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古筝浙江流派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筝浙江流派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摘要 毕业音乐会不仅是一次对本学习阶段所学音乐理论的综合运用,也是对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的集中考核,还是对自己以及教学老师辛勤付出的成果反馈,这对每位音乐专业的毕业生都意义重大。此次毕业音乐会是本人及合作者在经过学校专业学习后进行策划与安排的,音乐会主要分为重奏和合奏两种形式,共选取五首曲目进行分析与编排,其中包括地方戏曲、西方现代曲风、中国少数民族歌曲等。本人在整个设计规划与安排的过程中受益良多,本文即结合自己的感想与收获就毕业音乐会的意义与价值、音乐会的整体安排、音乐选曲曲目的分析以及策划实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 毕业音乐会设计;价值与意义;曲目分析
1.音乐会曲的选择
1.1曲目积累情况
传统筝曲:《高山流水》、《汉宫秋月》、《渔舟唱晚》、《月儿高》、《出水莲》、《寒鸦戏水》、《柳青娘》、《陈杏元和番》、《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
现代筝曲:《溟山》、《幻想曲》、《临安遗恨》、《打虎上山》、《战台风》、《黔中赋》、《苍歌引》、《西域随想》、《夜深沉》、《汉江韵》等。
1.2曲目选择原因
毕业音乐会对每位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而言都意义重大。音乐会的策划、筹备以及顺利举行的一系列过程是对学生大学四年音乐专业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一个学生对自我学习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总结与反思的机会,还是对大学四年以来认真教诲学生的任课老师的辛勤付出的成果反馈。毕业音乐会的考察与展示方式是十分符合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以及培养方案安排,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成果的集中考察。学生通过对毕业音乐会的筹备以及演出不仅能够积累舞台表演经验,提高自身的舞台表现力,还能锻炼其整体统筹规划和临场应变的能力,也为日后的工作以及相关表演积攒经验。
毕业音乐会通过灯光、舞台、道具、服饰、妆容等的精心设计,为到场的每一位听众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盛宴,让其更容易感受到每首歌曲背后传达出来的情感,能更为直接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与韵味,这会直接激起到场的同专业学生对舞台的向往和对音乐表演的热情,以此为榜样迅速提高其音乐技能和学习积极性,以便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同时,毕业生音乐会也是一个表达对老师的教育之恩的好机会,通过完整的舞台设计以及精巧的音乐内容设计,传达出对母校以及教师辛勤栽培的感谢,也为学生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一个较为完美的句号。
2.音乐会选取曲目分析
2.1音乐会选曲原因
音乐会表演曲目的设计与编排是整个音乐会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其不仅体现了表演者的音乐知识与演奏能力水平,还传递着演奏者的艺术解读能力和审美修养等。因此,音乐会的选取工作就十分重要。在分析了自身与合作同学演奏的基本能力水平,参考了老师以及合作同学们的综合意见后,我们决定在本次音乐会的策划中主要选取演奏《黄河魂》、《苍歌引》、《采茶舞曲》、《西域随想》、《盛世国乐》五首曲目,其中《黄河魂》、《采茶舞曲》采用重奏的演奏形式,《苍歌引》、《西域随想》和《盛世国乐》采用合奏的演奏形式。五首曲目涵盖地方戏曲、西方现代曲风、中国少数民族歌曲等,难易结合,基本保证了演奏风格的多样性,确保了音乐会的丰富性,避免了单调枯燥、乏味重复的问题,同时也能较为全面地展现演奏同学的演奏水平及演奏风格。
音乐艺术的传达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营造具有身临其境之感的情景,听者所听不仅为音乐本身,还有其所传达出来的意境和情感。因此,为确保音乐会曲目的演奏完整且有感染力,除了应注意基本的演奏技巧以及作品结构分析以外,还应对所选曲目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进行分条缕析,以达到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
2.1音乐分析
2.1.1《黄河魂》
《黄河魂》是著名古筝艺术家赵曼琴先生所创作,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赵曼琴先生用河南特色的曲艺为基调一以贯之,在《黄河魂》这首曲子中他既保留了传统河南戏曲音乐的精华,又充分融合进了现代古筝演奏的技法,大胆又创新,让人眼前一亮,整首曲子也非常有记忆点。
2.1.2《苍歌引》
《苍歌引》的原型是《青韶》,最开始就是用于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的。其以《苍歌引》的形式正式出现于“2017年11月第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决赛中。其结构如下:散板——快板——散板——慢板——急板”这首曲子是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创新之作,表现出了古筝曲艺在现代的发展与进步。
2.1.3《采茶舞曲》
《采茶舞曲》 是一首南方著名的采茶曲目,由周大风先生写成。该首曲子将采茶文化与音乐相结合,全曲运用当地方式演奏,具有鲜明的民间地域特色。
2.1.4《西域随想》
《西域随想》是由王建民先生创作的一首具有西域特色的古筝曲目。王先生在这首曲子中“不仅采用了我国新疆地域极富少数民族特征的音乐素材,还借鉴了民间民歌、舞曲中的特殊节拍、节奏元素”,实现了现代古筝演奏的创新与突破。
2.1.5《盛世国乐》
《盛世国乐》是由孙金阳先生创作的一首曲子。整首曲目恢弘大气,磅礴壮观,尽显中国盛世恢弘。在练习时应多加练习音色,避免出现杂音,同时左手扫弦、遥指演奏部分需要多练耐力。
2.2音乐会曲目分析
2.2.1《黄河魂》曲目分析
《黄河魂》这首曲子主要描述的对象是气势磅礴的黄河,表达的是对黄河的歌颂与赞美之情。黄河乃是中国的母亲河,其波涛汹涌地一直向前,孕育了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其间流淌着的是无数炎黄子孙沸腾的热血,是对生命的礼赞,也是对苦难命运的咆哮,它俨然已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饱含热情地赞美黄河、歌颂黄河是这首曲子的主题。在演奏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演奏节奏和演奏技法,也应注意演奏者的情感投入,不论是表情还是肢体动作都应该灌注进这首曲子古朴苍劲、雄浑激越的磅礴气势,要尽量演绎出曲子所传达出来的意蕴与内涵。
2.2.2《苍歌引》曲目分析
曲子整体节奏较为欢快,表现的是春天万物生长的欣欣向荣之状,表达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赞美,就个人而言,十分喜欢类似的风格。在演奏过程中可加入钢琴、鼓等乐器进行合奏,舞台灯光以绿色和蓝色配合为主,营造出春天的清新与生机勃勃,达到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同时,该首曲子段落的处理变化较多,要注意把握好散板的自由发挥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自我能力范围内尽量保证对弹奏的每个音的把控都要到位,颗粒分明,音色干净清楚,演奏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2.2.3《采茶舞曲》曲目分析
旋律优美流畅、活泼欢快,让听者有闻曲起舞之感,也可使听者感受到采茶女在采茶过程中的灵动与欢愉。演奏者可穿搭具有赣南地区民俗风格特色的服装进行演奏,舞台设计可与采茶活动相关,还可利用屏幕进行赣南地区采茶活动以及采茶文化的介绍,充分去体现江南风采,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2.2.4《西域随想》曲目分析
这首曲子欢快动人,描绘出了大漠广阔、山好水好、风景亮丽的新疆宝地风情,能够使听者感受到浓郁的西域新疆特色文化,心生向往。这首曲子采用了现代演奏技法,如拍打琴弦,叩击琴盖等多种当代表演技巧,因此对它的演绎有一定的难度,在练习过程中应多注意节奏与音准问题。在舞台设计上可让演奏者穿带有新疆特色的民族服装进行演奏,突出主题。
2.2.5《盛世国乐》曲目分析
在舞台灯光设计方面,可采用红黄灯光交替的方式,在背景屏幕中呈现中国百年历史的辉煌发展历程,与古筝曲目相配合,激起观众的爱国热情。把这首曲子用作本场音乐会的结束曲目,磅礴大气,能有余音绕梁之效果,让观众久久浸润在这种氛围之中。
3. 音乐会的策划与注意事项
3.1准备与策划
音乐会的策划与顺利举办是一个复杂且时间跨度较大的整体过程,需要参与进来的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地进行筹备。我们在观摩与欣赏大量音乐会视频,并翻阅了一些音乐会的筹备资料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后,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且谨慎地进行演奏曲目的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了本次音乐会的具体流程策划以及参与人员工作的安排等事项,并从整个参与过程中获益良多。
3.2指导与实践
3.2.1音乐会第一次指导
首先是演出前的宣传方面,要保证音乐会观众的数量就需要前期投入大规模的宣传。确定了音乐会主题后,就需要邀请专业人士就主题进行海报设计,共同确定宣传海报的颜色基调,应注意海报必须包括主题、举办的时间地点以及向观众发出邀请等基本要素,细节问题需要反复核对以确保万无一失。除海报外还应制作相应的节目手册,在手册中对此次音乐会的主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与介绍,将需要演奏的曲目以及各位演奏者的出场顺序标注清楚,并对给予音乐会技术指导的老师和提供场地的合作方表达感谢。同时剪辑相应的宣传短视频,在朋友圈、抖音、学院以及学校的公众号等平台上进行投放宣传,鼓励周围同学、老师等进行转发与参与,制造热度。
3.2.2音乐会第二次指导
其次,安排各位同学的具体岗位分工以及分配相应的演奏任务,使其各司其职。此次的音乐会的主要合作者以及人员岗位安排为
3.2.3音乐会第三次指导
最后是彩排以及音响等设备的调试。在彩排过程中应多留心灯光、演奏者的服侍、播放视频的屏幕等之间的配合程度,还要进行话筒、音响等的调试,确保每样乐器的收音以及乐器之间配合的音量大小调节,确保乐器的收音不会相互影响。
3.3经验与感悟
演奏者应该提前熟悉相应的舞台走位,策划者应该把握好曲目之间的转换时间以及相关的曲目衔接设计,保证整个音乐会表演的流畅度。如果有问题应该及时进行调整与更换,以保证音乐会的整体质量。
在音乐会安排的全过程中,应提前准备备用方案,减免突发状况造成的影响,应多次组织成员开会,确保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责要求,让每一个岗位的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合作者之间也应要求其尽量每天排练,提高合作演奏者之间的配合度与默契度,多交流多磨合,提高舞台表演的质量,制作一场完美的音乐盛会。
4.结语
毕业音乐会对每个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而言都意义非凡。从确定音乐会的主题、确认合作演奏者的风格到前期的曲目分析与选择、乐器准备、海报设计与宣传再到灯光、道具、服装、音响、舞台等的确认,再到彩排到最后的登台演出,这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指导与每一位参与者的努力。我们都在这个过程中汲取养分,携手共同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我会尽己所能,将在校所学运用在实践中去,不辜负老师和学校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曹月.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特征[J].东南大学学报.2002(04).
[2]张弓,古筝弹奏指南[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3]江澹曦.论古筝音乐语言的语气表达[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1).
[4]黄元乐.机械设备在灯光水景秀场的应用——以韩城《黄河魂》大型灯光水景音乐秀为例[J].演艺科技,2017(09).
[5]陈颖.论筝曲《黄河魂》的演奏技巧与作品分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2).
[6]高丽颖.浅析《苍歌引》的创作背景与演奏[J].北方音乐,2020(04).
[7]邓丹.当代筝曲创新理念之研究——以《苍歌引》为例[J].黄河之声,2019(03).
[8]苗新茹.《苍歌引》的音乐特征及技术处理[J].中国民族博览,2017(08).
[9]石娟.赣南采茶舞曲的音乐特征及文化内涵[J].福建茶叶,2018,40(08).
[10]张林飞. 浙江民歌《采茶舞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唱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7.
[11]陈新宇.《采茶舞曲》合唱中蕴含的音律美[J].福建茶叶,2016,38(06).
[12]朱浒.论筝曲《西域随想》对古筝普及性的启发[J].黄河之声,2019(11).
[13]刘雪琦.浅析筝曲《西域随想》演奏技巧[J].黄河之声,2019(14):52.
[14]郝晓虹.筝曲《西域随想》中的技法与审美特点分析[J].音乐创作,2018(10).
[15]韩松岩.浅谈筝曲《西域随想》技法创新对古筝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6,36(03).
如何指导学生音乐课外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二者就没有可比性,一位使大清朝兴盛一位使大清朝衰落。不过客观的说,清朝的盛衰是历史的必然,而她们只是在偶然的时间出现,一位为后人所称颂,另一位为后人所唾骂。但是,如果没有她们的出现,清朝也会兴盛和衰落。清朝的兴盛与衰落是历史的必然,而她们出现的时间则是历史的偶然。也可以说她们对清朝历史发展,以及发展趋势起了决定性作用,并对一个时代的到来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如果没有孝庄,也会出现康熙盛世,只是时间要晚一些。康熙皇帝在处理一些事物上要更加棘手一些;如果没有慈禧,中国可能会走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没有慈禧,同治皇帝可能不会去世的那么早,至于同治皇帝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强国力,抵御外来侵略,以及如何来领导中国社会制度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个人修养来说,孝庄要比慈禧高的多。孝庄一心只是想扶持皇帝,但她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知人善用,凡事从大局着想,政治手腕极强。 慈禧,就比较不同了。其实慈禧是一个极有野心的人,她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手腕很强的人。但也仅限于此。因为她想要效仿的不是孝庄而是武则天,所以对权力的渴望蒙蔽了她真正的视听。所以她并没有任何政治修为可言,只是对于宫廷之内的政治斗争得心应手而已。 而从时代背景来看,孝庄是跟着皇太极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经历了清朝建国的全过程。她看过了明朝的腐败、堕落,知道清朝建国需要什么,因此能够摆脱一些束缚。所以在那个时代,她的思想是相对前卫的。再加上她天资聪颖,深谙政治斗争。更是在多尔衮掌权时期,利用种种优势保全了自己儿子的皇位。所以才能辅佐康熙与鳌拜抗衡。更为康熙日后成为盛世明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康熙受这位老祖宗的影响极深。用一个字来形容孝庄就是“保”。 但是到了慈禧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社会的根底已经被动摇了。慈禧毕竟是从封建官宦家庭出身的,所以她的封建思想极其浓重。(更不用说她本身是受封建礼教长大的女子)所以她根本不可能冲破自己的框框。慈禧和孝庄一样,也是从宫廷斗争走过来的人,一生也较为坎坷,但也正是如此更加激发了她对权力的渴望。所以在内忧外患的时期,她看不到全局,只是一味的敛权,保权,贪图权力带给她的快感而至国家于不顾。所以她就是“抢”。 相貌:慈禧更胜一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朱浒先生介绍,能被选入宫中做妃子的,相貌都不会差。孝庄被野史称为“玉儿”,就是因为相貌出众;而更有野史记载慈禧貌美如花。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下的话,慈禧的相貌肯定要比孝庄略胜一筹。 从现存的慈禧照片和画像上看来,慈禧晚年非常有风度,而孝庄的画像就体现不出这一点。皇太极当初选孝庄入宫时,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慈禧则是咸丰皇帝从成千上万的美女中选出来的,相貌如何,不言自明。 政治权术:孝庄难比慈禧 朱浒先生介绍,孝庄太后所处的清初年代,皇权还远没有达到清末那样至高无上的高度,真正决定朝中大事的是“八旗议政会议”,所以孝庄的权力也就不可能有多大;慈禧则不同,她当时在政府中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无人可以与她抗衡。所以说,慈禧应该有和武则天相仿的权力,孝庄和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 孝庄当时更多地表现为周旋在摄政王和诸位亲贵大臣们之间,对朝政没有过多的干预;慈禧有垂帘听政的权力,直接干预朝政,指挥了包括废除科举、甲午战争、推行新政等重大国家决策,其权力是孝庄无法比拟的。 教育后代:慈禧不如孝庄 皇太后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为皇家培养接班人,这项工作孝庄远比慈禧做得出色。朱浒认为,顺治和康熙比光绪和宣统更有作为,这是显而易见的。慈禧是只知专权,不知教养,对教育下一代的工作根本不重视,她选择皇家接班人的标准,只是考虑自己是否能够继续掌握大权,接班人只要听话就行,水平无所谓。而孝庄则不是一个弄权的人,她还是为了大清的基业慎重地进行这项工作,顺治和康熙都是八九岁当皇帝,已经能够略微看出一些未来的发展,而且孝庄多对他们进行了认真的教导。
1、让学生自主感受,自主参与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倾听,可以歌唱,可以演奏,可以写画.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感受音乐,自己去创造音乐,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始的音乐课,只是识谱,唱歌,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能力.音乐课应该是孩子的世界,学生应该成为一个主动参与者,而不能仅仅只是一个聆听者。
2、开展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去美化人生的前提。"
创造学生感兴趣的艺术活动我们应当从"游戏"入手,将孩子的娱乐天性转向用心去"冒险",在娱乐时人们能经历一种最完美的人类状态。而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完全平衡就是人类心灵的延伸,娱乐并不为失败而困扰,游戏中也有风险,但娱乐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
关于“古筝浙江流派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lan/202507-676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筝浙江流派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筝浙江流派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古筝浙江流派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