发射器放在相机热靴上;接收器放在闪灯金属脚,连接后每次按快门就会利用无线功能触发闪灯,可以拍出不同风格的光影效果。其实坊间也有不少厂商制作引闪器,原厂的接收效率会比副厂好;而且部份引闪器支持同时控制多灯设定,但价钱相对会较高昂。现时大多闪灯利用红外线传送信号,也有人会用飞灯线,但飞灯线需要手动控制闪灯输出,而且活动范围有限,大多摄影人都改用红外线飞灯了。
3.快门线
快门线对于风景拍摄,尤其需要长曝时拍摄车轨、星轨、夜景非常重要,与及使用B快门时更是必备。快门线可以在不触碰机身的情况下拍摄,减轻因触碰相机而产生震动。传统快门线需要将接口插在相机上,然后手握控制器就可拍摄;后来出了红外线快门器,利用红外线传输技术,如摇控般按掣拍摄。某些较高级的快门线可以用作定时器、倒数自拍,购买时需要留意不同快门线接口,支持不同相机品牌及型号。
4.反光板
拍摄人像,很多时候都需要利用闪光灯补光,但有时闪光灯会令光线变得生硬,看上去Model会变得不自然,甚至脸如死灰。相信没人想要这种效果吧!反光板可以令光线变得分散,同时令主体细节部份变得鲜明,看上去较为自然。另一个情况就是逆光时脸部或暗位会出现曝光不足,利用反光板就可以反射闪灯的光线或太阳光,令主体不会出现阴阳光。市面上有各种颜色反光板,但颜色来说则要视乎天气和光线而定,一般我会推荐大家买圆形和几合一颜色反光板,可以根据不同光线套上不同颜色。一般白色用作柔光;金色主要在阴暗地方使用,利用金色制造暖光线等等,每只颜色运用皆有不同,主要视乎实际情况而定。
5.柔光罩
柔光罩和反光板用途有点类似,如果摄影场合不适宜利用反光板折射光源,较小型的柔光罩会较适合。初阶版的柔光罩就如一个长方体盒子,安装在外置闪光灯前,令光线较为柔和和扩散至整张相片,不会令主体出现过曝、脸孔过白的情况。除了一般柔光罩,相机店还会有大型柔光罩和柔光箱,可以将光线打至四面八方,令整张相片看上去更均匀。坊间有不少柔光罩设计,外型趣怪,亦有人会DIY柔光罩,最终都是想补光之余,亦想拍出柔光、自然光线。要记得柔光罩使用范围有限,拍摄时避免离主体太远,否则连光源都不足的时候,柔光的效果自然很难看见。
6.手柄
很多摄影师都需要拍摄竖构图的照片,例如长期拍摄人像、运动摄影等。由于镜头沉重,长时间拍摄会很快耗尽电池,所以加装直度手柄可以提升相机续航力。另外用手柄拍摄相片时可以令增强手感和更稳固,令相片较不会出现左右不平衡。而且还有一个特别功能,部份相机装了手柄后会增强性能,例如Nikon D810连拍速度会由5fps增加至7fps。如果主题需要长期拍摄竖构图相片,安装打柄可以令双手和眼睛减轻疲劳,无需用较辛苦姿势控制相机。不过它会令相机更重,是否真的舒服就要见人见智了。
7.增距镜
想买超长焦但预算有限的摄影人,可考虑在相机和镜头之间加装增距镜,用处是增加镜头焦距。要留意增距镜倍数,1.4X即代表增加1.4倍焦距;2X即代表增加2倍焦距。例如一支300mm镜头,安装2x增距镜,就可以获得与600mm镜头的相同视角。不过增距镜也有缺点,首先购买前要留意增距倍数是否适合自己,有时焦距太长未必是好事。而且不是所有镜头都支持增距功能,尤其是较为初阶或APS-C镜头,所以购买前必需了解增距镜规格。其次安装后受到更多镜片反射关系,对焦速度和成像会下降;光圈亦会依倍数收细,1.4x为减一级光圈,2x减两级光圈,当最大光圈值低于f/5.6时,需要手动对焦。
9.黑卡
如果要数最便宜的摄影配件,黑卡应该名列前茅。原理是相片光差太大,例如拍摄黄昏或日出,天空和地面曝光值不同,为了避免令暗位失去细节或光位过曝,使用黑卡可以令光暗差缩小。长曝时先测光,再利用黑卡遮挡光位,这样就可以得到一张曝光正确的相片。坊间有不少黑卡售卖,亦可DIY,最重要的是多用黑卡练习。
10.滤镜
不同场合要用不同滤镜,才可获得理想效果。例如我们普通拍摄时,保护镜片时会安装UV滤镜;拍摄天空或水面就需要安装C-PL偏光镜;日光环境利用慢快门拍摄丝绢流水效果则需要ND减光镜。而避免出现相片某部份过曝或过暗则可以用GND渐变灰滤镜。大家购买前先了解清楚每样各款滤镜的特点,对大家拍摄时会更得心应手,拍出更专业的相片。
关于“使用长焦镜头如何设置相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lan/202508-1414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使用长焦镜头如何设置相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使用长焦镜头如何设置相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使...
文章不错《使用长焦镜头如何设置相机》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