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女诗人 用客语写作的第一位客家女诗人

网上有关“第一位女诗人 用客语写作的第一位客家女诗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第一位女诗人 用客语写作的第一位客家女诗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早在日据时期,一些客家文学“大佬”,即开始推崇以母语汉化的书写,其中最早开先锋是“铁血诗人”吴浊流和钟理和,他们都是在日据时期就开始以汉语写作,铺陈出客语之美的前辈作家。其中最令人瞩目是在台湾第一位用客语写作的女诗人,与铁血诗人吴浊流同乡的杜潘芳格 。

杜潘芳格出生日据时期,新竹新埔士绅潘姓人家,母亲是虔诚基督徒,童年曾随留日攻读法律的父亲在日本居住,直到上小学年纪回到台湾。11岁时,读诗读到形容莲蕉的花很红,如“血样的颜色”这样的句子,心里一惊,不断思量琢磨“血”字用得警譬动人,可见当时幼小的她早已对语言文字敏感了,特别是对诗的感动尤其敏锐。

十五六岁时她已以日文写过诗、散文、小说,而她原都是自己留着看的。杜潘芳格回忆,她年少时读了一些世界名著,自我期许是要写小说的,但是廿二三岁时拿了一篇小说,至台北去给编辑李先生看,这位编者说,她不是写小说的料,乃是写诗的料。她年纪大之后回想也许真是受到了这番话的影响,从此改而专注写诗。她的第一首诗《春天》,原是以日文写的,受到吴浊流先生的鼓励,由吴浊流先生翻译后发表。这次发表,让大家注意到这位客家女诗人无尽的潜力。

在过去保守年代,杜潘芳格是少数得以受过完整教育的客家女性,二十四岁自由恋爱,嫁给杜医生,迁居中坜,生养七名子女,生活困顿,还教插花维持生计,婚姻中又受丈夫背叛外遇,移民远赴美国。幸而在困顿生命中,她靠着大量阅读文学,与书写日记,在寂寞孤单中以诗作陪伴,绽发文学的花朵。至今她的书架上还有父亲留给她的大量文学经典。

早年她用日文写散文与徘句,精简干练又有女性特质的诗句,在客家女性中是第一人。她与“笠”诗社的女诗人陈秀喜是好友人,一路在诗刊发表作品,直到上世纪60年代,她才开始写作中文诗,最初发表的是《相思树》。第一本著作是1977年3月出版中文诗、日文诗合集《庆寿》,由此正式踏入台湾新诗界。1979年6月出版,标榜“战后最具代表性的台湾现代诗选”的《美丽岛诗集》,即选入杜潘女士10首代表诗作,当时署名本名“潘芳格”。80年代中期起,尝试使用其母语(客语)写作。

继诗集《庆寿》之后,杜潘女士陆续出版中文诗集《淮山完海》、中文诗客语诗合集《朝晴》、中日英文合刊诗选集《远千湖》、诗文合集《青凤兰波》、诗文合集《芙蓉花的季节》、日文诗集《拯层》。就写作语系与数量言,截至目前,杜潘女士大约写作日文诗50首、华文诗(中文诗)100首、客语诗70首,另有零星的散文随笔和短篇小说。

在文学活动,杜潘女士为“笠”诗社同仁(1965年加入),担任“台湾文艺”杂志社社长,“女鲸”诗社社长(1995年起)。关于“诗观”,杜潘女士曾提出这样的看法:“我的诗观就是死观。死也无悔,不把今天善恶的行为带过明天。活一天犹如渡一日,是我的理想。在死的明理上,明理生;对于现实此时此刻,人与人的关系,自然的风景,树叶,以及路旁的小孩的笑脸,都成为我诗观里珍贵的怀念。语言是映照心灵的镜子,不能只沉于空虚的梦。在日常生活上,浸于太多的悲哀,是心灵无法显出适当的语言之故,因此持着‘死观’,超脱‘死线’的意象,就是我的‘诗观’”。

1966年杜潘芳格41岁,有一天她忽然憬悟:难道她的岁月就得在生孩子、养孩子,再生孩子、养孩子的重复包袱和了无止尽的家务劳苦之中流逝吗?往日文学少女的美梦何在呢?竟然不复梦见,亦无迹可寻,难道自己一生就甘愿如此耗掷了吗?年老的她追忆年少以来,“善尽母职”与“成为诗人”的两难齐全,成为她过往生命中恒常的挣扎摆荡与冲突,直到进入暮年。孩子都相继成家立业,一一离巢了,她才终于获得自由纾解与释放。

她的一生,一如台湾女性意识抬头的见证者。在台湾妇女运动开始、女权主义兴起之前,如杜潘芳格一辈的女性知识分子,在传统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的桎梏中承受了无尽的包袱,那些沉重负荷足以抹杀他们自我存在的快乐及价值意义,且孤独自苦不知何时了。她诗作中大量呈现母职困境的心情与女性意向,是她作品中最常为人讨论的焦点。作品中的《月桃花》、《平安戏》与《中元节》三首诗作,是目前许多文学课程中被引用与讨论最多的作品。这三首诗均是用客语创作,极具意象与反省的诗作。

平安戏

年年都系大平年

年年都作平安戏

只晓得顺从个平安人

只晓得忍耐个平安人

围戏棚下,看平安戏

个系汝兜侪肯佢作个呵

尽多尽多个平安人

情愿伫戏棚下

咬甘蔗今李仔碱

保持佢个一条老命

平安戏。

杜潘芳格真正受到大家重视,是90年代之后,也是那之后才在文学论坛或诗会上见到她本尊。她的真实人生曾被中国电视公司制播成连续剧《住在十字架里的女人》,由刘若英担任女主角。

诗作中大量释放客语写的寓意与女性符码,从女性身体到母职,再到族群土地的解构、象征意含,让她的作品纷纷成为研究客家女性书写的代表,这几年接连荣获台湾文学奖的最高荣誉。如今年过八十的老太太常出现在文艺营里与后生晚辈谈诗。相对于台湾文坛活跃的女作家们,杜潘芳格更具有时代标竿的意义,亦是客家女性书写第一人。

据《宋庆龄年谱》记载:“父亲宋嘉树(1866-1918年),原名乔荪,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原姓韩,是客家人韩宏义之子,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

《宋庆龄的故乡———文昌县》则写到:“宋庆龄的祖父韩宏义是海南客家人,远祖则是中原汉人,原住河南相州安阳……在南宋时期,由于中亚部族侵入时中原人相继南迁,其中有个叫韩显卿的人,先到浙江会稽县任县尉,后又入粤任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渡琼州海峡,定居文昌锦山。”中原汉民南迁形成了南方汉族客家民系,宋庆龄祖父韩宏义是海南客家人,仍说客家话,保持客家风俗。如今海南已有数十万客家人,他们仍保持客家风俗,并说着有古汉语特色的客家话,传统风俗中透露着古中原文明的印记。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这些神主牌在1953年被毁坏了,但宋庆龄近代的祖公牌还放在昌洒祖居内。

台湾学者陈运通主编的《客家菁英》一书中,以《客家女儿永远的第一夫人宋美龄》介绍道:“活了106岁,跨越三个世纪的蒋夫人宋美龄女士是客家人。”“现任台北市北区客家会会长刘兴明证实:当年刘兴明会长考上圆山饭店电工,慢慢培养成为高级主管,都是由于蒋夫人的提拔,蒋夫人叫他小刘,有空会找他用客家话聊天……”宋氏家族本是客家人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关于“第一位女诗人 用客语写作的第一位客家女诗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shi/202508-12451.html

(2)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8月07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8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第一位女诗人 用客语写作的第一位客家女诗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第一位女诗人 用客语写作的第一位客家女诗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 hzjyqz
    用户080702 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不错《第一位女诗人 用客语写作的第一位客家女诗人》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