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遭受宫刑的过程

网上有关“司马迁遭受宫刑的过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司马迁遭受宫刑的过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早在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汉武帝翻阅《孝景本纪第十一》和《今上本纪第十二》后,认为司马迁的叙述有意贬损自己,不禁勃然大怒,命人削去了书简上的字,并把这些书简扔掉了,可见当时汉武帝对司马迁已经甚为不满。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主动请缨出击匈奴,兵败被俘,汉武帝震怒。满朝文武都认为李陵叛降,全家当诛。而在这时,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却为李陵辩护。

他认为李陵兵败投降是因为“矢尽道穷,救兵不至”,而且李陵是希望“欲得其当而报汉”。李陵虽然兵败,但是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

司马迁这番表述却没有得到汉武帝的理解,汉武帝认为他是藉李陵之功,诋毁这场战争的主帅李广利(此人为汉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进而批评自己用人不当,造成军事失利,再加上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内容有意贬损汉武帝的心结,在大怒下将司马迁投入牢狱,以“诬罔”(欺骗皇帝)的罪名判处死刑。

当时的死刑有两种方式可以充抵,第一种是“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另一种是按照汉景帝时期所颁布的法律“死罪欲腐者,许之”,处以腐刑(阉割)。

由于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赎身,司马迁只得接受腐刑。对此他曾表示过“祸莫_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

关于司马迁下狱,另有一说是司马迁举荐李陵所导致的。

扩展资料:

卒殁

对于司马迁的死,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使得卒年无法确定,死因也众说纷纭。

有史料认为司马迁一直到汉昭帝年间善终,有人认为司马迁完成《史记》之后,便隐居山野,不知所终,故无从?考。

1916年,王国维第一次将司马迁生卒年作为学术问题进行考证,以为卒年“绝不可考然视为与武帝相终始,当无大误”。从巫蛊之乱到汉武帝去世这一段时间,司马迁是否仍在世,不可考。

东汉卫宏《汉书·旧仪注》:“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指司马迁最终仍因口出怨言被下狱而死。

司马迁遭宫刑的故事

? 汉武帝为什么对司马迁施以宫刑?这主要是因为李陵事件。

?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任命李广利挂帅出征匈奴,令陵都尉李陵为李广利押运辎重。

?李陵年轻气盛,武艺高强,能带兵会打仗。他叩头请示皇上,自带人马去钳制敌人,决心打到单于庭前。武帝应求,给了他5000步兵,让其归李广利指挥。另派路博德领兵在半道做李陵的后援。李陵带兵孤军深入,月余光景,被单于3万骑兵围住。经过近战相搏,千弩俱发,追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再调8万骑兵合围。结果,大军不救,后援不到,供养断绝,李陵边战边撤,伤亡惨重,不幸被俘。

? 汉武帝得知李被俘后,勃然大怒。人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在朝堂上文武百官都顺着圣意斥责李陵投敌叛国。司马迁深知李陵忠君爱国,敬臣惜兵,亲民护友,是朝野皆赞的良将,便开口为为李陵求情,表示事出有因,罪不在李陵,希望皇帝明查。刚正的言语得罪了汉武帝和和此次领兵出征的李广利,被下狱。

期间酷吏杜周受理此案,便和李广利串通一气,对迁施用了惨无人道的毒刑烤问。司马迁宁死不屈,一直辩白:“我没罪,我没罪,我是一个小臣子,给圣上说实情讲真话,何罪之有?”

后来,汉武帝偏信李陵在匈奴练兵攻汉的谎言,便下令满门抄斩李陵全家老小300余口。司马迁也被定为“诬罔罪”,被判处死刑。

其实,武帝内心也不想司马迁被杀死。

? 不让司马迁迁死,怎么办呢? 武帝就安排人给司马迁上宫刑。当时在西汉,判死刑的人要免死,有三种情况:一是有先皇颁发的“丹书铁券”,可以不死。司马迁不是重臣老将,当然没有。二是交钱免死。当时赎金已提到50万。司马迁家里困难,交不起那么多钱。三是宫刑代死。何谓宫刑?就是“丈夫割其势,女子闭其宫。”即阉割生殖器的一种肉刑,仅次于砍头。这种刑法也叫腐刑,是对一个人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最大摧残。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派李陵出击匈奴,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

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

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

终于,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

扩展资料:

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史官世家的司马迁十岁起就开始读古文,接受父亲的教育,良好的家教对他后来的治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后来司马迁跟随父亲前往长安,同孔安国和董仲舒学习了《春秋》和《古文尚书》。十九岁的司马迁就成为了补博士子弟。二十岁的司马迁开始游历天下。

司马迁的足迹到过夏禹遗迹、会稽、姑苏、五湖、淮阴、丰沛、大梁、孔孟之乡、逐鹿、长城等,游历的地方多是历史名人的故事发生地和家乡,在游历中司马迁更是开阔了眼界,为之后《史记》的撰写积累了丰富知识。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司马迁与唐都等人一同创立了《太初历》,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公元前99年,李陵因被匈奴击败而降敌,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而被汉武帝判以死刑。

受此大辱的司马迁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奋发图强,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史记》的创作中去。

以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等书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自己去当地调查取得的一些资料为材料。

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的摘选,去掉了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言,对无法证实的事情保留态度,或者附上多种说法。

前后总共经历了一十四年,司马迁呕心沥血最终完成了这部史学著作《史记》,也留给了后世留下了一份无价的文化瑰宝。

百度百科——司马迁

关于“司马迁遭受宫刑的过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lan/202507-5762.html

(10)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司马迁遭受宫刑的过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司马迁遭受宫刑的过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早在司马迁...

  • hzjyqz
    用户072308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司马迁遭受宫刑的过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