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门永续设计的发展历史

网上有关“朴门永续设计的发展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朴门永续设计的发展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Franklin Hiram King(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在1911年的著作“四千年的农民:中国韩国日本的永恒农业”中,最早将“永恒的”“农业”这两个英文字汇连接并用。

澳洲人P. A. Yeomans在1940年以地质知识为基础,提出从观察出发的土地利用模式。他发明一种管理水源供应与分配的方法:关键线设计。(Holmgren运用关键线原则在墨尔本设计了一个生态村)

Howard T. Odum(美国生态学家)也促成了朴门的发展,尤其对Holmgren深具影响。Odum强调生态学中的系统结构,尤其是最大功率原理,这原理主张任何自然系统都倾向将它内部所蕴含的能量最大化。例如,一座森林的总热量很高,非常有效地将太阳光转换成生物量,蓄存在多样的动、植物体内;相反的,一片麦田所含的能量很低,也经常需要以肥料的型态来补充能源。

Esther Deans所提倡的不翻耕农作法,也是早期的启发性主张。

较晚近的影响,则来自越南的蔬菜鱼塭暨动物圈养(VAC)系统,这是由政府所支持的资源回收制度。

在1970年代中期,澳洲生态学家Bill Mollison与David Holmgren为了回应快速扩张而高破坏性的工业化农业,开始构思如何发展出稳固的农业系统。他们认为工业化农业毒害了土地、水源、减损生物多样性,并且毁灭了数十亿公吨的肥沃土壤。他们在1978年的著作“PermacultureOne”中,开创了朴门永续设计的主张。

朴门这个词汇最初意指“永恒的农业”,但也迅速扩大到“永恒文化”的意涵,因为一个能真正维持永续的系统,必然涵盖各种社会面向。

在Permaculture One出版之后,Mollison与Holmgren规划了数百个朴门场址,并且进一步修正与深化他们的概念,也把这些资讯汇整成更详细的书籍。Mollison在80个以上国家进行授课,有数百位的学生曾经参与为期两周的设计课程。到了1980年代早期,朴门的概念已经从农业系统,扩展到全面的永续人类居住环境。

在1980年代中期,许多学生已经成功的实践所学,并开始自行教授相关知识技能。各种朴门相关的社群、计划、社团、研究机构,在上百个国家中内快速形成。在1991年ABC公司拍摄了四集的电视纪录片,名为“地球的园丁”,介绍朴门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应用,Youtube上可看到该影片的片段。

朴门起源于澳洲,如今已成为一股国际性的社会运动。如今朴门有两股分支:一、原初的朴门;二、设计的朴门。原初的朴门,试图要精准地仿效自然界的组成与运作,而发展出可供食用的生态系统;设计的朴门,把自然生态系中各种有用的关系,运用在设计基础中。它所呈现的结果可能不如“森林园圃”那样“自然”,但依然尊重各种生态原理。仔细观察自然界的能量流动模式,而发展出高效率的系统。它也被视为自然系统设计(Dr. M Millington and A Sampson-Kelly)。

朴门永续设计巧妙的利用了传统与原住民知识技术的洞见与价值,让传统和现代科技互助互补。透过完善的规划系统,如元素(果园、水系统、农夫、牛耕等),技术(有机农业、生态社区、环保建筑等),及策略(微气候、相对位置等)结合后所产生的再生关系,朴门永续设计旨在创造出能适用于各式环境的三次元永续设计结构。也因为再生关系的复杂性、完整性和弹性,才能够完善构成能灵活回应变化的永续设计。

世界就像是众多不同流动的合流点。大自然(风、水、土等),人类(社会、资源、交通等),及无形结构(政治、经济、资讯等)之间的互动都会创造出不同流动模式,而世界就是以各式各样的流动模式建立而成的。认知到这一点,朴门永续设计也教授模式语言与应用。除了运用模式设计与应用之外,朴门永续设计还会使用扇型分析(基地流动图),区位划分(一种组织时间的工具)和其他的技术和工具来创造有弹性的永续再生关系。

从初始的构想开创以来,世界上已经有一百二十多个国家的人在实践朴门永续设计。不同的地点及农田都能成功的运用朴门设计的元素、技术及策略来创造出永续的农业系统。如农盟把食品安全问题归结为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临界反应。提倡发展有机小农和网络社区参与,在农盟参与式保障体系下,通过网络技术线上打理土地,相当于在自家菜园“种因,得果”,满足自给自足,富余部分自产自销。并把生产和消费统一审度考量:1、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伦理学素养;2、选择高山峡谷森林地带(安全隔离带和空气、水源的净化);3、选择冻土层地区病虫卵不能过冬,降低了病虫基数的危害阀值(损失小于防治成本时) ,并利于休耕和腐殖土养成; 4、选择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生产者可以轻松农事,降低人工成本和农业生产劳累度,如对有机肥深耕、机械打草、黑色地膜覆草等;5、生物多样性带来系统稳定,如蜜蜂授粉、蚯蚓松土、蛙类和鸟类对昆虫的抑制等;6、生产类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传统农盟地标产品等(非以经济效益和规模为主的农产品)。

近年来,朴门设计系统也逐渐被运用在农业园区规划和城乡规划设计,而这也充分证实朴门永续设计的适用性。在众多已开发国家的实践后发现,朴门永续设计能有效的改善,甚至解决需多城市因人口过盛而产生的许多问题。

过去几年,朴门永续设计更开始往意识性结构发展。在美国,“朴门永续设计信用合作社”已经成立,更有绿色经济投资公司开始使用朴门永续设计的理念和原则来建立永续、有弹性的投资系统。处理现今人类问题的环保和社会主义者也开始使用朴门永续设计的思维来处理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为他们所采用的手法带来更具有深度的意义。这般意识性的延伸之所以有发展的可能性,是因为朴门永续设计注重社会关系、型态与伦理多过于个体本身。

朴门永续设计不但是一个多层面、深入的设计系统,它还能帮助我们为各种环境建立起适当且永续的再生设计。

朴门永续设计的原则是一系列的态度、方法、和行动。它们具有实践性并且不被特定系统局限,这也是为什么朴门设计能有效率的运用工具及技术来和其他系统结合。它像是一个分析系统,能精准地评估现有工程、策略和措施,间接从跟他们的互动、相似度和成功案例中获取经验。朴门永续设计能有效分析及了解影响其他系统的因素。团体、组织及村落也都能利用它来自给自足。其次,它提供能顺利和其他系统交涉的见解和原则。因为世上没有一个真正独立的系统,纯净自外于他物的环境更是不存在的。这更显示此一特质的重要性。而且朴门永续设计也是一个能配合具体制度的弹性系统,其中包括备灾、艾滋病,或妇女权力。

比起着重于推广新知识及策略,朴门永续设计更注重用它的基础与体制和已存在系统合并、改善,甚至设计出更完善的系统。它建立了一个系统的标准,规划出可行与不可行的界线。让我们可以已成功的设计做为基础,并且帮助他人设计出更成功的系统。朴门永续设计把各种领域的长处巧妙的编织在一起,创造出协和完善的设计,而这也为系统本身带来无限益处。

关于“朴门永续设计的发展历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cshi/202508-13074.html

(7)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8月08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8月0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朴门永续设计的发展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朴门永续设计的发展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Fra...

  • hzjyqz
    用户080807 2025年08月08日

    文章不错《朴门永续设计的发展历史》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