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历程

网上有关“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历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历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在柠檬酸合酶的催化下乙酰辅酶A + 草酰乙酸缩合 → 柠檬酸。

2、柠檬酸 → 顺乌头酸 → 异柠檬酸。

3、在异柠檬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异柠檬酸氧化脱羧 → α-酮戊二酸。

4、在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作用下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 → 琥珀酰辅酶A。

5、琥珀酰辅酶A 合成酶催化下琥珀酰辅酶A 经底物水平磷酸化 → 琥珀酸。

6、琥珀酸脱氢酶作用下琥珀酸 → 延胡索酸。

7、延胡索酸酶作用下延胡索酸 → 苹果酸。

8、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苹果酸 → 草酰乙酸。

扩展资料

三羧酸循环的意义:

1、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资的最终代谢通路

(1)糖、脂肪、氨基酸生物氧化后都会生成乙酰辅酶A,然后,其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降解。

(2)三羧酸循环中只有一个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 GTP,循环本身不是生成能量的主要环节。

(3)作用为 4 次脱氢,为氧化磷酸化反应生成 ATP 提供还原当量。

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1)糖转化为脂肪

糖分解成丙酮酸后进入线粒体可以转化为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 只能转移到线粒体外才能合成脂酸。

糖 → 丙酮酸 → 进入线粒体合成乙酰辅酶A + 草酰乙酸 → 柠檬酸 → 载体转运至胞质柠檬酸裂解酶作用 → 乙酰辅酶A + 草酰乙酸。

乙酰辅酶A 合成脂酸。草酰乙酸 → 苹果酸 → 丙酮酸,其可以进入线粒体,此即为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2)脂肪、氨基酸转化为糖

理论上脂肪、氨基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最终生成草酰乙酸,进而经过糖异生转化为糖。实际上的转化量是很少的。

三羧酸循环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以合成其他的化合物,如琥珀酰辅酶A + 甘氨酸 → 血红素,乙酰辅酶A 可以合成胆固醇等等。

百度百科-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与柠檬酸-丙酮酸循环有何不同?

相同点:

都是从羧基端开始,2个碳原子2个碳原子水解或延长。都需载体的携带,而且都是通过硫酯键与载体结合。

不同点:

1、脂肪酸合成在胞质中,脂肪酸氧化在线粒体中;

2、脂肪酸合成的酸基载体是ACP,脂肪酸氧化的酰基载体是辅酶A;

3、脂肪酸合成的辅酶是NADP+,脂肪酸氧化的辅酶是NAD +、FAD;

4、转运系统不同,脂肪酸合成的起始原料乙酸CoA是通过柠檬酸穿梭系统进行转运的,脂肪酸分解起始物脂酸CoA是通过肉毒碱进行转运的;

5、两条途径完全不同,另外脂肪酸合成消耗能量,脂肪酸分解产生能量。

扩展资料:

脂肪酸氧化过程:

1、脂肪酸的活化:

脂肪酸的氧化首先须被活化,在ATP、CoA-SH、Mg2+存在下,脂肪酸由位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生成脂酰CoA。活化的脂肪酸不仅为一高能化合物,而且水溶性增强,因此提高了代谢活性。

2、脂酰CoA的转移:

脂肪酸活化是在胞液中进行的,而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系又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内,故活化的脂酰CoA必须先进入线粒体才能氧化,但已知长链脂酰辅酶A是不能直接透过线粒体内膜的,因此活化的脂酰CoA要借助L-肉碱(L-camitine),即L-3-羟基-4-三甲基铵丁酸,而被转运入线粒体内,在线粒体内膜的外侧及内侧分别有肉碱脂酰转移酶I和酶Ⅱ,两者为同工酶。

位于内膜外侧的酶Ⅰ,促进脂酰CoA转化为脂酰肉碱,后者可借助线粒体内膜上的转位酶(或载体),转运到内膜内侧,然后,在酶Ⅱ催化下脂酰肉碱释放肉碱,后又转变为脂酰CoA.这样原本位于胞液的脂酰CoA穿过线粒体内膜进入基质而被氧化分解。一般10个碳原子以下的活化脂肪酸不需经此途径转运,而直接通过线粒体内膜进行氧化。

3、脂酰CoA的β氧化: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肪酸β氧化酶系催化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4步连续反应,最后使脂酰基断裂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比原来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因反应均在脂酰CoA烃链的α,β碳原子间进行,最后β碳被氧化成酰基,故称为β氧化。

4、硫解:

在β-酮脂酰CoA硫解酶(β-ketoacyl-CoA thiolase)作用下,β-酮脂酰CoA被一分子CoA所分解,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可再次进行脱氢、水化、再脱氢和硫解反应,每经历上述几步后即脱下一个二碳单位(乙酰CoA)。

百度百科-脂肪酸氧化

百度百科-脂肪酸

三羧酸循环是丙酮酸生成的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生成柠檬酸,再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部位在线粒体。柠檬酸丙酮酸循环是在生成柠檬酸后,转运到胞质中,重新裂解为乙酰-CoA和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回到线粒体参与TCA,乙酰-CoA参与脂肪合成。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citrate pyruvate cycle):就是线粒体内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柠檬酸然后经内膜上的三羧酸载体运至胞液中,在柠檬酸裂解酶催化下需消耗ATP将柠檬酸裂解回草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后者可利用脂肪酸合成。

而草酰乙酸经还原后在苹果酸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苹果酸,苹果酸又在苹果酸酶的催化下变成丙酮酸,并产生NADPH用于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丙酮酸经内膜载体运回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这样就可以又一次参与转运乙酰辅酶A的循环。每经过1次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可使1分子乙酰CoA由线粒体进入胞液,同时消耗2ATP,还为机体提供了NADPH以补充脂酸的需求。

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历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cshi/202507-5822.html

(8)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历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历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在柠檬...

  • hzjyqz
    用户072310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历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