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的代表作有哪些?

网上有关“杨维桢的代表作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杨维桢的代表作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周上聊墓志铭》是杨维桢楷书的代表作,清峭之态,有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和褚遂良《倪宽赞》帖的身影,一笔一画凝重森挺,精整险绝之外更有沉穆高古的气象。

《真镜庵募缘疏卷》、《城南唱和诗卷》、《游仙唱和诗册》为其行草之杰作。这些作品粗服乱头、点画狼藉,真、行、草相互夹杂,其间还多见章草的笔法和结体搀入,颇见奇古之势;结字欹正多变,大小参差,粗中有细;章法更是离奇古奥,字距常常大于行距,打破书法的传统布局而别开生面;在貌似零乱错落的格局中,产出一种跳荡、激越的节奏,如千军万出奔腾而来,气势逼人。

元朝的诗人名称及简介

杨维桢(1296—1370)是元代书坛最具代表性的书家之一,除了书法,他在绘画、诗文、音乐、戏曲等方面均有极高建树。杨维桢的铁心颖、画沙锥顾工笔为文房用具之首、书法点画魅力之源,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制笔、选笔、执笔、运笔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经验,历代书法家都非常重视毛笔的选用。元人孔齐说:“凡学书字,必用好墨、好砚、好纸、好笔。笔墨尤为要紧。笔不好则坏手法,久而习定,则书法手势俱废,不如前日矣。”古来许多善书者,都对毛笔制作十分熟悉,甚至亲自指导笔工调整工艺,提高制作水平。唐宋时期制笔中心在安徽宣州,以“诸葛笔”为代表。南宋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宣州制笔业衰败。到了元代,浙江湖州崛起为新的制笔中心,冯应科的笔,与赵孟頫的字、钱选的画并称“吴兴三绝”。据明人张复亨说:宋季太末徐信卿笔,名重缙绅间。玉溪尚书赵公以徐制法授冯应科,俾之日缚一管,不合意即拆裂,复为之,必如法乃止。松雪公乃玉溪从子,尝亲见其事,故以此法授之陆颖。冯、陆齐名,实本于此。可以说,赵孟頫的叔父(即玉溪尚书赵公)成就了冯应科,赵孟頫(即松雪公)成就了陆颖。在冯、陆两位制笔名家的带领下,湖州制笔技艺迅速提升,陆续形成了多个制笔家族,从业人数和技术水平都是全国之冠。湖笔的江湖地位在元代得以奠定。元末明初人虞堪总结元代湖笔状况时写道:“苕人艺者多艺笔,冯陆当年称第一……后来温生、杨生皆擅场,乡里而今有子孙……沈生兄弟懒归去,更有施生争后先。”提到了冯、陆、温、杨、沈、施等多个名擅一时的笔工家族。

杨维桢在文学界的贡献是什么?

元代诗坛领袖杨维桢(公元1296——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人。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进士。授天台县尹,杭州四务提举,建德路总管推官,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杨维桢避寓富春江一带,张士诚屡召不赴,后隐居江湖,在松江筑园圃蓬台。门上写着榜文:“客至不下楼,恕老懒;见客不答礼,恕老病;客问事不对,恕老默;发言无所避,恕老迂;饮酒不辍车,恕老狂。”于是江南一带,才俊之士造门拜访者络绎不绝,每日客满。他又周游山水,头戴华阳巾,身披羽衣,坐于船上吹笛,或呼侍儿唱歌,酒酣以后,婆娑起舞,以为神仙中人。明洪武二年,召至京师,议订各种仪礼法典。事成后,即请归,朱元璋命百官于京都西门外设宴欢送,归后不久逝世。

杨维桢在诗、文、戏曲方面均有建树,历来对他评价很高。杨维桢为元代诗坛领袖,因“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 在元文坛独领风骚40余年。其诗文清秀隽逸,别具一格,他长于乐府诗,多以史事及神话传说为题材。其诗好比兴迭出,奇想联翩,所创《西湖竹枝词》通俗清新,和者众多。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杨维桢的书法亦如他的诗一样,讲究抒情,尤其是草书作品,显示出放浪开骸的个性和抒情意味,他晚年的行草书,恣肆古奥,狂放雄强,显示出奇诡的想像力和磅礴的气概。传世书迹有《城南唱和诗卷》、《真镜庵募缘疏卷》等。

“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其实他们的创作成就并不高,不但不能与前代诗坛的大家相比,就是在元代诗坛上也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诗人。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明人胡应鳞评此期诗风特征,“皆雄浑流丽,步骤中程。然格调音响,人人如一,大概多模往局,少创新规。视宋人藻绘有馀,古淡不足。”(《诗薮》外编卷六)正道出了“四大家”的艺术共性。当然,“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这是他们超过当时其他诗人的地方。

“元诗四大家”中最优秀的诗人是虞集。他擅长律诗,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都写得格律严谨,隶事恰切而深微,意境浑融,风格深沉。例如七律《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这是元诗中少见的名篇。诗人把深沉的历史感慨溶进严整的艺术形式中,沉郁苍劲,感人至深。虞集虽然宦途比较顺达,但仍然希望到江南故乡归老田园。他的《风入松》词有“杏花春雨江南”的名句,这种意境也常出现在他的诗中。

杨载的诗风劲健雄放,主要体现于七言歌行,其律诗则以谐婉见长。范梈最长于歌行,诗风豪放超迈又流畅自如。他的五律专学杜甫,颇有杜诗沉郁凝炼之风。如《京下思归》:

黄落蓟门秋,飘飘在远游。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乡逢徐孺子,万口薄南州。

揭傒斯的诗以清婉流丽见长,有些作品则质朴无华,别有寄托。如《秋雁》: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此诗暗讽蒙古统治者一面掠夺南人的财富一面又歧视南人的行径,是元代中期罕见的讽刺之作。

此期黄溍、柳贯、欧阳玄等诗人也较知名,但他们的成就都不如“元诗四大家”。

参考资料:

《中国文学史》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九章 元代诗文

在元代,杨维桢是一位独步书坛、极富个性魅力的书家,从他的书法师承出处看,似乎和同时代的书家并无区别。楷书风规晋唐,尤得力欧阳通、褚遂良;行草则远法汉晋张芝、索靖,但最终却走了一条与时风截然相反的道路。与赵派书法严谨守法、流美秀逸相比,杨氏书法则狂怪不经,冷蛸朴拙;前者有皇室显贵的气质,后者有山林野夫的面貌。分析其成因,首先与他高旷绝尘、特立独行的个性有关,其次与其书学主张有关。杨维桢非常强调“面目骨体”、“性情神气”的表达,所以他的书法尽管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却竭力反对因循守旧,不思变化。

《周上聊墓志铭》是杨维桢楷书的代表作,清峭之态,有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和褚遂良《倪宽赞》帖的身影,一笔一画凝重森挺,精整险绝之外更有沉穆高古的气象。

《真镜庵募缘疏卷》、《城南唱和诗卷》、《游仙唱和诗册》为其行草之杰作。这些作品粗服乱头、点画狼藉,真、行、草相互夹杂,其间还多见章草的笔法和结体搀入,颇见奇古之势;结字欹正多变,大小参差,粗中有细;章法更是离奇古奥,字距常常大于行距,打破书法的传统布局而别开生面;在貌似零乱错落的格局中,产出一种跳荡、激越的节奏,如千军万出奔腾而来,气势逼人。明吴宽评之曰:“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爿斤,倒载而归。”

杨维桢的书法,不为时限,其任性恣情、表现自我的创作原则,对后世尤其是明代革新书派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杨维桢的代表作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shi/202507-7080.html

(5)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7月25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7月2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杨维桢的代表作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杨维桢的代表作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周上...

  • hzjyqz
    用户072504 2025年07月25日

    文章不错《杨维桢的代表作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