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的资产评估方法

网上有关“林木的资产评估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林木的资产评估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现行市价法应用的条件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在林木资产、林地资产与森林景观资产评估中都将现行市价法排在评估方法的前列。现行市价法的本质是根据替代原则,经比较分析评估森林资源的价值。如落叶松和杨树是我国的主要树种。落叶松占东北林区针叶树材总蓄积量的40%以上,杨树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达到666万公顷,且这两个树种都是速生林,因此交易量都将会很大。在未来的活立木市场上采用市场法评估林木资产价值时,挑选这两个树种的可比性交易案例将比较容易。

二、现行市价法的基本程序

(一)搜集和选择交易案例

现行市价法的关键是参照案例选择的可比性问题,就是应尽量选择与待评估林分相近,交易时间尽可能接近评估基准日的交易案例。另外,为避免某个参照案例中特殊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对成交价不正常的影响,应尽可能多选择几个交易案例。

(二)在待评估对象与参照案例之间选择比较因素

对于不同的林木资产评估方法,影响其评估价值的因素各有侧重。现行市价法中影响林木资产价值的主要因素有树种、市场条件、交易日期、产权类型、林分生长状况、立地质量及地利等级等。其中交易情况是指交易行为中是否包含特殊因素,如存在特殊因素,则需要排除掉这些特殊因素导致的交易价格偏差;林分生长状况是指林分的林龄、株数、树高、胸径和蓄积量等主要生长指标;立地质量是指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种类和厚度等因素;地利等级是指可及度和运距等。

(三)量化差异与调整综合

将参照案例与评估对象的对比因素进行比较,把比较的结果数量化,再根据量化后的比较因素指标对参照案例的成交价格进行调整。

(四)综合分析确定评估结果

根据调整的参照案例的结果,采用简单平均、加权平均、中位数等方法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

薪炭林是什么

问题一:森林资源包括哪些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问题二:台湾的森林资源有哪些? 台湾岛是祖国的森林宝库,台湾本抚森林面积约为186万公顷,占全岛土地总面积的52%,比著名的山林之国瑞士的森林面积还要大,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比重最大的省,其中天然林占80%,总蓄积量为3亿多立方米。它们基本分布于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地,又以属于暖带林木种类的阔叶林所占面积最广,超过林地面积一半以上。许多是经济林木和珍贵的树种。台湾因此而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

台湾岛地势高差悬殊,温差较大,生长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树种4000多种。林区中既有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也有针叶林。在台湾岛的森林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树木有300多种,其中用作工业原料的最多。例如:樟树、毕山松、马尾松、油洞、漆树、胭脂树、木篮、白檀、紫檀、红桧、相思树、冷杉、水柳、赤杨、扁柏等总计不下八九十种。

在这些经济树种中,最有名、经济价值最高的要数樟树了。其主要树种有本樟、芳樟、油樟,是提取樟脑和樟脑油的原料。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也找不到像台湾那么多的樟树林和生产那么多的樟脑,因此,台湾岛又有“樟脑王国”的美称。台湾岛的一些热带林木也是祖国大陆比较缺乏的,扁柏等珍贵林木更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其中油杉、肖楠、台湾杉、峦大杉和红桧被称为“台湾五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质木材和珍贵树种,也是祖国的宝贵自然资源。

台湾岛的森林以阿里山最为著名。进入山间腹地,到处古树参天,遮天蔽日。丘陵地带,桉树、椰树、槟榔树高大挺拔,合欢树、相思树、榕树枝叶繁茂,香蕉树果实累累。樟树、肖楠、槠树、栎树等阔叶树四季常绿,红桧、扁柏、铁杉、亚杉等针叶树粗大笔直。每当风起,千枝摆动,林涛震荡山谷,几十里外都可听到阵阵轰鸣。

问题三:中国的森林资源现状 大城市及沿海地区树木成长的很好很茂密 而长江中部地区原有的原始森林已不复存在曾经是密密麻麻大树现在已变沙丘不能积水洪水泛滥

问题四:我国哪些地方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中国国土辽阔,森林资源少,森林覆差率低,地区差异很大。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全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其中以台湾省和香港为最高,达70%。森林覆盖率超过30%的有(70%)、福建(62.9%)、江西(60.5%)、浙江(60.5%)、广东(57.9%)、海南(51.9%)、黑龙江、湖南、吉林、等8省,超过20%的有辽宁、云南、广西、陕西、湖北等6省、区,超过10%的有贵州、安徽、四川、内蒙古等4省、区,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多在10%以下,而新疆、青海不足1%。

问题五: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我国森林资源的大致分布:

1.东北的: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主要用材树种:针叶林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沙松、云杉、冷杉等;阔叶树有桦、杨、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榆、槭、柞树等。

2.西南的西南林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 *** ,主要林区处在横断山脉。这里天然原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面积占90%以上,蓄积量比重超过95%。

3.东部的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山区,则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

南方地区包括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贵州等10省区。南方地区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也是历来林业发达的地区,人工林占有很高的比重。山区的农民有经营林业的习惯。南方森林资源的分布比较均匀。武夷山系和南岭山系较为集中,两个山系的面积占南方地区总面积的22%,而有林地面积占45%,蓄积量占65%。

南方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林和竹林基地。如湘、鄂、黔的漆、油桐;鄂、皖、赣、浙的乌桕;浙、赣、湘、黔、桂的油茶;湘、桂、闽、浙、赣的毛竹等。

据刚刚结束的第七次森林资源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为12.0%,其中以台湾省为最高,达70%。森林覆盖率超过30%的有福建(62.9%)、江西(60.5%)、浙江(60.5%)、黑龙江、湖南、吉林等6省,超过20%的有广东、辽宁、云南、广西、陕西、湖北等6省、区,超过10%的有贵州、安徽、四川、内蒙古等4省、区,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多在10%以下,而新疆、青海不足1%。

问题六:森林资源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作用和效益?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林区内野生的植物和动物。 作用和效益:一、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二、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三、森林是天然制氧厂四、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五、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六、森林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七、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八、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详细如下:一、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据测定,森林种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二、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三、森林是天然制氧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若是树木生长旺季,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化碳,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资料介绍,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诚然,林木在夜间也有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但因白天吸进二氧化碳量很大,差不多是夜晚的20倍,相比之下夜间的副作用就很小了。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 四、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据研究结果,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对人就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出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实验测得,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20分贝,比空旷地的自然衰减效果多4-8分贝。城市街道上种树,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要使消声有好的效果,在城里,最少要有宽6米(林冠)、高10米半的林带,林带不应离声源太远,一般以6-15米间为宜。 五、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

问题七:地球上的森林资源还有多少 1962年,地球的森林面积减少到5500万平方千米。进入20世纪,随着人口的激增,到1975年,已减少到2600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约为20%。例如,巴西森林覆盖率已从400年前的80%减少到4O%。许多地方的原始森林已经踪迹全无了。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40%,居世界第120多位。 世界上只有20%的原始森林保存完整

木材走私与毒品走私、武器走私和野生动物走私一样严重

从今天开始的一周是北京爱鸟周,提到鸟类人们就会联想到森林。森林是鸟类最主要的栖息地之一,也对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广袤的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但地球上的森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今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森林。

■拯救“地球之肺”

最近装修房子的人一定会发现,建材市场上的国产实木几乎已无处可寻,进口实木地板却铺天盖地。而两三年前装修房子的人却可以大量使用国产优质实木。

其实专家们早就预言了这种状况:自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紧急实施后,大范围禁止树木采伐,国内木材产量锐减。但中国对木材及森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必然会从周边国家增加进口来弥补需求。于是中国一下子变成了世界第二大木材进口国,进口量仅次于美国。

与此同时,全球森林资源告急的呼声频频见于媒体。2004年2月9日至20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七次缔约方大会也将森林保护列为议题之一,会议期间,众多环保组织着重提出了木材非法砍伐和木材非法贸易问题。

由于木材资源的短缺,木材非法采伐与贸易已愈演愈烈,非法采伐已成为全球林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专家们认为,木材走私与毒品走私、武器走私和野生动物走私,已并列为危害最严重的四大国际走私犯罪活动。

■“地球之肺”已布满斑痕

原始森林是地球上众多陆生生物的家园,世界资源中心的资料显示:世界上所剩下的原始森林中,只有20%是比较完整的,其余都已被破坏得支离破碎。

热带雨林:

世界最大的热带森林―――亚马孙森林主要分布在巴西和秘鲁。上游的秘鲁仅近10年就有600多万公顷森林因砍伐而惨遭破坏,全国1亿多公顷土地因水土流失而荒漠化。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中蕴藏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类,而今已经有1亿公顷森林被砍伐殆尽。

国际环境专家警告:如果巴西 *** 不积极采取措施拯救亚马孙雨林,那么再过10年至15年,亚马孙森林将无法再恢复原貌,人类也将痛失这一片美丽家园。

非洲的木材生产主要集中在西非刚果河流域,分布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热带雨林,占世界热带雨林总面积1/4,是仅次于亚马孙河流域的全球第二大热带原始森林。近年非洲的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非洲的生态危机:沙漠化不断扩张,干旱周期性肆虐,饥荒蔓延,非洲成了经济最贫困的一个洲。

亚洲的热带雨林集中在东南亚诸国。近10年印尼热带森林的消失速度增长了10倍,每年有200多万公顷热带雨林遭到毁灭。

最新的伐木统计数字更令人震惊:2000年印尼共损失了380万公顷的森林,比1990年增加了一倍,这个损失速度也是巴西亚马孙河流域森林损失速度的六倍。如果木材产业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印尼剩下的低地森林也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被破坏掉。如按目前的毁林速度,印尼最具生物多样性的苏门答腊森林到2005年将消失殆尽,加里曼丹的森林在2010年将不复存在。

温带原始雨林:

紧贴着太平洋东岸的加拿大卑诗省,有一片珍贵的原始森林―――大熊森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带原始雨林,面积达700万公顷。高达百米的参天古......>>

问题八:中国森林资源有哪些特点? 中国森林资源是在中国国土内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林地、宜林地与林分、疏林、散生木,以及林地内的动物、植物、景观等资源。

中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

1.人均资源占有量小。人均有林地面积0.113公顷,人均有林地蓄积量7.9立方米,不及世

界人均83立方米的1/10。

2.林业用地面积大,但利用率低。有林地的利用率仅为50.05%,而德国、日本等林业发达国家的林业利用率都在90%以上。

3.林地分布不均匀,影响了多种效益的发挥。林地集中分布在中国的东南部,西北地区很少。土地面积占全国32.2%的西北地区,有林地面积仅占全国的6.7%,活立木蓄积量为全国的7.7%;在东南部又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则分布较少。由于西南地区的森林大多位于崇山峻岭或高深峡谷之中,交通运输困难,开发利用的难度较大,而且90%是成、过熟林,虽然活立木蓄积量较高,但可采资源量少。中国森林的这种 分布格局,造成“北材南运”与“东材西运”,即增加了木材的生产成本,又削弱了森林的总体防护功能。

4.森林管理粗放,生产力低下。中国有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76.5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15.5立方米的66.2%;人工林生产力则更低,平均每公顷蓄积量33立方米。

中国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熟林资源日趋减少,可采资源少,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的任务仍很繁重;对森林资源利用不能放任自流,必须继续实行限额采伐。(摘编自《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问题一:什么是薪炭林 薪炭林是指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乔木林和灌木林)。薪炭林是一种见效快的再生能源,没有固定的树种,几乎所有树木均可作燃料。通常多选择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广、萌芽力强、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耐樵采、燃值高的树种进行营造和培育经营,一般以硬材阔叶为主,大多实行矮林作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作为薪炭材消耗的木材约占木材消耗总量的46.9%,其中以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拉丁美洲部分发展中国家约有85%的木材作为薪炭材生产。在中国,薪炭林的面积和蓄积量约占有林地面积的3.4%和木材蓄积量的0.9%。营造薪炭林是解决当今世界农村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用材树种同时也是优良的薪炭林树种,如马尾松、麻栎、桉树等。通过对用材林的间伐和整枝(林木)以取得烧柴是中国各地常见的经营方式。

问题二:什么是经济林、薪炭林? 经济林是以生产除木材以外的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薪炭林是指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乔木林和灌木林)。薪炭林是一种见效快的再生能源,没有固定的树种,几乎所有树木均可作燃料。通常多选择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广、萌芽力强、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耐樵采、燃值高的树种进行营造和培育经营,一般以硬材阔叶为主,大多实行矮林作业。

问题三:薪炭林 用材林 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就是根据森林的经营目的和主导利用不同,将森林进行分类,并实行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以实现森林经营的目的。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将森林划分为两大类――公益林和商品林。森林法关于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规范是零散的,但是基本的框架是清晰的。1984年森林法,规定了森林基本分类规范,以及与森林分类经营相对应的林木采伐管理规范;1998年修改森林法时,设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1999年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公益林区划规范等。森林法关于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规范归纳起来为四个方面:

1、森林分类基本规范

森林法第四条规定,森林分为五类,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主要用于提供生态效益,属于公益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主要用于提供有形林产品,属于商品林。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规范

森林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设立,补偿的对象和范围,以及使用规范。

①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1998年修改森林法时,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这是对森林法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法律制度的根本性完善。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我国在森林经营和生态建设过程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以木材生产利用为唯一目的的林业经营体制,标志着森林在生态建设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对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②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对象和范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此外,森林法强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3、与森林分类经营相对应的林木采伐管理规范

《森林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了林木采伐管理规范。

①关于商品林采伐规范――主要是用材林采伐规范。森林法规定,成熟的用材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皆伐应当严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

②关于公益林采伐规范。森林法规定,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

4、公益林区划规范

《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了公益林区划主体、批准程序,以及面积控制标准。

①国家重点公益林(原文是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②地方重点公益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 *** 批准公布。

③其他公益林,由县级人民 *** 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和本级人民 *** 的部署组织划定,报本级人民 *** 批准公布。

④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本行政区域森林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

(三)植树造林制度

植树造林是培育、增加森林资源的根本性措施。《森林法》关于植树造林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林业建设方针、科技扶持、经济扶持、义务植树制度、植树造林规划、植树造林任务及封山育林等六个方面。

1、确立了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针

《森林法》第五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方针。

所谓“以营林为基础”,是指要把营林、造林工作作为林业建设的基础,把培育、发展森......>>

问题四:请问什么是薪炭林?什么是采伐迹地?什么是火烧迹地?什么是未成林造林地? 薪炭林:以生产烧柴、木炭等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营造这类森林要选择燃烧热值高、生长快、萌芽力强、易燃、无臭、无毒的树种,并多以矮林作业法经营。有些用材树种同时也是良好的薪炭树种,如松类、栎类、桉树等。在营造时可采取用材及薪炭兼用,进行密植,每公顷1万株左右,郁闭后逐年间伐获得薪炭材,成林后每隔2-3年修枝又可获得薪炭材;也有将部分立木砍伐保留伐桩,或在一定高度砍去树冠使其萌发而不断获得薪炭材。

采伐迹处:指森林中经采伐后尚未长起新林的土地。一般应迅速进行更新,恢复林地,以免荒废。

火烧迹地:指森林中经火灾烧毁后尚未长起新林的土地。

未成林造林地:指造林成活率大于或者等于合理造林数的41%,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满3至5年或飞机播种后不满5至7年的造林地)。

问题五:产畜和役畜与存栏待售的牲畜区别是什么?谢谢 可计提折旧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产畜,通俗的说就是专门繁殖产幼崽的,比如老母猪。役畜通俗的说就是专门干活,比如犁地的牛。

存栏待售的牲畜一般是指由人类饲养使之繁殖而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畜类。可理解为家畜,家禽的统称。

问题六:林业中的用材林是什么意思? 林份分五种:用材林,经济林,水源涵养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以取用木材为目的的林木叫用材林!如檩椽,板材,造纸等!

问题七:什么是薪炭林 薪炭林是指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乔木林和灌木林)。薪炭林是一种见效快的再生能源,没有固定的树种,几乎所有树木均可作燃料。通常多选择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广、萌芽力强、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耐樵采、燃值高的树种进行营造和培育经营,一般以硬材阔叶为主,大多实行矮林作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作为薪炭材消耗的木材约占木材消耗总量的46.9%,其中以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拉丁美洲部分发展中国家约有85%的木材作为薪炭材生产。在中国,薪炭林的面积和蓄积量约占有林地面积的3.4%和木材蓄积量的0.9%。营造薪炭林是解决当今世界农村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用材树种同时也是优良的薪炭林树种,如马尾松、麻栎、桉树等。通过对用材林的间伐和整枝(林木)以取得烧柴是中国各地常见的经营方式。

问题八:什么是经济林、薪炭林? 经济林是以生产除木材以外的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薪炭林是指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乔木林和灌木林)。薪炭林是一种见效快的再生能源,没有固定的树种,几乎所有树木均可作燃料。通常多选择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广、萌芽力强、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耐樵采、燃值高的树种进行营造和培育经营,一般以硬材阔叶为主,大多实行矮林作业。

问题九:请问什么是薪炭林?什么是采伐迹地?什么是火烧迹地?什么是未成林造林地? 薪炭林:以生产烧柴、木炭等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营造这类森林要选择燃烧热值高、生长快、萌芽力强、易燃、无臭、无毒的树种,并多以矮林作业法经营。有些用材树种同时也是良好的薪炭树种,如松类、栎类、桉树等。在营造时可采取用材及薪炭兼用,进行密植,每公顷1万株左右,郁闭后逐年间伐获得薪炭材,成林后每隔2-3年修枝又可获得薪炭材;也有将部分立木砍伐保留伐桩,或在一定高度砍去树冠使其萌发而不断获得薪炭材。

采伐迹处:指森林中经采伐后尚未长起新林的土地。一般应迅速进行更新,恢复林地,以免荒废。

火烧迹地:指森林中经火灾烧毁后尚未长起新林的土地。

未成林造林地:指造林成活率大于或者等于合理造林数的41%,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满3至5年或飞机播种后不满5至7年的造林地)。

问题十:薪炭林 用材林 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就是根据森林的经营目的和主导利用不同,将森林进行分类,并实行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以实现森林经营的目的。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将森林划分为两大类――公益林和商品林。森林法关于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规范是零散的,但是基本的框架是清晰的。1984年森林法,规定了森林基本分类规范,以及与森林分类经营相对应的林木采伐管理规范;1998年修改森林法时,设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1999年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公益林区划规范等。森林法关于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规范归纳起来为四个方面:

1、森林分类基本规范

森林法第四条规定,森林分为五类,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主要用于提供生态效益,属于公益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主要用于提供有形林产品,属于商品林。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规范

森林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设立,补偿的对象和范围,以及使用规范。

①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1998年修改森林法时,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这是对森林法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法律制度的根本性完善。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我国在森林经营和生态建设过程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以木材生产利用为唯一目的的林业经营体制,标志着森林在生态建设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对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②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对象和范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此外,森林法强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3、与森林分类经营相对应的林木采伐管理规范

《森林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了林木采伐管理规范。

①关于商品林采伐规范――主要是用材林采伐规范。森林法规定,成熟的用材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皆伐应当严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

②关于公益林采伐规范。森林法规定,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

4、公益林区划规范

《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了公益林区划主体、批准程序,以及面积控制标准。

①国家重点公益林(原文是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②地方重点公益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 *** 批准公布。

③其他公益林,由县级人民 *** 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和本级人民 *** 的部署组织划定,报本级人民 *** 批准公布。

④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本行政区域森林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

(三)植树造林制度

植树造林是培育、增加森林资源的根本性措施。《森林法》关于植树造林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林业建设方针、科技扶持、经济扶持、义务植树制度、植树造林规划、植树造林任务及封山育林等六个方面。

1、确立了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针

《森林法》第五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方针。

所谓“以营林为基础”,是指要把营林、造林工作作为林业建设的基础,把培育、发展森......>>

关于“林木的资产评估方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shi/202508-15599.html

(3)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8月17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8月1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林木的资产评估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林木的资产评估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现行市价...

  • hzjyqz
    用户081705 2025年08月17日

    文章不错《林木的资产评估方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