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邓希平的人物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邓希平的人物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邓希平是景德镇颜色釉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她在2012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颜色釉的传承和创新的道路上她已经走过了47个春秋。
邓希平196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拜师学习颜色釉。1984年担任景德镇建国瓷厂副厂长、总工程师,并创建了景德镇建国瓷厂颜色釉科研所和开发部。
1995年建国瓷厂解体,那一年她已经五十多岁了,她是一个对陶瓷具有深厚感情的艺术家,对于她奋斗一生的颜色釉瓷非常热爱,舍不得她呕心沥血创建的颜色釉开发部。颜色釉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精力,邓希平依靠她的信誉把景德镇建国瓷厂的老同事们聚集起来,成立了“景德镇市建国瓷厂邓希平工作室”。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工作室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邓希平陶瓷艺术馆”和“景德镇颜色釉陶瓷艺术研究院”。
“邓希平陶瓷艺术馆”和“景德镇颜色釉陶瓷艺术研究院”的成立,不仅继承了景德镇建国瓷厂的颜色釉开发部,打造了一个文化艺术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在这里,陶艺家们可以切磋技艺,各施所长,积极探索,在艺术创作中进行表现形式的变革、材质应用的突破、工艺手法的更新,尽情开拓陶艺创作的创新之路。
47年的风风雨雨,邓希平把她的青春、她的风华全部奉献给了颜色釉瓷,她创造的窑变颜色釉作品,美丽得如梦如幻,那精美窑变颜色就好像是把天下的彩虹融化了,滴落在瓷瓶上,一道道迷离的纹路就像瀑布的的水流在阳光下折射出绚丽的光彩,这堪称国家瑰宝的窑变瓷,令人爱不释手。
刻苦研之、科学用之、艺术驭之,邓希平用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美是一种奉献。这些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她恢复了很多失传的工艺,也创造出许多新釉料品种。她研究的“窑变釉里藏花”生产工艺,创造出了“凤凰衣釉”、“羽毛丝釉”、“翎羽釉”、“彩虹釉”等一系列全新的窑变釉,使景德镇的窑变生产技术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开辟了窑变艺术创作的新天地。
邓希平在颜色釉瓷方面的研究依然在继续,她不断号召新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一行,继承发扬景德镇的悠久历史。邓希平的女儿毕业于东南大学,原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一名教师,为了继承母亲的颜色釉陶瓷艺术,从学校辞职,去了母亲的颜色釉陶瓷艺术研究院工作,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年,这是一种为艺术为传承的牺牲。
历史留下来的精髓需要我们后人去挖掘、去整理、去继承,去把优秀的传统工艺融合到现代陶瓷工艺中,重新发挥它们的艺术价值,并进行创新。
陈鸿高他是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成立了“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第一批颜色釉大师之一,陈鸿高(擅长孔雀蓝釉、各种青釉)1966年陈鸿高和四位颜色釉大师和邓希平、邓振纲、卢瑞清、沈民清、李林秀五位大学生到建国瓷厂推广颜色釉制作技术,并为建国瓷厂培养颜色釉技术人员。邓希平一直称陈鸿高是她的师傅!~陈鸿高同时1957在进行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实验室任职,1954加入景德镇陶瓷美术工作协会!~
关于“邓希平的人物经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cshi/202508-1041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邓希平的人物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邓希平的人物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邓希平是景德镇颜色...
文章不错《邓希平的人物经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