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寨镇的历史

网上有关“林寨镇的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林寨镇的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目前林寨至义都的古驿道仍残存部分路段,后来随着语言的演变,渐渐地人们将林隘称为林寨,这就是林寨的来由。当年林统领运用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修凿的林屋古井,明都御史王阳明追剿池大鬓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红巾军攻占林寨时,首先就是控制林屋井,确保部队饮食水的安全。古井至今仍保存完好并使用。早期林寨镇的历史未见太多传记,元至正十年(即1350年)大元朝庭台谏陈衡之子陈元坤自福建宁化石壁落居林寨,被封为千户造册主薄,同时任乡饮大宾,是为林寨陈姓始祖。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都御史王阳明平定池仲容农民起义军后,将江西定南及连平、龙川、河源四县相接范围设立和平县。林寨是从龙川仁义图划分而来,从此地图上开始出现林镇这个地名,建县之前此地被视为蛮夷之地,历遭兵灾匪祸劫难,居民极少。明嘉靖十七年(1558年)县令盛旃,报请朝庭核准,设立林镇,至今己五百多年了。

清顺治二年(1646年)石镇村开挖墙基时,在墙基下1.8米处挖有李氏状元碑记;康熙至雍正年(1662年至1721年)六十年间有众多移民填川,散居于四川沪州、潼南、峨边、彭水、乐山一带。另有数脉到广西、雷州、湛江和广州观音山等地发祥。康熙卅一年癸酉科考生陈钖赞考取举人开了林寨举子进入仕途之先河;嘉庆年间林寨迁广西学子陈继昌殿试连中三元考取状元,此后又出现上正村一门七举九岁贡和下正村九世衣冠一脉传之辉煌,清乾隆59年,国宝宋朝名画[牡丹图]自广西容县流入林寨;

1901年基督教传入林寨;1916年古云寨建学校时曾挖出一条古时立寨遗址的有线纹青砖墙基;1965年下正陈振雄在林屋山脚开挖墙基时挖出古墓一穴,砌墓道的是线纹青砖,从三.四号墓出土器皿有大.小四耳罐、.古埕、盆、缸、碗等,经博物馆鉴定是隋代遗物;1982年县博物考古人员在街镇南侧大岭头采集有石铸. 石凿. 石镞等及各种饰纹陶片. 青铜器碎片等, 属春秋战国至东周时期文物;据考证,现居林寨的28姓居民都是在元未明初时,从福建.赣南、梅州等地迁入的客家人。随着时代的变化.后迁的陈姓族人取代了林姓人的地位。

林寨因水而盛,因人而兴,自古以来水上运输较为发达,林寨码头的商船沿着俐江汇入东江,往返于隆、河、惠、莞、穗之间,将山区的土特产运出去,把盐鱼布纱运进来,转运到粤北赣南一带,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林寨是大后方,当年镇内拥有货运大帆船20多艘、“大业号”拖轮一艘,货船总载量达1300多顿,其中上百顿的有3艘,江河上白帆点点、百舸争游。 林寨很容易让人顾名思义,以为它是一个盛产林木之地,但其实林寨并非因有茂盛的森林而得名,而是袭用南越王赵佗的一位林姓镇隘头目的姓氏而来的。

秦朝末年,南越王赵佗在龙川开县,察知林隘乃是抵御北方来犯之敌的关隘,也是通往和平、彭寨等地的唯一通道,为了防御北方来犯之敌及积草囤粮,于是赵佗派了一林姓头目在林隘筑寨据守。该头目在第二道隘所在的黑脸窝坑口的营地建造了屋宇,于是该地的关隘叫林屋坳。世事茫茫,随着语言的演变,人们渐渐地把林隘的村落说成了林寨。 走在林寨的乡村小道上,随处可见一座座像碉堡似的四角楼,从这些古建筑群中仿佛可以看到当年林寨繁荣昌盛的景象。

林寨在建国前富裕人家多,据当地老人介绍,林寨是一个“因水而兴、因人而盛”的古镇。因利江自北向南贯通林寨,当地人在利江岸边建了一个港口,这个港口自建成后一直是货物中转站,是当年和平的第二大水运港口。在明清时期是一年四季舟楫如林,行则鱼贯,泊则雁排,码头东边的南北大道穿街而过,牛马车辆咯咯当当、独轮小车吱吱扭扭、肩挑人扛者哼吁嗨哟似曲如歌,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悠悠的利江,繁荣的码头,给林寨这座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镇带来了商机。但到19世纪70年代后,被林寨人称为“黄金水道”的利江由于水位下降,航运衰退,林寨港成了“死港”。浓郁的文化气息

现居住在林寨的村民祖先,大部分都是和平县设县前后,从中原避战迁移到这里落户的。他们注重积聚知识,发展文化,故林寨上正村有七举九岁贡、下楼村有九千七百石天租、下正村有九世冠盖相联及百万富翁多家。

当年林寨人早就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十分重视教育,在当地掀起一股“留洋热”,大户人家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这些出国留洋的年轻人回来后,根据当地的特点,在林寨建起了一幢幢犹如碉堡般的四角楼,内行的人就可以看出,这些四角楼都带有欧美的风格。

由于林寨临近利江,每当洪水来的时候,当地人都要到高处避难,店铺里的商品也难以保存,这些四角楼的建成,不但可以避免洪水的侵袭,还有效地保障了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使当地的经济不受影响。古镇风韵引游客

林寨山水秀丽,风景优美,境内有桂坡头、断石角、天元寺、留云岩、古云寨、榕树社、铜锣嶂、万家寨等八大景点。

这八大景点中,最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留云岩上的一座留云古寺,寺内香火缭绕,佛像栩栩如生,在里面有一股清凉的感觉,恍如进入一个与世隔绝之地。更让人感兴趣的是那一口“仙井”所喷出来的“仙水”,井水清凉无比,凡是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大都会带上一罐回去慢慢品尝。

自林寨利江河水位下降以后,便失去了舟楫之利,现在的林寨镇、区、村都修建了公路,公路运输代替了水路运输,特别是京九铁路在林寨设立了一个四级火车站后,林寨的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辉煌不再,未来的发展近在咫尺,林寨正向着未来前进,重新焕发她迷人的活力。

关于“林寨镇的历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shi/202507-9009.html

(11)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7月29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7月2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林寨镇的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林寨镇的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目前林寨至义都的古驿道仍残...

  • hzjyqz
    用户072903 2025年07月29日

    文章不错《林寨镇的历史》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