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食品有哪些

网上有关“森林食品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森林食品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森林蔬菜,

森林蔬菜也称山野菜、长寿菜,是指生长在森林地段或森林环境中,可作蔬菜食用的森林植物,主要包括某些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和菌类,是一类重要的可食性植物资源。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多样,在辽阔的山野中,生长着形形色色的山野菜,蕴藏量十分巨大。全国森林蔬菜的物种数量至今没有权威统计。据报道,目前我国森林蔬菜约有 63 科 700 种左右 ,最常见约有192种,其中草本植物 110种 ,藤本植物约 l2 种,木本植物约 7O 种,大多数处于野生状态,部分由人工栽培,年平均生产量约2O 亿 kg,菌类中香菇 4 亿kg,其中以叶菜为主的山野菜 l亿 kg,茎类的竹笋干 l亿kg。

森林蔬菜种类繁多,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生长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木本类,如香椿、省沽油、黄连木、合欢、刺槐等;草本类,如薇菜、鱼腥草、蕨菜、马齿苋等;真菌类 ,如香菇、羊肚菌、蘑菇等。根据其可供食用的部位和器官的不同,可分为:茎菜类,如毛竹、枸杞、菜蕨等;叶菜类,如香椿、刺龙芽、马齿苋等;花菜类,如槐花、菊花、黄花菜等;果菜类,如板栗、木通、山核桃等;根菜类,如魔芋、桔梗、百合、玉竹等;菌菜类,如猴头、黑木耳、香菇等。根据开发利用的规模化程度,可分为:形成规模化、商品化经营的种类,如香椿、蕨菜、龙芽惚木、薇菜等;地方集贸和民间采食种类,如省沾油、马齿苋、毛百合、东风菜等。

二、森林粮食

森林粮食是指森林植物体的某个部分(包括果实、种子、根、皮、叶、花等)含有较多淀粉、单糖、低聚糖或者蛋白质,能代替粮食食用的植物,如大枣、柿子、被群众称为“木本粮,铁杆庄稼”的板栗、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长寿果”的山杏等等。我国森林粮食资源丰富,据报道共有 500 余种,现已查明的约 120 多种,其中有木本 100 多种,仅板栗、柿、枣等木本粮食在我国栽培面积已达270 万 h ,总产量达 17 亿kg,年出口量达6.3亿 kg,其中开发利用的在40万 kg左右(不包括水果),另有魔芋、蕨、葛藤等林中植物的块茎、块根也可被加工成魔芋粉、蕨粉、葛粉等供食用。

依据森林粮食主要成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大类:淀粉植物,如板栗、栎类、银杏、葛根、蕨根、野果与野百合等;糖料植物,此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如枣、柿、猕猴桃、笋用竹等,不仅能制糖供食用,而且还可以直接作为饮料;蛋白质植物,如腰果、马尾松、槐等。

三、森林油料

森林油料植物是指森林植物体内(果实、种子或茎叶)含油脂 8%或在现有条件下出油效率达 80%以上的植物。我国木本油料有 400 多种,含油量在 15%—60%的有 200 多种,在 5O%—60%的有 50 多种,已广泛栽培提供油料的有30多种,已知栽培的木本油料树种只是极少部分,还有大量的野生资源有待发掘和进一步开发利用。

我国木本油料植物中大面积人工栽培的主要有乌桕、油茶、油桐、油橄榄、核桃等,其中乌桕为中国特产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林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木本油料林。含油量很高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山核桃、胡桃、黄连木、文冠果、元宝枫等。核桃、乌桕和油棕分别素有“面包黄油树”、“绿色原子弹”和“世界油王”的美誉。

四、森林饮料

森林饮料主要是指利用森林植物的果、叶、花或花粉、汁液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具有天然营养成分、无污染兼有药用价值的天然饮料。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不同消费者的特殊需要,饮料的种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碳酸饮料比重逐年下降,天然饮料却呈上升趋势;特种饮料和保健饮料则是从无到有,发展速度强劲。我国的饮料资源极其丰富,目前发现的可作为饮料原料的森林树种约有 100 种,除茶叶、咖啡等少数外,绝大多数仍处在自生自灭、有待开发的状态 。

根据所采用植物器官的不同,可将森林饮料植物分为以下几类:花类饮料植物,如鸡蛋花、杭菊、金银花等;果类饮料植物,如咖啡:、罗汉果、芍药等;叶类饮料植物,如苦丁茶、绞股篮、桑等;根、茎类饮料,如甘草、牛奶树等。根据饮料植物的功效可分为:常规饮料植物,如胡桃、猕猴桃、桑、无花果等;保健饮料植物,如沙棘、茉莉花、枸杞等。

五、森林饲料

森林饲料是重要的饲料资源。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森林饲料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木本饲料是指木本植物的嫩枝叶、花、果实、种子以及其加工的副产品,其既可直接放牧利用,又可采集、刈割、加工以后饲喂畜禽。我国有丰富的树木资源,其中可以用作木本饲料的约 1000 多种,如苹果、槐、桑、泡桐等,每年可提供几亿吨饲料。

根据植物外貌特征,我国木本饲用植物资源可大致分为针叶乔木、阔叶乔木、竹类、灌木、半灌木及小半灌木等类型。据报道,我国有较高饲用价值的针叶乔木有 6科 30 属200 余种,阔叶乔木仅杨柳科就有 100 种以上,可供饲用的竹类植物约 19 属41种,灌木类仅锦鸡儿属我国就有 72种,木质藤本饲用资源也较丰富。

六、森林药材

森林药用植物是指生长在森林中,具有特殊化学成分及生理作用,并有医疗用途的植物,即中草药中的植物性药材,是极其宝贵的天然药物种质资源库。我国森林药物资源异常丰富,价值无比,素有“药用宝库”之美称。据资料,我国药用植物达 5000 余种,其中木本药用植物有300余种,野生药用动物 500 多种。

野生药用植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物质基础,含有能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活性物质。按药用功效可将其分为清热解表、祛风除湿、祛痰、理气活血、补益安神、泻下消导、驱虫杀虫、祛寒、收敛固涩、治疮肠肿瘤及其他共 l1类;还可分为地道名贵药材(指适合于特定区域生长,各种性能优于其他产区的药材)、大宗药材(指市场上需求量很大,并能进行生产、供销的药材)、民间草药(指在民间常用或较常用,没有进入市场流通的药材)和栽培药材(指在一定地区大规模栽培的药材)等。森林药材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加工是医药的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产业化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七、森林蜜源

森林蜜源植物是指具有蜜腺,能分泌甜液并被蜜蜂采集、酿造成蜂蜜的森林植物,是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我国森林蜜源植物资源可利用的达 9 857种,分属于 110 科,394属,比较知名的有 100 多种,而目前已被系统研究能生产大量商品蜜的只有 3O 多种,其中较重要的有椴树、刺槐、胡枝子、山乌桕等

按养蜂价值的大小,可把整个森林蜜源植物分为主要蜜源植物和辅助蜜源植物,其中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分泌蜂蜜丰富,蜜蜂爱采集并能生产商品蜜的植物称为主要蜜源植物,如刺槐、椴树、枣树、荔枝、山桂花等;而只能取得零星蜂蜜的则为辅助蜜源植物,如麻黄、毛白杨、桑、构树、悬铃木等。

八、森林香料

森林香料植物是指那些含有芳香成分或挥发性精油的森林植物,这些挥发性精油可能存在于植物的全株或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中。而食用香料植物则是指在饮食业中进行加香调料而用的植物性原料。我国天然香料植物共有400余种(其中木本约 100多种),主要集中在芸香科、八角科、樟科、木兰科等。现已开发利用的天然木本香料植物仅 5O 余种,其中较重要的有八角、樟树、黄樟、肉桂等,还有更多的资源未被开发利用。香料植物在食品中具有调味调香、防腐抑菌、抗氧化等作用,还可以作为饲料的天然添加剂。根据食用香料植物的利用部位不同,可分为:根茎类香料植物,如花椒、姜、菖蒲等;茎叶类香料植物,如月桂、木兰、五味子等;花类香料植物,如菊花、桂花、金银花等;果实类香料植物,如花椒、柠檬、香橙等;种子类香料植物,如扁桃、胡椒、八角、茴香等;树皮类香料植物,如斯里兰卡肉桂、中国肉桂、川桂皮等。

九、其他种类

除上述几种以外的各种森林食品都归此类,如森林肉食、森林添加剂、森林矿泉水等。森林是各种动物种群的栖息地,森林肉食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野生禽兽,产量最大的有野兔、野禽等;另一类是昆虫食品。作为改善营养、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而加入到食品中的添加剂,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森林添加剂还具有一定的疗效功能,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如天然的抗氧化剂、防腐剂、杀菌剂等不仅赋予食品良好的色、香、味,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我国的添加剂植物约有 900 多种,已开发利用的有 150 余种,其中色素达 5O 余种,1991年被批准允许使用的色素就有 39 种,如辣椒红、高梁红、β-胡萝卜素等。

森林副产品有哪些?

利用林木含有的特殊成分加工取得的产品。特种林产品可归纳为以下8类:

木本油料

中国木本油料可加工利用的约200多种,其中桐油、乌桕油是中国特有的工业用油。油茶油是重要食用油。沙棘籽油含黄酮类化合物,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肠胃溃疡和其他炎症有一定疗效外,还能促进组织再生和上皮组织愈合。该油含有丰富的天然抗老剂——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是制造药物、高级化妆品的理想原料。

挥发油

是香料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如松节油、樟脑、樟脑油、杉木油、柏木油、桉叶油、桂皮油、山苍子油等。樟脑、樟脑油、桂皮油,都是中国传统的出口特种林产品。

天然树脂

有松脂、冷杉树脂(见冷杉胶)、紫胶、橡胶、生漆等。生漆素有“涂料之王”美称,是中国传统的出口林特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松脂、冷杉树脂、紫胶和橡胶是军工、化工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树胶植物体受伤部位渗出的一种粘性物质。主要成分是多糖类。在空气中干燥后,变为块状固体,加水能膨大,形成胶状物。如阿拉伯胶、黄芪胶、猕猴桃胶等。用作医药、食品、造纸的胶料,如口香糖生产、宣纸制造都要用这类胶料。(见树胶)

天然单宁

寄生在盐肤木上的虫瘿——五倍子(角桔和肚棓),含有70%的单宁,提取加工,制成单宁酸。单宁酸是合成药物的重要原料。其他如橡碗、落叶松树皮等,都可以提取单宁,用作制革、医药等工业原料。近年发现水解类单宁具有抗疱疹病毒及抗肿瘤作用。

植物色素

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和叶绿素。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各种组织中,是天然的**染料。有抗氧化作用,可用作油脂的抗氧化剂。此外,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桑色素,有预防X射线烧伤作用,白果双黄酮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叶绿素有促进组织再生和抗菌作用。植物色素还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见木本植物色素)

生物碱

生物碱类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多用作医药。如石榴皮碱、槟榔碱作驱虫药;猕猴桃碱、喜树碱、三尖杉酯碱和美登木碱有显著的抗癌作用。美登木碱是由19个原子(18个C和1个N)组成的大环化合物,毒性低,是一种有希望的植物性抗癌药物。

有漆蜡、枫香蜡和虫白蜡等。多覆盖在树木枝干、叶或果实表面。虫白蜡是由白蜡虫分泌的蜡质。主要用作防水剂和上光剂,也用于制作蜡模。(见白蜡)

此外,中国栓皮产自栓皮栎,用于加工各种栓皮制品,如软木砖、软木板、橡胶软木垫片等(见栓皮)。构树皮和青檀皮都含有柔韧的纤维,前者是制造麻纸的原料,后者是制造宣纸的重要原料。杜仲皮含有杜仲胶和其他成分,用于提制杜仲胶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及腰腿疼等药用。

森林本身或以森林为依托,生产除木材、竹材和被称为特种林产品以外的林产品。森林立地条件特殊,乔、灌、草、地被物占据着几十米高的空间,植物种类繁多,有些植物需要在高大树木庇荫下生长,有些植物要攀援其他树木生存。在这茂密浓郁的森林中,湿度大,林地腐殖层厚,给中药材、山野果、山野菜等滋生繁育创造了适宜的环境。中国森林副产品种类繁多,仅就按中药材、山野果、山野菜一些重要种类简单加以介绍。

人参

根部入药。野生者称“山参”。《本草纲目》中称“神草”。主要成分有人参圭能苷、人参苷、人参酸、维生素B等。在医学上为滋补强壮剂。有安神益智、补气固脱、健脾止泻、生津止渴等效能。人参系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野生参对环境要求较严,多生长在以红松为主的混交林中,有时也生长在椴、柞、榛林内肥沃湿润处。人参一般生长期为6年,在秋季9月左右,果实变红,容易发现。采收时拔除周围杂草,用竹针拨开根部周围泥土,将根取出洗净晒干。

灵芝

又称瑞草。常见者为赤芝和紫芝。《神农本草经》上载:“赤芝,味苦平,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近代中医以灵芝为滋补强壮剂。具有镇静止咳,平喘强心,止痛,增强肌体缺氧耐力及解毒保肝作用。灵芝是多孔菌科灵芝属的一种真菌。一般多生长在深山阳坡的栎树及其他阔叶树的腐朽部位,为寄生的子实体。菌盖呈半圆或肾形,由黄变红褐色,有光泽。采收后晒干备用。

五味子

以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而得名。果实含10%的苹果酸,12%的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等。此外,还含有五味子素、树胶脂、碳水化合物及铁、锰、磷、钙等矿物质。主要医疗作用是刺激呼吸中枢、兴奋中枢的反应机能,调节心脏血管系统病态生理机能及改善失常的血液循环。《神农本草经》上载:“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现代医药上,用作滋养强壮,收敛剂,止遗精,镇咳喘。外用局部止血,治五痔下血、脱肛等。还可用于治疗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症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等。五味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落叶缠绕灌木。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等林区河谷湿润、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地方。五味子每年6月开花坐果,8~9月果熟。采下果实晒干笼蒸,果实变黑后,取出晾干备用。

酸枣仁

种仁入药。《本草纲目》上载:“酸,平,无毒。仁,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近代,种仁用于养肝宁心,滋养敛汗,安神催眠,是强壮神经和镇静的良药。酸枣为鼠李科枣属落叶灌木。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干旱瘠薄的中性、酸性土壤和石灰岩山区。在9~10月,酸枣果实呈红色时即可采收。将采集的果实堆沤后除去果肉和杂物,枣仁晒干后即可备用。

刺五加

又称白刺。此树五叶交加,常生密刺,故名刺五加。根皮和树皮入药。《本草纲目》上载:“根皮及树皮,气味辛,温,无毒,主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三岁不能行,疽疮阴蚀。可治男子阳萎、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轻身耐劳。”它还具有治疗动脉硬化,调节高低血压,镇静安神,止咳祛痰等功效。刺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落叶灌木。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及河南、陕西、四川等省的林下和林缘土壤湿润处。剥下的皮晒干后备用。

杜仲

皮入药。相传古代有一个叫杜仲的道士,常服此药而得益,后人则称此树为杜仲树。是中国特有的药用树。《本草纲目》上载:“皮,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近代把它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良药。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五岭以北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区。一般15年生即可剥皮,时间以春夏之交为宜。剥下的树皮洗净、压平、晾干后备用。

厚朴

皮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贵重药材。《本草纲目》上载:“皮,气味苦,温无毒,可温中益气,消痰下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心烦满,厚肠胃。”近代中医认为,树皮含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木兰醇、生物碱和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温中下气,散满燥湿,止咳平喘,健胃止吐,退热利尿等功效。厚朴为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分布在黄河以南林区的溪谷、山麓的凉爽湿润处。在立夏和夏至间剥取20年生以上的树皮、根皮。皮阴干后在沸水中微煮,再放阴凉处晾干。

黄柏

皮入药。树皮、根皮含有黄连素,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功效。主治各种菌痢、伤寒、肝炎、风湿性关节炎、中耳炎、结膜炎、湿毒热疮以及糖尿病、肾脏病、皮肤病等。果实可作驱虫剂。黄柏为芸香料黄波罗属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林区的河谷、溪流附近。在立夏和夏至之交剥15年生以上的树皮,树皮趁湿刮去粗外皮,露出黄皮时压平、晒干备用。

茯苓

又称松膄。汉代张仲景用茯苓配制“五岭散”治病。茯苓和米粉、糖等制成糕点,是老人、儿童健脾滋补佳品。茯苓系多孔菌科卧孔菌属的一种真菌。野生的主要生长在马尾松、赤松的根上,松树纤维素发酵繁殖大量菌丝,集结而成块状菌核。《淮南子·说山》上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的记载。树下结的茯苓每个从几克到几十千克不等。主产区是云南、河南、山西等省的林区,其中以云南所产的“云苓”质量最佳。

天麻

又名定风草。茎直立,不分枝,如箭杆,故又称“赤箭”。块茎肉质肥厚,可入药。有益气定惊,镇痛养肝,止眩晕,祛风湿,利腰膝,强筋骨等疗效。主治神经衰弱,四肢麻木,小儿惊痫等症。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自养,依靠蜜环菌与其共生。主要生长在云、贵、川、陕、藏海拔1200~2000米的栎林肥沃湿润土中和树桩、树根上。天麻生长期为1.5年左右。秋天采收的天麻质量好,去掉地上茎和须根,刮去外皮,蒸后烘干即可。天麻不易繁殖种子,采收时切忌带出珠芽,留作繁殖。

松籽

即红松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脂肪74%,蛋白质14.8%。食用后,不仅能滋补身体,增进健康,而且可医治风痹、头眩、咳嗽、吐血、便秘等症。红松属松科松属常绿乔木。生长在长白山、小兴安岭林区的肥沃湿润缓坡山地,多与杨、桦、椴等阔叶树混生。松籽一般在9月上旬开始成熟,有大小年。当松塔由青绿转为褐绿或淡黄并鳞片稍向外卷时,即可采收。采下的松塔放在通风处干燥,待鳞片松裂后,放在木槽里用木棒敲打,除去杂质,将松籽摊晒在阴凉处,待含水率降到9%以下时即可收藏。

榛子

即榛树的果实。榛仁一般含油率达50~60%,含蛋白质17~19%,并含有维生素等成分。常食还有开胃、明目的作用。榛树属桦木科榛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连片生长在林缘缓坡或散生在林中。产量较多的是果壳较厚的平榛和总苞上生毛的毛榛。榛树3年生进入盛果期,果实在9~10月成熟,一般总苞茎部呈酱紫色,果仁淡**时即可采收。去掉总苞,晒干后即可炒吃,也可用种仁加工糕点。

沙棘

又称醋柳。果肉含维生素C、E、A、K量居浆果之冠,还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是一种优质滋补佳品。种仁含油率达18.8%。沙棘油是各种生命活动物质的浓缩物,可全面增强肌体活力,用以生产高级保健和宇航食品。沙棘系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由于沙棘抗逆性强,分根蔓延快,在中国北方的荒山、荒滩上连片生长。在9~10月当果变黄时即可采收。可鲜食,果汁可制多种饮料,种仁可榨油。

猕猴桃

又称羊桃。果实营养丰富,果肉含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每百克鲜果含维生素C300~400毫克,比柑橘高5~10倍。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酒、果汁、果脯等产品。食用不仅有益健康,还有调中理气、生津利尿、解热除烦之效。猕猴桃系猕猴桃科猕猴桃属落叶藤本攀援植物。广泛分布在温暖湿润的针阔混交林或林缘灌丛中。9~10月,当果色深绿、果肉变软、果面有光泽时即可采收。随采、随运、随贮,不使果实损伤。

山葡萄

果浆营养丰富,含糖7~23%,还有蛋白质和钙、磷、钾、铁等,是酿制葡萄酒的原料。山葡萄酒为红宝石色,酸甜适口,浓郁醇厚,不仅是一种美味饮料,还对贫血和神经衰弱症有疗效。山葡萄系葡萄科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中,匍匐或攀援其他树木生长。在9月,果实变紫、果面有满白粉时即可采收。果实要妥善保管,及时加工。

蕨菜

因形似小儿拳,茎紫色,故又称“拳菜”、“紫菜”。嫩叶含维生素及胡萝卜素,茎多淀粉,是一种滋补性食品。且对失眠、关节炎、高血压等症有疗效。自古以来即被人们采食。《诗经·召南草虫》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记载。中国盛产,除内销外,每年向日本、东南亚等国大量出口。蕨菜属凤尾蕨科草本宿根植物。分布在温带、暖温带疏林、林缘湿润肥沃的阴坡和沟沿等处。蕨菜春天从根茎萌生,当羽状叶呈拳状时即可采摘,过晚则老化。采下后防止挤压,及时用开水煮5~6分钟后,捞出晒干。

竹笋

是竹的幼芽。夏末或秋初,壮龄竹的竹鞭上的部分侧芽萌发为笋。初冬成长的笋,虽可长成竹子,但在密度大的竹林中,可适当挖掘冬笋。冬笋品质好,风味佳,嫩脆鲜美。笋干含19%的蛋白质和丰富的钙、磷、铁等无机物,它与香菇、木耳、黄花菜合称“四大山珍”,是蔬菜市场上的畅销品。

香菇

又称香蕈、冬菇。味鲜而香。干品除含13%的蛋白质外,还富含脂肪、糖、纤维素、亚油酸、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香菇还含有“香菇素”,具有防癌肿,治肝硬化,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治疗肾脏病、胆结石和糖尿病的作用。香菇是担子菌纲伞菌科香菇属的一种真菌。常野生在林中阔叶树的倒木上。主要产区是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省的山林地带。当香菇的菌伞展开七八成,菌盖较厚且边向内卷时即可采收。采后要及时摊晒或烘烤至全干。

木耳

又称黑菜。干木耳除含有10.6%的蛋白质和65%的糖类外,还含有钙、磷、铁等成分。营养丰富,质地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食的珍品。木耳还有益气轻身、滋补强壮、通便治痔的疗效,并可去瘀生新,是矿山、纺织工人的保健食品。木耳是担子菌纲木耳科木耳属的一种真菌。木耳的担孢子寄生在壳斗科的栎树枝干或枯腐木上,由菌丝体分泌各种酶分解木质素,吸收木料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通过外界水、温、湿、酸碱度作用,使菌丝体发育成子实体。子实体呈耳形,褐色。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革质。木耳产区较广,中国以湖北房县山区产的“房耳”,色质俱佳,闻名中外。当耳色变浅,耳片舒展,肉质肥厚,菌柄收缩,腹面产生白色孢子时,即可采收。采后要及时晾干。

猴头

是一种状似猴头的真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不仅是一种名贵菜肴,而且还可医治消化道溃疡、胃炎和肿瘤等症。猴头系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猴头多生长在栎树及核桃楸等阔叶树的枯朽木上或活树的伤口处。通常雌雄对生,8~9月,当子实开始散发孢子时,应及时采收晒干。

关于“森林食品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shi/202507-5754.html

(9)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森林食品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森林食品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森林蔬菜,森林蔬菜...

  • hzjyqz
    用户072308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森林食品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