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波茨坦有哪些必打卡的景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波茨坦有哪些必打卡的景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富丽堂皇的波茨坦最引人入胜的景观是其鳞次栉比城堡、宫殿和连绵的公园景观。从17到20世纪,普鲁士王国委任当时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当时普鲁士的中心(即波茨坦)及皇家别墅精心打造了各式宫殿和公园。对于初次到访波茨坦的游客来说,这里必打卡的景点有:
无忧宫:无忧宫是腓特烈大帝仿造巴黎的凡尔赛宫所建的夏宫。除了气派的宫殿建筑,无忧宫有一个十分特别的花园,葡萄遍布在梯形阶梯状露台上,园内随处可见巴洛克式的喷泉雕塑。花园尽头的新宫也是由腓特烈大帝所建。此外,园中的中国茶室也很值得前去一看。
赛琪琳霍夫宫:由普鲁士德皇威廉二世为承袭皇位的大儿子菲特立克·威廉和媳妇塞琪琳女公爵所建。但它出名的原因不仅仅在此,而是因为在反法西斯期间,美国总统杜鲁门、首相丘吉尔及苏联斯大林于此举行的波茨坦会议。
格林尼克桥:格林尼克桥横亘在哈弗尔河上,连接了柏林与波茨坦。1989年11月18日之前,这里一直都是东德和西德之间的边防哨卡,要出示通行证才能通过。历史转折点后,这座桥上树立了纪念碑,并于1999年11月10日为青铜雕塑Nike 89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礼, 以此纪念柏林墙的倒塌。
波茨坦**博物馆:这是德国最古老的**博物馆,坐落在波茨坦城市宫殿的皇家马厩中。馆内藏有一百多万张照片、**技术、戏服和著名影星的遗产,是波茨坦非常值得一游的博物馆。
无忧宫的景点介绍
文/摄影 风之舞
提到波兹坦,我们立马会想到那个永载史册的《波兹坦公告》。
1945年7月,二战同盟国在波兹坦召开重要会议,并于7月26日以美、英、中3国宣言形式发表了《波兹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波兹坦之于德国正如温莎之于英国,它不仅是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点,还有着十分美丽的风景。这里的无忧宫,也非常有名,是到波兹坦的游客们非去不可的地方。
无忧宫(Sans?Souci?Palace),位于德国波兹坦市北郊,是十八世纪德意志的王宫和园林,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就是弗里德里希二世)模仿法国凡尔赛宫所建。宫名“无忧”一词也是用的法语Sans?soucci,这里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夏休宫。由于整个王宫及园林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
深秋的午后,在去无忧宫的路上,就想着这普鲁士国王盖这么一个夏宫享受,应当高枕无忧了吧!可还没进无忧宫,却看到一架黑乎乎的大风车矗立在宫门口不远处,明显与周遭环境不搭调。
导游介绍说,这架风车充满了传奇色彩,还有着一段让宫里皇帝头痛不已的经历。
据说,当时住在无忧宫里的弗里德里希大帝非常讨厌门口这个黑乎乎的大家伙,常被它转动的声音搅得心烦意乱。
派人一打听,原来风车属于一家小磨坊的主人。大帝就说,给他们一笔钱,让这个小磨坊从这里消失。
未曾想,小磨坊的主人却是一位难缠的“钉子户”,他不想搬,给钱也不干。大帝气了,就下令把这个风车一拆了之。
小磨坊的主人不屈不饶,去法院告了状。他说他家的大风车先皇宫而建,早在1736年就已经在那里了。而皇宫的大门造在离他家风车很近的地方,挡了风车的风,他看在大帝的面上就忍了。没想到大帝居然不经过他的同意就强行拆除大风车,直接伤害他的私人财产。
在德国,私人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条法律一直延续至今。结果,当时的柏林法院判决弗里德里希大帝赔偿小磨坊的损失。大帝不得不把大风车在原地按原样重新造起来,而且给小磨坊付了赔偿费。
斗转星移,弗里德里希大帝去世了,小磨坊主人也去世了。因为小磨坊主人的儿子经营不善,磨坊面临破产。
这时候新磨坊主给弗里德里希二世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把大风车卖给新皇帝。
弗雷德里希二世收到信后考虑了很久,然后派人给磨坊主送去一笔钱,并带信说,这座风车现在已经成了德国法制的象征。它给德国人民带来对国家对法律的信心,所以他赠送小磨坊这笔钱,希望小磨坊继续经营下去。
风车的故事无从考证,也存在着多个版本。
但去波茨坦无忧宫的游客们,至今仍能看到那架传奇性的大风车矗立于岁月的风中,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
(待续)
无忧宫著名的园林风景是由腓特列大帝决定在伯恩施泰德(Bornstedt)的南侧山坡上建立梯形的葡萄山开始的。在这以前,这只是一块种有橡树的小丘。在军曹皇帝腓特烈·威廉一世时期,这里的树木被砍伐,用于建筑波茨坦市和加固泥泞的沼泽地带。
1744年8月10日腓特列大帝下令,将这片当时的“沙漠之山”开垦成葡萄梯形露台。这片斜坡被规划成六个宽阔的梯形露台。为了达到尽可能的利用太阳射线的目的,墙被建成了以台阶为中心的微弓形状。其中承重墙的墙面被更换,取而代之的则是来自葡萄牙,意大利和法国的单株葡萄藤。在168个玻璃罩子里面,则被种上了无花果树。梯形露台的前端则被绿色草坪覆盖。并被种植上了紫杉树,和灌木加以分割。120阶台阶(今天是132阶)被建筑在中轴线上,这个梯形露台被分成六个部分。山的两边并都建有坡道。
1745年山下的空地上被建起了一座巴洛克风格的观赏花园。从1748年开始,花园的正中心建起了一个带有喷泉的蓄水池。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腓特列大帝从未能亲眼看见喷泉喷水。因为在他的那个时代,还没有足够的技术让喷泉喷出水来。从1750年开始有大理石雕刻成的罗马神话人物,美神维纳斯,商业神墨丘利,太阳神阿波罗,月神狄安娜,生育、婚姻之神朱诺,众神之神朱庇特,战神玛尔斯以及智慧之神米诺娃和连同具有比喻意义的四元素,火,水, 风,土被放置在水池的四周。 其中爱神维纳斯,商业神墨丘利的雕刻家是皮嘉尔(Jean Baptiste Pigalle),以及两组狩猎队。 风和水的雕像则出于朗贝尔 亚当(Lambert Sigisbert Adam)之手。他们是法王路易十五的礼物。其它的雕像则来自于一个叫弗朗索瓦 亚当(Francois Gaspard Adam)的人的创作室。 而他的法式雕塑室则是腓特列大帝在柏林亲自组建的。 这个完整的法式圆形花坛广场只保持到了1764年。
建筑在这葡萄山的无忧宫,无疑又一次体现了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早在十三世纪在马克勃兰登堡地区已经及为普遍的葡萄种植园从未被皇家作为观赏花园的装饰。而在无忧宫,这些普通的葡萄藤则成为了葡萄山梯形露台的中心装饰。再配上山顶上那座小巧的精致的宫殿,就更加的日臻完美。 用腓特列大帝的话来讲,它是我在葡萄山上的小屋。 对于无忧宫来说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是夏季。每当这位普鲁士国王站在的葡萄山上,如画风景尽收眼底。而他身后则是可以让他尽情享受和发挥个人才艺爱好的无忧之宫。而山坡上的无忧宫风车从1736年就已经矗立在那了,而它则成为了当时田园风情的一个标志。腓特列大帝曾说过,那风车装点了我的宫殿。 在无忧宫的一侧,有一座虽不宏伟但金碧辉煌的亭楼,这栋建筑被称为“中国楼”(Chinesisches Haus)。中国楼是一座圆亭,周围站立有各种亚洲形态的人物雕像,这些雕像都确确实实是镀金的,(因此普通旅客都禁止触摸),包括整个亭楼外壁都用镀金装饰。中国楼顶部有根据中国传说而想象制作的猴王雕像。
大帝喜好各种文化,对东方古国中国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因此而建造此楼。他尽力搜集了各种来自东方的物品如丝绸和瓷器,以此装饰自己的中国楼,在布置上力求奢华以对应自己心目中那个富裕华丽的东方世界。
但遗憾的是,他本人一生从未真正离开过欧洲,而同期的欧洲人对当时中国的相互交流又相当有限,因此在布置包括设计雕像时,都大量掺杂了西方人包括大帝本人对东方的想象成分,如果仔细观察那些雕像,会觉得虽和所谓的中国人有些形似,但很多人物特征都还有欧洲人的影子在里面。 无忧宫所在街道名为桑椹大街(Maulbeerallee)。 无忧宫(sans soucis即法文无有的意思)建於18世纪,供普鲁士王弗里德里希二世避暑之用。宫殿看起来相当雄伟,外墙侧雕梁画栋。
无忧宫中央的部分。中央往前突起,成圆弧状,屋檐上刻有SANS SOUCI字样。柱子突出外墙,上方依附著各种体态的女人雕像。每个雕像至少有一只手做出往上撑着屋檐的姿态,下半身则是波浪状的裙子,往下演变成破碎的样子而逐渐消失,有一种力、动态与幻想的美感。
最吸引人的还是中央宫殿下面那成阶梯型的葡萄园。20节左右的阶梯从下面的花园网上的主宫延伸,偏偏幽幽的绿色。春夏期间游人漫步其中甚为惬意。
无忧宫外一位穿古装、吹长笛的街头表演者。有趣的是他只要看见中国旅行团到来就会吹奏凤阳花鼓。也不知他从师何人,师傅难道没告诉他这首曲子是一以前安徽灾民逃荒乞讨时接头演奏的曲子吗。
宫门外10米处一个风车磨坊比这皇宫年纪还大。当时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修建皇宫时曾经要求磨坊主拆掉或迁开这个挡住皇宫大门的磨坊。但磨坊主认为皇帝的要求是无理的,与时上告到当时的法院,最后磨坊主胜诉,磨坊得以保留下来.
关于“波茨坦有哪些必打卡的景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shi/202507-457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波茨坦有哪些必打卡的景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波茨坦有哪些必打卡的景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波茨坦有哪些必打卡的景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