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与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

网上有关“族群与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族群与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族群与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族群聚落是由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建材等环境因素和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形成的居住特点和建筑形式各不相同的民族村落及有关生产与生活设施。反映了各民族地理分布的空间形态特征,为民族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一。

世界上的聚落千差万别,大小相差悬殊,大至拥有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小到只有三家五户的小村落。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一般而言,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

族群与人类聚落的发展

聚落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渐演化。在原始公社制度下,以氏族为单位的聚落是纯粹的农业村社。

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出现了居民不直接依靠农业营生的城市型聚落。但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商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乡村聚落始终是聚落的主要形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城市或城市型聚落广泛发展,乡村聚落逐渐失去优势而成为聚落体系中的低层级的组成部分。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考古发现被捕猎的动物种类就有42种)。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环境概述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第二节 民族文化概况

第二章 西北乡村聚落与民居建筑

第一节 西北乡村聚落的整体格局

第二节 西北乡村聚落的基本空间形态

第三节 乡村聚落营建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聚落与民居建筑

第三章 窑洞民居

第一节 窑洞民居的形成环境

第二节 窑洞民居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窑洞民居的选址

第四节 中国风水的起源与窑洞选址

第五节 窑居村落形态

第六节 窑洞空间与形态特征

第七节 窑洞民居的构造与营造技术

第八节 窑居村落的民俗文化

第九节 经典窑洞民居

第十节 结语

第四章 关中民居

第一节 关中自然与人文环境

第二节 民居要素与布局特征

第三节 结构体系与营造风俗

第四节 典型民居实例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陕南民居建筑

第六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居

第七章 甘肃民居

第八章 青海民居

第九章 西北民居的营造智慧及其当代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关于“族群与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lan/202508-15756.html

(1)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8月19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8月1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族群与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族群与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hzjyqz
    用户081910 2025年08月19日

    文章不错《族群与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