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重度残疾人。为什么就不能纳入低保呢

网上有关“一级重度残疾人。为什么就不能纳入低保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级重度残疾人。为什么就不能纳入低保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本报讯记者钟亚萍连日来,本报接到多位枣阳市民投诉,称自己是重度残疾患者,却不能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低保待遇。

市民张先生自称是一级残疾,盲人,枣阳鹿头人,目前在深圳工作,他的低保不知为何这个月被停了,而他听说一、二级残疾人都可享受低保待遇。其他几位残疾人也反映了类似问题。

是否只要是一、二级残疾就能享受低保呢?记者就此采访了襄阳市民政局低保科。负责人王法涛表示,2012年,根据当时的条件,襄阳市民政局和市残联出台了《关于将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通知》,将我市丧失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的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随着时间推移,2015年7月15日,市民政局根据国家及省里的有关规定,出台了《关于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充通知》(襄阳政办发[2015]90号),明确了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

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本人须持有当地残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为二级及以上的;本人丧失劳动能力;共同生活的家庭须是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低收入家庭;本人无固定收入、或虽有一定收入但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且未纳入特困人员供养的。对符合上述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可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享受全额救助。

据悉,该通知从今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以前与此不一致的以该通知为准。

王法涛强调,补充通知增加和强调了“当地民政部门认定为低收入家庭”一项。针对枣阳市的农村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280元的才可纳入低保(城镇居民标准为430元/月),其家庭是否属于低收入家庭,需要当地民政部门的认定。因此,对于有劳动能力,或者月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的重度残疾人,不符合纳入低保的条件。

记者随后致电枣阳市社会救助局,负责人艾新颜告诉记者,他们对是否能够享受低保每年都有严格审核,对有劳动能力、有固定收入、且收入高于低保救助标准的居民不可享受低保;长期在外务工、离开户口所在地或常住地超过一年的,工作人员无法对其资格进行审核的,也会被取消低保资格。

艾新颜表示,对于这几位枣阳市民反映的问题将进一步核实确认,有疑问的市民可到当地乡镇政府或民政部门了解详情,也可拨打枣阳市社会救助局电话0710―*******、*******咨询。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新闻的格式是什么?

1、主要任务不同:

(1)、通讯员要经常为新闻单位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通讯报道等。主动地向新闻单位反映情况,提供报道线索;及时了解本地区本部门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为新闻单位撰写新闻稿件或内部参考材料;了解周围群众对新闻报道的意见和要求,充当新闻机关与读者的桥梁,收集读者反馈信息、组织读报评报,协助报刊搞好发行等。

(2)、记者要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

2、所属单位不同:

(1)、通讯员是经过组织的、经常为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线索、采写新闻报道的编外新闻工作者。他们一般是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员,受过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训练,有一定的新闻敏感和采写能力,能够广泛联系群众,积极负责地完成各项新闻通讯任务。

(2)、记者主要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社、通讯社等机构工作。网络出现之后,也有部分记者替网络媒体(网络报)或专业网站工作。许多政府机关、社团内,也有编制内的记者。

3、薪资不同:

(1)、通讯员本身有自己的职业,通讯员属于兼职或业余工作,主要是挣取稿费等。

(2)、记者是新闻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每月都有基本工资加奖金。

扩展资料:

1、通讯员是指为新闻机构采写新闻、反映情况的编外新闻工作人员,有时也称通讯员或通讯记者、通信记者。通讯员一般是按稿计酬。

2、通讯员的任务是经常为其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通讯报道等。在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中,通讯员队伍最为庞大的是报纸。

3、我国报纸最早的通讯员系统是由上海的《申报》建立的,此报于1872年创立后不久,在杭州设立了第一个外埠通讯员联系站,1875年已扩展到北京、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等26处。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补充一点,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除上述之外,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文首要加电头,像“本报讯”;文中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行文要流畅,不要艰涩等等。

最后,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关于“一级重度残疾人。为什么就不能纳入低保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zjyqz]投稿,不代表金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zjyqz.cn/zshi/202507-8655.html

(12)
hzjyqz的头像hzjyqz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zjyqz的头像
    hzjyqz 2025年07月28日

    我是金永号的签约作者“hzjyqz”

  • hzjyqz
    hzjyqz 2025年07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一级重度残疾人。为什么就不能纳入低保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级重度残疾人。为什么就不能纳入低保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 hzjyqz
    用户072810 2025年07月28日

    文章不错《一级重度残疾人。为什么就不能纳入低保呢》内容很有帮助